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日战争时期最牛的四大团长,您都了解吗
迪丽瓦拉
2025-07-08 18:03:46
0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中国军队投入到抗日战场上,在很多大会战中,部队都是成建制的损失,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在战场上有四个团打的很激烈,以英勇顽强的作战闻名于世,被称为抗日四大名团,四个团的团长也因此扬名于世,您知道他们四个人是谁吗?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吉星文

吉星文师河南扶沟人,抗日名将吉鸿昌的侄子,年少之时的吉星文仰慕叔叔的为人便从军报国,1922年跟随叔叔吉鸿昌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吉星文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因功升第29军37师219团团长。

1937年7月7日深夜,正在卢沟桥头巡视的吉星文严词拒绝了日军要进宛平县城查找“失踪士兵”的无理要求。日军见吉星文态度坚决,寸步不让,便对宛平县城采取包围态势,丰台日军也由一木清直率领以急行军速度来援。当晚日寇悍然对宛平城发动了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日阶段。

自事变爆发,吉星文抱定与国土共存亡的决心,指挥部队与日寇血战了23天,他以一团之力毙敌河边旅团一木清直大队及其他联队三千余人,俘获日军士兵、武器甚多。

吉星文

1937年9月,吉星文因战功升任第37师第110旅少将旅长,国民党军政部授予他宝鼎勋章一枚。此后吉星文还参加了徐州、武汉等大会战,全面抗战的八年中,吉星文先后获得了“胜利”、“光华”、“云麾”、“忠勤”等5枚勋章。

抗战胜利后,吉星文参加了内战,淮海战场上他的部队被全歼,1949年9月去了台湾。赴台后吉星文担任过澎湖防卫部副司令长官、金门防卫部副司令长官等职,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炮击金门,吉星文在陪同“国防部长”俞大维到金门视察时被解放军的炮弹击中,因流血过多而去世,终年50岁,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

2、罗芳珪

在这四个团长中,罗芳珪应该是名气最小的一位。

罗芳珪是湖南衡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了近代史上的诸多战争,1935年擢升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军长汤恩伯)八十九师(师长王仲廉)五二九团团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寇先是攻下北平,为打通平绥线,日寇集结板垣师团等精锐部队向南口进发,罗芳珪团作为先头部队,奉命要抢在日军之前到达南口。在南口,罗芳珪以一团之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抵挡10倍于己的日寇,连续血战了20天。

罗芳珪以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阵地岿然不动。罗芳珪团也因此战赢得了抗战英勇杀敌“四大名团”之一的美名。

罗芳珪

南口之战后,罗芳珪又投入抗日战场,参加了徐州会战,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中,罗芳珪指挥部队与日寇血战,1938年4月6日,我军全线发起总攻,傍晚十分,罗芳珪与团副在大顾珊村外前沿阵地指挥战斗,隐蔽在一道土墙后观察敌情,不料被日寇的炮弹击中,顿时血流如注,不久便壮烈殉国。弥留之际,罗芳珪对部属断断续续地说:“我死了……不要紧,你们……要狠狠……狠狠打击日本强盗,……收复……台儿庄!”说完,便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战后罗芳珪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少将,入祀衡阳南岳忠烈祠。1988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3、谢晋元

谢晋元是广东梅州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了近代史上的诸多战争,1932年跟随蔡廷锴、蒋光鼐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给予日寇以沉重打击。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谢晋元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副,团长牺牲后,谢晋元接任团长,率部驻防闸北火车站,与日军激战了两个多月。

为掩护十万大军西撤,孙元良命令谢晋元率领524团一营断后掩护。谢晋元会同第一营杨瑞符少校率领各连,在宝山路、虬江路一线,猛烈阻击敌人,按命令边打边撤,陆续集结于四行仓库,尔后指挥了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谢晋元

战后谢晋元率部撤入租界,然而后来随着上海形势的恶化,地方人士曾建议谢晋元潜离上海,不过被谢晋元谢绝。陈公博当上伪上海市长后,多次以高官厚禄诱惑谢晋元,均被谢晋元一一拒绝。1941年4月24日,汪伪叛徒趁谢晋元不备将其刺伤,谢晋元多处重伤,流血不止,悲壮长逝,时年36岁。

2014年,谢晋元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谢晋元被民政部正式批准追授为烈士。

4、陈锡联

在四个团长中,陈锡联是唯一的一个共产党将领,也是四个团长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陈锡联是湖北红安人,1929年14岁时在家乡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不久被编入红11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锡联作战勇敢,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陈锡联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0师385旅769团团长。1937年10月陈锡联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此次战斗是129师出兵第一仗,极大的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陈锡联

此后陈锡联率部又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等诸多战役战斗,在敌占区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抗战胜利后,陈锡联仍跟随刘邓作战,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后为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先后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淮海等诸多战役。1949年初陈锡联被任命为二野第3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诸多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先后担任过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之一,1999年陈锡联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小结:

这四位团长,虽然分属不同阵营,但是在面对日寇侵略,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为抗击日寇的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有成名之战,在当时他们极大的鼓舞了抗日士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强盛的秦汉,还是大一统的唐王朝、明王朝,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太监干政、掌权...
原创 古... 【朱允炆】即明代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南京城破,宫中起了大火,建...
原创 细... 受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被曲解化了,而这里要说的三位名将也是如此,原本是智勇双全的名...
原创 慈... 在我国历史上,一代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是男性,但也不乏有女子贪图权利,沾染国事。就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她...
原创 此... 看过电影一代宗师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位名叫宫羽田的著名拳师,是剧中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宗师,...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为零。清朝晚期几乎是每一个官员都贪,同时清...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
原创 刘... 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所谓的“布衣天子”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对这两个人,毛泽东的评价都是...
原创 雍... 将军打仗离不开善战勇猛的战士,君主治国同样离不开能力出众的臣子。若无可用的兵,纵是以一当百的将军犹如...
原创 摄... 清朝历史上共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大家比较熟悉,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第二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吴三桂占据清朝半壁江山,兵马是...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明朝的将领,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清朝,打开...
原创 《... 导读:赫舍里·索尼,清朝初年有名的重臣。他对历经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君王,对大清对爱新觉罗皇室绝对是...
原创 历... 历史上唯一无污点的皇帝,去世已1400多年,仍有人愿为他守陵 哈特是美国的历史作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
原创 当...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小王子》 童话里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
晚清传统地方官书局的出版文化理... 所谓晚清官书局,指同光时期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治中兴名臣开其端,诸省督抚大吏倡其行或...
原创 故... 柳亚子《纪事诗二首》:“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对于我国历朝历代 的 皇帝而言,他们心中...
原创 晚...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千百年前,李白写下如此...
原创 国... 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如果当局统治者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
原创 皇... 戊戌变法后,慈禧是恨透了光绪帝,本来是想放权让他实行维新变革,可到头来损害的却是以她为首的后党利益,...
原创 清...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会有很多军队,来保卫国家。清朝虽然是最后一个王朝,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