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赓参加朝鲜战争,邓华想让出副司令,毛主席:让陈赓给你打回工
迪丽瓦拉
2025-07-08 03:32:49
0

“我建议取消第六次战役!”

邓华一手拿着望远镜眺望对面美国人的阵地,嘴里不停呢喃着这句话,身边的韩先楚等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说话,因为关于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彭德怀司令已经上报给毛主席了,据可靠消息说毛主席基本同意了彭德怀的请求,邓华此时说出这句话有些不合时宜。

洪学智的胆子最大,他率先提醒道:“邓司令!这话可不能随便说!”

邓华回过头,笑着说:“第六次战役不是还没打呢吗?我看还是取消得好!”

洪学智彻底闭上了嘴巴,他也不再言语了,邓华作为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掌握的话语权要比其他几位副司令大得多。

邓华对韩先楚说道:“老韩!你继续视察,我要找彭老总聊一聊!”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邓华对我军的伤亡情况一直耿耿于怀,虽然这场战役从局势上来看我军取得了胜利,但是我军的伤亡人数成为了几次战役中最高的一次,这一切都因为美军改变了很多战略部署,也和他们换了两个人有关,一个是“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的到来,另一个是美军第八集团军范佛里特的上任。

邓华这次亲自上前线视察敌人的防御阵地,思来想去,他认为我军不该再发动第六次战役了!

邓华来到总指挥部时,彭德怀正在伏案奋笔疾书,邓华知道彭老总正在写关于第六次战役的事宜,但是邓华的性格不允许他不说真话。

“彭总!你忙着呢?”

“邓华啊!什么事情啊?”

“彭总!有几句心里话想和您聊聊!我刚从前线视察回来!”

“你说着!我听!”

“我刚才视察了美军的阵地,我觉得我们应该取消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

直到邓华说了这句话,彭德怀这才停下手中的笔,诧异地看着邓华。

彭德怀了解邓华的性格,他一向沉稳小心,没有十足的道理,邓华是不会轻易将这话说出口的,彭德怀一脸严肃地说道:“你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你说说看为什么要取消第六次战役!”

邓华也是一脸严肃的表情,他的话言简意赅,稍微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三个内容:

敌人改变了防御阵地的构建,他们利用强大的武器装备构建了交叉火力防御,使得现有的防御体系变得更加立体化,我军现有的武器装备很难应对敌人这样的立体防御。

敌人一改之前的靠前防御姿态,变成了构建大纵深防御阵地,这样的防御使得我军现有的火炮武器失去了原本的效果。

现在的情况下,我军如果攻击敌人防御阵地,能够估计到的结果有三个:一是我军强攻胜利,歼灭部分敌人;二是我军强攻敌人阵地,敌人溃败,我军未能歼灭阵地;三是我军攻击敌人阵地不顺利,被迫撤退。这三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我军都会面临巨大的伤亡。

彭德怀有着高超的军事智慧,邓华的话他当然听得很清楚,他也立马明白了邓华的意思,彭德怀陷入沉思中,他承认邓华的话是正确的,无论出现哪一种可能,结果都会是我军损失很大,此刻他动摇了原本发动第六次战役的想法。

彭德怀的眼光突然坚定起来,他对邓华说道:“你是正确的!我会将你的想法汇报给毛主席!”

不久后毛主席的桌上收到了彭德怀发的关于取消第六次战役的建议的电报,并且彭德怀将邓华的发现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笑着对身边的周总理说道:“当初点邓华的将,很多人都说他资历浅,现在再看,让邓华担任第一副司令是正确的啊!我同意取消第六次战役!”

确实!邓华当初率军进入朝鲜是毛主席亲自点的将,在毛主席看来这位出身四野的名将有着别人不具有的特质,这种特质甚至是真正的取胜之道,那就是异于常人的眼光和冷静。

第五次战役开始前,彭德怀的胃病开始发作,同时长期的劳累使得他眉宇间长了一个肉瘤,他的病情也日益严重,早在这个时候毛主席便给予了彭德怀很大的关心,同时也想着将彭大将军调回来治病,这个时候陈赓作为替代彭德怀的人选进入了毛主席的法眼。

建国初期陈赓担任云南军区司令员,曾经秘密进入越南帮助胡志明抗击法军,并且获得大胜,也就是说陈赓拥有着对帝国主义作战胜利的经验,加上他本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工作能力,他成了毛主席眼中替代彭德怀的不二人选。

