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生之敌?大明帝国为何始终未能解决北部的蒙古边患?
迪丽瓦拉
2025-07-08 17:32:26
0

明朝在主观上是非常想解决掉蒙古这个大患的,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朱元璋和朱棣时期频频对蒙古用兵,且一度对蒙古造成巨大威胁。但明朝的制度决定了这样大规模的军事制度必然后继乏力。

明朝的军事制度为卫所制和军户制度。通俗来讲,就是朱元璋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划分出一拨人,令他们世世代代为军,且住在卫所,如有绝后则将其近亲属抓来填补,这些人被称为军户。军户聚集之处为所,分百户所、千户所,所之上为卫。卫所军官负责管理本卫所的一切事宜,卫所军户战士为军,无战事则从事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军户粮食的另一来源为商人屯田,明初立开中法,明朝政府让商人将粮食运到边境地区的卫所,完成后官府发给商人盐引,从而使商人获得贩卖食盐的资格,久之,商人为了减少成本,索性直接雇人在边境地区屯田,待收获后将粮食交给卫所。如此,则明朝军队为朝廷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但军户制和卫所制在不久之后便开始瓦解。明初频繁的战争,使得军户身上的负担异常繁重,一些军户开始冒险逃离;由于卫所太多,朝廷无法精准控制,因此卫所军官开始将卫所土地私有化,将军户变为自己的私人奴仆,军户长期无法得到训练,战斗力大为下降,同时军户逃亡者也越来越多。

卫所制度的崩溃,使得明朝的国防力量大为减弱。更要命的是,弘治年间的叶淇变法对开中法动手,叶淇将商人获得盐引的条件从运粮食改为交现钱,在一段时间内,明朝的财政收入的确大大提高,但边境无人运量,导致军粮不足。因此,后来朝廷不得不每年拨给边境地区大量的经费,这大大加重了明朝的负担。到了明朝后期,不得不采取募兵的方式来对敌,卫所名存实亡。

卫所制的崩溃是一个过程,到明英宗时期,卫所军队已经严重退化,根本满足不了主动出击的需要,因此明朝在此后一直对蒙古只能采取守势。

当然,蒙古的作战方式也令明军头痛。自元朝灭亡,蒙古退回漠北后直接原地转变为游击队,不和明朝军队硬碰硬,抢完就走,流动性非常之强。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最后三次基本上连蒙古人的影子都没见着,自己却耗资巨大。大规模对蒙古作战的成本和收益严重不对等,而明朝军队也没有能力出击,所以,明朝只能紧紧关闭边境,来抵御蒙古的侵扰。

当然,明朝对于蒙古的守势是战略上的,总体上明朝并不具备大规模北征的条件,但在战术上,明朝出击的不少。不如弘治年间明朝多次出兵偷袭蒙古;另外,明朝军队经常对蒙古“捣巢”,趁着蒙古人不注意去烧掉他们的牧场,抢夺牛羊,使蒙古陷入物资匮乏的境地,从而延缓蒙古人侵略的进度。但这些战术上的主动出击对大局并无影响,且服务于固守战略,因此明朝一直没有能够解决蒙古边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前言 周恩来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文质彬彬、亲和有礼,但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还有过曾拜师学武的经历。...
原创 王... 昭君出塞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位列四大美女的她总是会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尤其是对她没有贿赂画师而...
原创 岳... 宋朝陷入了动乱,因为岳飞不再像一根无根的浮萍,而是一根将宋朝钉在历史上的根。可以说,岳飞在古今名将中...
原创 得...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在这场暴行中,至少有30万无辜百姓...
原创 湖... 与抗战时期的川军、桂军、滇军等基本保持着独立指挥体系及独立建制的地方部队不同,鄂军不但实亡就连名存也...
答辩·《人民的西湖》|自然与文... 【按】“答辩”是一个围绕文史类新书展开对话的系列,每期邀请青年学者为中英文学界新出的文史研究著作撰写...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不同王朝之间的更迭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会经历由盛转衰的过程,当国...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
原创 阉... 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是个地地道道的大老粗,没多少文化,这种观点放在朱元璋早期...
西汉开国之君:推翻强秦,赢得楚... 秦始皇在位的晚年,因为北征匈奴,建筑长城等,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上修筑官室和骊山陵等大工程,从...
原创 张... 说到中国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神医,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华佗,而可能会忽视张仲景,的确,张仲景无论是当时还是...
原创 张... 引言 自古以来,每逢“皇位”更替,都会引发无数纷争。为了权利,总有人不择手段的上位,即使是有着血缘关...
原创 此... 此人如若不死,朱元璋压根都不会杀害功臣,更不可能背上千古骂名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最终靠着...
原创 王... 战乱时期的感情都很不容易,既要把国家的重担肩负在自己的肩膀上,又不能辜负家庭的期待。战争时期难免聚少...
原创 回... 前言: 1950年,沈邵华想去北京看望已经离家3年的儿子,但独她一人又不敢去,这时一位穿着朴素的农村...
原创 女...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伟大的建设者,不仅在中国的动荡时期,稳定了中国的局面,并且在他和多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之...
原创 美... 美国曾邀请中国瓜分日本,老蒋先遣队都派过去了,为何最终没成? 说起来可能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民...
原创 蜀... 三国鼎立,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终生。可谁能想到,蜀汉这个寄托了无数人希望的政权,最终会以如...
原创 女... 一位网友发了一个视频出来,画面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火车上争吵的。据说这个女子是在抢座位,而且还是移...
原创 毛...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打赢了国民党,终于建立起了全新的国家。 百废待兴之际,建设祖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