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8日,蒋介石任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南昌、九江地区受降主官,而薛岳将军又任命其麾下第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和新编第三军军长杨宏光分别担任南昌和九江地区受降官,而在上述两地担任日军投降代表的则是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陆军中将。
笠原幸雄(1889—1988)是日本幕府将军家族后裔,1910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骑兵科,1915年11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30期,与阿南惟几、石原莞尔、清水规矩、田中久一、岩松义雄、坂西一郎、重藤千秋、濑谷启、田边盛武等人同学,并于1918年11月底毕业,这一期共有60名毕业生,笠原幸雄的毕业成绩是优等,与石原莞尔等人成为该期“军刀组”成员,被大正天皇御赐军刀。
从陆大毕业后,笠原幸雄被分配至日本参谋本部任职,期间被下派到步兵联队锻炼,1929年12月曾被派往苏联出任日本驻苏联大使馆副武官,“一.二八事变”爆发的那一天,又调回参谋本部出任俄国课俄国班班长,1933年3月调任日本骑兵学校教官。
1934年3月5日,笠原幸雄晋升大佐军衔,并调任近卫师团骑兵联队长,其时担任师团长的是朝香宫鸠彦王,“二.二六事件”爆发后,日本陆军内部进行了严厉的整肃和大量的人员调整,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笠原幸雄又重回参谋本部出任欧美课长,五个月之后又转任俄国课长,翌年8月出任参谋本部部附,随即又被调到关东军,接替今村均出任关东军参谋副长,而担任关东军参谋长的正是东条英机。
1937年8月14日,关东军组建了察哈尔派遣兵团,由东条英机出任司令官,史称“东条兵团”,不久东条英机举荐笠原幸雄接替其职务,1938年1月察哈尔派遣兵团改编为驻蒙兵团之后,笠原幸雄就又被调回参谋本部任部附,任内期间曾出使德国,并于1938年12月底转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长兼第四部部长,其时参谋总长为闲院宫载仁亲王。
1939年9月23日,笠原幸雄再次被调到中国,接替山下奉文出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并于10月2日晋升陆军中将,辅佐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当时司令部设在北平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主要作战区域包括河北、山西、河南以及绥远、察哈尔等部分地区。
笠原幸雄辅佐多田骏大搞囚笼政策,尤其是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密集分隔,使在敌后战场作战的八路军回旋余地大为缩小,以确保华北方面军主力能够与卫立煌率领的中央军和阎锡山率领的晋绥军进行对决,而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乘华北敌后战场日军兵力空虚之际,组织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1941年3月1日,笠原幸雄又被调到关东军,接替河边正三出任日军第十二师团长,在其任内的1941年7月,该师团步兵第14联队被编入日军第二十五师团,因此该师团成为三单位制师团,主要任务就是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任务,并讨伐和围剿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双手可谓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1942年8月1日,笠原幸雄调任关东军参谋长,辅佐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两个月以后,关东军升格为“总军”,因此笠原幸雄也随之升任关东军总参谋长,他也是关东军第一任总参谋长,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也只是设了6个“总军”级作战单位,分别是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国内第一总军和第二总军。
此时关东军在中苏边界地区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修筑防御工事的劳工又大都是中国老百姓,为了修建这些军事设施,许多劳工都被日军折磨致死,甚至为了保密的需要而残忍地集体屠杀中国劳工,犯下了累累罪行,笠原幸雄对此是难辞其咎的。
1945年4月7日,笠原幸雄接替上月良夫出任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第十一军曾是中国正面战场上的“主角”,也是侵华日军中唯一的野战机动兵团,专门寻找中国军队主力决战,以期消灭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而当笠原幸雄履职之时,日军第十一军的规模早已今非昔比了,甚至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该军一度仅辖第58师团、独立混成第87旅团、独立混成第88旅团等部队了。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依据战区划分了十六个受降区,其中江西为第五受降区,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主持受降,薛岳于8月31日向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发出了备忘录,限令在南昌、九江地区的所有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接洽办理投降事宜,并授权新编第三军军长杨宏光和第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作为中方受降代表分别在九江和南昌主持受降。
1945年9月4日,笠原幸雄及幕僚由汉口乘船抵达九江,并于翌日在新编第三军司令部大院向中方受降官杨宏光呈递了投降书,笠原幸雄与他的参谋长福富伴藏等人低头站成一派,肃立敬听杨宏光训令并行鞠躬礼,笠原幸雄在受降书上签字盖章后,双手呈献给九江地区受降官杨宏光将军。
1945年9月13日,笠原幸雄与福富伴藏等幕僚从九江抵达南昌后,即前往江西大旅社拜会南昌地区受降官鲁道源,洽谈具体投降事宜,鲁道源将一份备忘录交给笠原幸雄,要求日军军官所佩军刀一律呈缴,笠原幸雄闻之呆若木鸡且失魂落魄,因为他的佩刀即有大正天皇所赐,也有家族几百年传承下来的,都是被他视为生命一样“宝物”。
1945年9月14日中午12时,南昌地区受降仪式在中山路中央银行大礼堂举行,会场门口彩坊上悬挂“南昌地区日本投降典礼”巨大金字红布,会场上方悬挂孙中山画像,会场中间布置了两条长桌,分别是受降席和投降席,供中日双方代表就座,日方投降代表笠原幸雄与福富伴藏等幕僚徒步进入中央银行大礼堂,依次就座在投降席上,鲁道源率领中方受降代表在乐声和炮竹声中阔步走向受降席上落座。
日本投降代表一行,向坐在受降席上的中方代表致鞠躬礼,笠原幸雄双手将投降书呈递给了鲁道源,投降书最后一行签署的是“南昌九江地区代表投降部队长陆军中将笠原幸雄”,以及笠原幸雄的签名和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的官印。
笠原幸雄可谓是侵华日军中的重要战犯,尤其是在担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第十二师团长,关东军总参谋长和第十一军司令官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政府也将其列为战犯,但却没有对其进行审判,后来被遣返回国,最终死于1988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