毛主席的本意是让彭德怀立刻回国治疗的,但是第五次战役即将打响,彭德怀坚持要等到这次战役结束后回去,毛主席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陈赓却先行进入朝鲜,这一次陈赓带去了三个军,也就是后来在朝鲜战场上大显神威的第三兵团。

但是由于陈赓在出发前腿疾发作,入朝的时间被推迟了,第三兵团便由副司令员王近山率领着先行进入朝鲜参加第五次战役了。

一直到1951年10月底陈赓才进入朝鲜战场,而这个时间点离彭德怀回国的时间是越来越近了!

陈赓的到来让几位副司令都精神一振,在大家眼里陈赓不但仗打得好,为人也幽默,总能给枯燥的军旅生活增添很多乐趣!

陈赓到来的这天,彭德怀和邓华都亲自去迎接了,此刻邓华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要将自己志愿军第一副司令的职位让给陈赓担任。

邓华这样想是有原因的,陈赓的资历远远比他深厚,加上陈赓一直担任要职,官职上也比邓华大,邓华觉得让陈赓仅仅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实在不合适,在座的各位副司令没有谁有陈赓的资历,自己就想着要让陈赓担任第一副司令了。

邓华很快就和彭德怀商量这件事,邓华的提议让彭德怀很为难,一方面陈赓是自己的老部下,无论是资历还是过往的功劳都摆在那里呢,他出任第一副司令自然是合适的,但是邓华担任第一副司令一来干得很出色,多次关键时刻的建议和指挥都是立下大功的,彭德怀不忍心就这么让邓华卸任第一副司令的职位。

彭德怀无奈地说道:“邓华啊!你别有压力嘛!你在第一副司令的位置上干得很出色啊!”

邓华很谦虚地说道:“彭总!陈赓同志的能力和资历都优于我,让他在我手下干活,这哪行啊!”

彭德怀不再说话,他摆摆手示意邓华不要说了,意思是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你邓华依旧是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

邓华始终觉得自己领导陈赓很不合适,他拨通了毛主席的电话,将自己的想法和毛主席聊了聊,毛主席听完后哈哈大笑:“邓华啊!你一直干得很出色啊!就说最近我们打破美军的夏季攻势,你是首功啊!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提议,第一副司令依旧是你邓华,就让陈赓给你打打下手,也没什么不可以嘛!”

毛主席的一番话让邓华只好作罢,第二天陈赓听说了这件事情,他连忙前往邓华那里找他,一见面陈赓就劈头盖脸问道:“老邓啊!你是不是想把我赶回国啊?”

邓华一头雾水,他连忙说道:“没有啊!我哪有这个心思啊!”

陈赓立马笑着说:“那你还要把你的职务让给我!这不是主人赶客人吗?”

邓华笑了,陈赓独特的幽默让邓华心里热热的,陈赓继续说道;“你老邓在四野打了多少胜仗!就说这次取消第六次战役,没有你的建议哪有这次的大胜仗呢?我陈赓可是很佩服你的啊!”

听到陈赓的夸赞,邓华有点脸红了,他笑着说道:“哎!委屈你了,陈赓同志!”

陈赓摆摆手转身离去!

是啊!在粉碎敌人的夏季攻势中,邓华首次建议我军和敌人开展阵地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我国军史上的一个创举,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我军各个部队最拿手的就是运动战,对于阵地战我军一直不敢轻易尝试,因为在历史深处,我军在阵地战上吃过大亏。

那次大亏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那次大亏让毛主席率领着红军主力足足走了两万五千里的路,一路上还需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因此阵地战一直是我军心里的一个痛。

邓华提出和美军打阵地战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我想最英明的人莫过于毛主席,他看来邓华的态势分析后,立马明白了如今和美军打阵地战的重要性,毛主席同意了邓华的想法。

因为这个改变,我军从第五次战役后便开始了阵地战和运动战结合的战法,并且让李奇微和范佛里特吃足了大亏。

邓华的这个改变一直持续到整个朝鲜战争取得胜利,而且这个打法还成就了另外一个名将,那个人就是杨得志将军,他本来就大名鼎鼎,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让杨得志更加声名显赫,他的第19兵团很快成为了阵地战的专家部队,打得范佛里特叫苦连连!

