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成吉思汗以及后人,率领勇猛无比的蒙古铁骑,驰骋中亚,征服东欧,饮马西奈半岛。当时世界上拥有繁华文明的土地,大半都被蒙古军队蹂躏过。被征服的庞大疆域上,先后创建了元帝国以及四大汗国,几大汗国存亡时间不一,代表蒙古政权正统的元帝国,其国祚也不足百年,如此庞大的帝国,为何会沦落如此地步?
一,元帝国统治阶层内斗不止
大元王朝存在了97年,先后有11人即位当了皇帝,除去忽必烈的24年,元顺帝的36年,另外9位皇帝,分摊了剩下的37年,平均每人在位也就四年,可见元朝统治阶层多么混乱,亲缘杀戮、兄弟相残接连不断。
这样一来,大量国力消耗在无休止的内斗上,国计民生无人顾及,甚至国家政策的推行实施也得不到保障,加上后期的官员腐败、沉重的赋税,老百姓身上的担子太重,根本无法活下去,只能铤而走险,走上造反之路,这样的王朝灭亡是早晚的事。
二、管理天下分等级治之,不合理的民族政策
1、蒙古军队的强大,让他们广泛的接触到了,与汉文化同样繁荣的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明,这就造成蒙古贵族无法像之前的游牧民族一样,全方位接受汉文化,甚至因为宋政权的覆灭,让很多蒙古贵族对汉文化的典章制度、文化习俗有了抵触,或者说是歧视。
2、元帝国建立后,将全国民众分成了四个等级,最高的当然是蒙古族,第四等南人则是原南宋政权统治领域的汉人。蒙古人要杀死一名南人,只需赔偿一匹毛驴,可见汉人的地位非常低。
这样的话,元帝国管辖领域占据人数最多的汉人,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文化尊崇上,都是占据劣势的,广大汉人长期被压迫,积累的民怨越来越多,当汉人举旗反抗之日,就是元朝的灭亡之时。
三、元朝重文轻武,不开科取士,无法强化君主专制
当初宋太祖吸取五代政权更迭的教训,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却导致了国家长期的积贫积弱。元帝国攻灭宋后,也同样吸取教训,开始推行重武轻文,曾经受人尊崇的文人,在元备受歧视,“臭老九”也就是在那时产生的。
元朝统治阶层这样的观念,导致迟迟不开科举,必然造成大量汉文人没有出头之路,到了后期元朝开科取士,却对汉文人存在考试歧视,考中的汉人也只能当低等官,让汉帝国统治阶层失去了吸收大量优秀人才的机会,元朝的迅速衰败,重要原因就是失去大量优秀文人。
这样就造成元统治阶层对巩固皇权方面重要性认识的不够,君主专权不够强化,统治天下的局面就无法稳固,长治久安。
总结
元帝国的疆域辽阔,军事实力非常强大,从武力上可以战胜当时大多数的军队,但帝国建立后,因为统治观念的落后,抵触先进的汉文明,无法建立稳固、完善、系统的统治制度,就会从方方面面产生各种问题。
内斗严重、阶层分而治之,只能让统治阶层大失民心,尤其是蒙古统治阶层,会被广大的汉人孤立,敌视甚至反对,发展到这个地步,政权灭亡是注定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