大隋帝国动了谁的奶酪
迪丽瓦拉
2024-06-29 17:09:49
0

原标题:大隋帝国动了谁的奶酪

隋朝短暂而强盛,从公元589年统一中国到公元617年灭亡,仅仅28年,而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帝位仅36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崩塌呢?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杨广强行用兵,强征民夫,横征暴敛引起民愤;二是因为关陇世家的利益受到侵害,引发了反叛。现在我们来综合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

隋朝自建立以来,战争一直未曾停歇。杨坚篡位后,突厥一直不断进攻,是突厥挑起的战争,而隋朝则是防御方。杨文帝杨坚于公元604年去世,突厥在607年和611年分别投降,南陈在公元589年灭亡,说明杨坚去世后,隋朝仍未停止战争。公元611年,西突厥投降,而杨广在612年发动了第一次东征,显示他在巡游江都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考察战力。在公元614年,高句丽国王请降,说明并不存在横征暴敛引起民愤的情况。此外,大运河的修建是在公元605年到610年完成的,而不是流传中的5年死300万人的误解。流民起义也并非规模庞大,窦建德和孙安祖的队伍直至公元616年也只有千余人。

关于反叛的说法,关陇世家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尤其是科举制度对门阀世家的打击。杨玄感的叛乱和李密的从贼都可以在这个背景下解释。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占领长安,对大隋帝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李渊是关陇门阀李家的代表人,也是杨广的亲表弟,是深得杨广信任的至亲。他公然反叛,表明了家族利益受到了重大打击。

最终,公元617年,杨广在江都被反叛的宇文化及杀死。宇文化及是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右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从公元614年高句丽请降到公元618年被杀,大帝杨广从极盛到被杀,这一过程为隋朝灭亡提供了明确的线索。

综上所述,隋朝的短暂强盛的背后,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的积累。大运河的修建、战争不断、科举制度的冲击以及关陇世家的损失,都是导致隋朝崩塌的因素。这一时期的历史留下了许多教训,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春,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时,来到琅琊。此时,一个名叫徐福的人出现在秦始皇面前,立刻引起了...
一连串6个院子!良渚古城反山王... 10月19日,在第三届“良渚论坛”的分论坛现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享良渚古城反山王陵的考古新发现...
原创 元... 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完者忽都,原名奇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她出生在高丽,是高丽官员奇子敖的女...
原创 中... 一、五帝时期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首篇便是《五帝本纪》,讲述的是黄帝时期的故事。尽管这段...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蜀国有“五虎上将”之说,但这是小说家罗贯中杜撰的,与历史并不完全吻合。相比之下,曹...
原创 他... 莆田有一位传奇人物,吴台,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吴台不仅是清朝的举人,还是北...
原创 朱... 我们来看看明太祖朱元璋家族几代男性的名字列表: - 朱元璋的高祖父:朱百六 - 朱元璋的曾祖父:朱...
原创 中...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出现了超过四百位皇帝。提到这些皇帝,大家通常会想到那些开创盛世、成就赫...
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年,学术研... 近日,以“邹韬奋与文化抗战——纪念韬奋130周年诞辰”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韬奋学术研讨会在韬奋先生的出生...
北方十大姓氏,北方什么姓最多?... 北方什么姓最多?毫无疑问是王姓,紧随其后的还有张、李、刘以及赵、杨等姓氏,俗语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这些...
许纪霖:对战争没有体感的人,总... 撰文 | 丁欣雨 编辑 | 姜妍 “中国人,包括我在内,多多少少对于日本政治家,我们都期待着他们什么...
论高级审美,还得是咱们老祖宗!... 古人才是设计鬼才! 连成语都不是白叫的,每个词里面都藏着一个文物。 「金戈铁马」 我们都知道是形容战...
原创 刘...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初期的重要人物之一,辅佐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因其过人的智慧和出色的谋略,世人称...
原创 手... 李善长是大明朝的第一位开国功臣,也是开国六公爵中唯一的文臣。他在建立大明帝国时,获得了朱元璋的极大信...
原创 为...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五千年的历史里经历了许多朝代。尽管如此,从秦朝统一天下起,到后来的各个朝...
原创 大... 前言 提起大清朝最著名的贪官,许多人会想到“天下第一巨贪”——和珅。在乾隆皇帝去世后,嘉庆帝开始调查...
原创 明... 中国古代的水师是指海上力量的统称,很多人提到中国的水师,往往会想到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水师。由于实力不足...
近代中国财税史研究的新视野、新... 2025年10月12日,第七届近代中国财税史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
原创 一... 大家好,这里是宅胖看书。此段为求援,本胖也书荒了,现在淘书越来越难了,所以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留下自己...
从百年校徽看沪上大学的光辉历程... 在上海的一间老式公寓里,叶飞燕正在整理父亲留下的特殊遗产——八千余枚校徽。这些校徽不仅承载着各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