彭德怀回国后,陈赓成为了志愿军的代司令,摇身一变又成了邓华的顶头上司,但是陈赓经常和别人说:“志愿军司令的职务我看邓华担任是最合适的!”

彭德怀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全面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在彭德怀担任军委副主席的期间是我军现代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我军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陈赓的话很快得到了应验,陈赓之前提出的建设中国一流军校的建议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此时哈工大的建设计划已经批下来了,陈赓成为了这所一流军校的首任校长,被毛主席从朝鲜战场上调了回去。

那么陈赓离开后,志愿军司令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当大家都纷纷猜测会是谁担任该职务的时候,毛主席的一纸任命就下来了,邓华成为了志愿军代司令。

这个任命让很多人很意外,谁也没想到邓华接替了彭德怀和陈赓之前的职务,毛主席的这个任命也让李奇微等对手想不通,他们了解彭德怀,但是他们不了解邓华,他们更不知道的是:我军在阵地战中打破他们的夏季攻势,正是出于邓华的建议和指挥!

关于邓华的这个任命,陈赓可是出了不少力的,当陈赓回国的时间确定后,毛主席询问他心里有没有接替他的合适人选,陈赓丝毫没有犹豫地说道:“除了邓华!我想不到还有谁更合适了!”

毛主席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道:“陈赓!你和我想一块去了!”

邓华成为志愿军代司令后,继续广推阵地战的打法,后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等都是由邓华作为总指挥打胜的,而邓华后来的很多战术让范佛里特这位名将吃足了大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马...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现,震惊世界,在世界考古界掀起了一股马王堆研究热潮,马王堆考古发掘给中国以至世界都...
原创 朱... 元朝,这个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中最具争议之一。自它崛起之日起,便引发了无...
原创 刘... 三国时期的各方混战造就了一段传奇历史,不论是各方人物智斗还是直来直去的实力交锋,三国时期的枭雄们都在...
袁绍统一河北:历史上最强诸侯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末年的纷争与割席断交无疑是一个极为精彩的篇章。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袁绍的崛...
原创 马... 1949年5月,西安,第一野战军司令部。 彭德怀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他刚刚接到来自咸阳的捷报。 ...
原创 阿... 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起一帐药香。病榻上的诸葛亮突然屏退左右,颤抖着抓住心腹李福的衣袖:"告...
原创 继... "韩国人又要申遗了",这句话最近在网上频频看到,我们的筷子、端午节、泡菜等等很多领域,韩国人都坚称是...
原创 唐... 盛唐气象,歌舞升平,谁能想到,曾经如此辉煌的王朝,最终的落幕竟如此凄凉?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风雨飘摇后...
原创 消... 消失于历史中的4件文物,件件都是无价之宝,何时才能重现世间?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百年来的战乱...
原创 两... #文化大拜年# #春节大联欢# 什么?民国时期曾经两次要废除春节!是的,听我给你道来。 第一次废除:...
原创 伯... 城市史第371723期 唐朝大文豪韩愈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使伯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原创 从... 总督这个职位,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不常设,一直到清朝时期,总督才成为一个常设职位,并且权...
原创 晋... 前言 太阳城、龙脉之都、九朝古都——晋阳,曾是中原王朝最牢固的北方屏障。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一把...
原创 李... “斩首示众,方能震慑人心”。正是李建成的首级再加上李渊手敕朝廷命令,才让正在猛烈围攻玄武门的东宫兵马...
原创 康... 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隆科多这个“舅舅”之于雍正,不仅仅是从人伦层面对母家男性长辈的称呼,更是从统...
原创 刘... 秦国,在那个雄风飒爽的时代,曾凭借锐意进取和无数战争胜利,建立起一时的强大。但历史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一...
原创 浙... 梁山伯墓工作人员在浙江找到的,工作人员正好从中发现了历史的真相。工作人员通过碑文上的文字来判断,墓主...
原创 戚... 戚继光和李成梁都是明王朝后期的名将,非要去比谁的功劳更大,这个恐怕还真不好比。更何况,自古以来,帝王...
原创 刘... 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阐释了“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才得以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国当中...
原创 萧... 若论天下关系最好的君臣,刘邦与萧何、李世民与魏征、刘备与诸葛亮一定排在前几位,但李世民也曾说过“会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