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谋反是真实存在还是被冤枉?史书告诉你答案,证据确凿真不冤
迪丽瓦拉
2025-07-08 00:04:14
0

韩信当然有谋反,而且证据确凿。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徵其兵击楚。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降服了整个齐国,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

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如果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局势就无法稳定。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

刘邦一看到韩信的信,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

韩信

幸亏张良和陈平在一边提醒刘邦,刘邦立即醒悟过来,便故意骂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诸侯,就要做真王,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

刘邦派张良亲自到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并征调军队攻打项羽。

《史记 高祖本纪》: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在刘邦的传记中还记载了刘邦听到韩信要挟封的信后,还准备发兵攻打韩信,幸亏张良劝说,刘邦才放弃。

韩信向刘邦要挟封王的行为,让刘邦看来就是谋反,韩信的兵、将、粮食、物资、补给都是刘邦提供的,平台也是刘邦铺垫的,现在韩信立了功就要封王,这明显以下犯上的行为,在那个年代,威胁君王就是谋反,刘邦只是碍于当前的形势不便发作,而是留到日后再算账。

刘邦被迫封韩信为齐王

垓下之战前,项羽派使者武涉想说服韩信与项羽联合,或者至少保持中立,但被韩信所拒绝。

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劝说韩信自立,韩信说道:

先生暂且说到这儿吧!让我考虑考虑

说明韩信并不反感自立。

韩信虽然拒绝了武涉和蒯通,但也没有惩罚他们,这说明韩信是有私心的,至少他内心深处有自立的想法,但迫于当前的形势,自立是没有出路的。

《史记 淮阴侯列传》:项王亡将锺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後,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刘邦下令捉拿项羽旧部钟离昧,钟离昧投靠了韩信。

蒯彻劝韩信自立,韩信只是拒绝,并未追究

后来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采用陈平的建议,以巡游云梦泽为由,让韩信前来相见。

韩信曾想发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擒

韩信已经有叛乱的动向,只是他没有把握而已

于是韩信听从他人建议,杀了钟离昧,把钟离昧的首级献给了刘邦,企图以此来取悦刘邦。

结果韩信一见到刘邦,就被武士捆绑起来,刘邦把韩信押到了洛阳,免了他的楚王爵位,改封为淮阴侯,仍然留了韩信一条命。

刘邦命人捆绑韩信时,韩信说了句名言: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刘邦抓了韩信,改封为淮阴侯

之后韩信相当于被软禁起来,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并且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周勃、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史记 淮阴侯列传》: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韩信曾对陈豨说道:

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

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韩信教唆陈豨起兵谋反,证据确凿

陈豨表示赞同。

汉十年,陈豨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平叛,临行前刘邦让韩信一起去,韩信托病不去。

韩信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韩信在京城准备起兵,其计划是:

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韩信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

韩信的一个家臣向吕后告发了他的谋反计划,吕后把萧何叫来,让萧何欺骗韩信说刘邦已经平定陈豨归来,要韩信来朝见。

韩信企图传传诏书,发动罪犯和奴隶叛乱

韩信进宫之后,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并诛杀了韩信的三族。

史书清楚明确地记载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他确实谋反了。

从韩信要挟刘邦封王开始,韩信就有了不匹配的野心,刘邦封韩信为王时,不断有人在韩信面前教唆其谋反自立,韩信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激烈反对,甚至都没有处罚教唆他的人。

说明韩信至始至终都有谋反之心,只是他没有把握,人性就是这样,等到韩信真的策划谋反时,结果因为计划泄露,被吕后及萧何联合杀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历史的长河中,有些王朝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西晋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戏剧性的朝代。它的建立者司马氏,从...
原创 赵... 桃源三结义成就了一段佳话,刘备能够从一个碌碌贩履之辈变成三国鼎立的主要力量,主要是因为他知人善任,和...
原创 在...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林立,大大小小的国家不计其数。但是在那样的乱世当中,却有几个国家数百年屹立不倒,国...
原创 被...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暴力的。然而暴力不能维持和平,只有相互理解才可以,战争的尽头是改革的开始,也是和...
原创 1... 1969年4月普通的一天,朝鲜突然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朝鲜空军在朝鲜近海处击落了一架美国的EC...
原创 彩... 1915 年越南的彩色照片,这些照片是由法国阿尔伯特·卡恩 (Albert Kahn) 团队的摄影师...
原创 缅... 01 为什么缅甸军如此脆弱?在历史上,他们甚至连夜请求中国的帮助。 1960年,缅甸的吴元首决定向毛...
原创 诸... 刘邦和秦始皇,仅仅相差三岁,两人的人生轨迹却彷如两个时代。 1、后世对秦朝制度的态度 翻开历史的篇章...
原创 庞...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穿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懂。"这段历史轶事向来广为人知。作为蜀汉...
原创 若... 按照小说的解释,吕布死后,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成为最强。这五人都是为蜀国效力的,蜀国一等将领...
原创 秦... 扶苏,秦始皇嬴政长子,虽然秦始皇一生未立过皇后,但古代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传统,扶苏作为皇长子...
原创 大... 熟悉春秋战国的朋友们都知道,魏国是战国时期最先崛起的一个小霸王。 自从三家分晋以后,魏文侯就在魏国率...
原创 1... 1775年,美利坚一打加拿大,统一北美的文攻武斗。1775年的那个冬天,美国大陆军在阿诺德的带领下,...
原创 韩... 近日,从韩国传来消息,称韩国为了继续推行所谓的去中华化、减少与中国的历史文化联系,以彰显韩国的民族特...
原创 王... 王复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顺天府固安县,从小就比较的安静寡言,在年仅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去世...
原创 假... 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身为业余爱好者,我们尝试着假设一下,如果太子朱标还活着,并且成继位当上了皇帝后,...
原创 为...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时,清朝的同治皇帝载淳去世,年仅19岁,他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八位皇帝,他也是...
原创 抗... 西湖三杰指的是死后安葬在杭州西湖边的三座民族英雄墓:岳飞、于谦和张煌言。 岳飞和于谦的大名如雷贯耳,...
原创 他... 他是华老的接班人,是在“浮夸风”盛行时期不跟风,实实在在的领导人,是相当出色的父母官。 他曾推广科学...
原创 曹... 蜀汉被灭时,东吴为什么不出手救援? 可别说人家没救。 东吴那边真的派人过来帮忙了。 《三国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