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战法国投降和德国闪击苏联,为何都选在6月22日这天?
迪丽瓦拉
2025-07-08 18:03:16
0

都说历史上有很多巧合,但象二战法国投降和德国闪击苏联,为何都选在6月22日这天?这不仅是巧合两个字就能解释得了的。虽然两件事相隔一年,但却说明了当时德国元首要称霸欧洲的野心早有预谋,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些什么。

发生于1940年5月10日的法国战役,虽然德军没有刻意选择哪天打败法军,但在战场上却对“巴巴罗萨”计划进行了一次预演

如果我们把1940年德国闪击西欧以及进攻法国的战斗,与一年后德国闪击苏联的战斗仔细的对比一下,似乎能从中看到好多相似的地方。

在阵型排列上,都是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法国战役分成A、B、C三个集团军群使用镰刀计划,出其不意对英法联军实施打击;闪击苏联行动中,德军采取的也是北中南三个集团军群成扇形平推进攻,使用的是巴巴罗萨计划,在三个地域同时展开攻击行动。

在进攻形式上,都是使用装甲集团军开路,步兵占领跟进,配合空中联合打击。大家知道,无论是德军闪击波兰还是进攻法国,德军的装甲集团军都是首居头功,原因就是在二战开始前,德军统帅部就制定了以装甲力量为主导的快速打击方式,这种在一战中创建的现代化战争形式,在德军手上得到扩展后变得让对手措手不及,所以在二战闪击苏联行动中被广泛得到复制,并取得预期良好效果。

在进攻策略上,都是声东击西以欺骗手段吸引对方注意力,然后采取突然袭击方式迅速结束战斗。法国战役中,英法联军都认为马其诺防线是阻挡德军的一张王牌,可结果让英法始料不及,德军在古德里安率领下从阿登山区出其不意突破阿登山林,一路直抵敦刻尔克。同样在德军闪击苏联以前,苏联统帅部认为苏德签订有互不侵犯条约,德军短期内不会对苏联轻举妄动,并把重点防御选择在南方乌克兰一侧,致使德军闪电进攻后,白俄罗斯以及西部特别军区遭受重大损失。

从一定程度上讲,法国战役是德军为进攻苏联所作的一次预演,镰刀计划是巴巴罗萨计划的初稿。

德军选择在1941年6月22日这天闪击苏联,不仅是对一年前这个日子迫降法国的祝捷,同时也是对拿破仑在这一天进攻莫斯科的纪念

1940年6月22日,在德军占领法国首都巴黎一周后,法国政府选择投降德国,历时42天的法国战役宣告结束。对于法国来说,这是个耻辱的日子,而对德军却是个值得庆贺的时刻。因此,当德国元首走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欣赏美景时,他心里却想的是东边苏俄的辽阔大地和丰富资源。

实际上,在德军铁蹄踏进波兰和法国的时候,元首就已经在思考如何征服苏俄的战争了。1940年5月,当英法与德国交战正酣时,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正紧锣密鼓制定巴巴罗萨计划,也正是德军在法国战役中所取得的前所未有战果,使草拟计划的将军们看到了希望,在经过近七个月的紧张筹划后,1940年12月8日,元首批准了这个计划,巴巴罗萨计划也进入到倒计时,不同的是,具体展开时间没有确定,拿元首的话说,就是要给苏军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

1941年5月,离元首规定的5月15日前完成所有战争准备的时间就要到了,德军统帅部却因猪队友意大利在非洲战场惹火上身请求救援,德军不得不推迟这个计划,将时间向后延迟。在确定进攻时间上,元首不仅想到了法国投降这个时间段,还想到了6月22日也是1812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的时间。

德国元首一直想把自己装扮成欧洲帝国的勇士,既然拿破仑没有完成的事业由他来完成,不仅是对他本人的鞭策,也是对拿破仑的纪念。有法国战败日的祝捷,有拿破仑进攻受挫的鞭策,巴巴罗萨计划选择在6月22日,意义非凡。

同是6月22日,法国投降是绥靖政策自取灭亡,德军闪击苏联却是预谋已久的既定方针

虽然德军把进攻时间选择在1941年的6月22日,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德军也是花费了大量心血。对于法国来讲,6月22日是国耻日,却也有他们当初对德实施绥靖政策的作茧自缚。

发生于1914年的一战,经过四年的苦战,终于在1918年结束,但德国却从此深受《凡尔赛和约》的困扰,原因就是英法以战胜国的姿态强加给德国多种条件,其中不让发展军备和超额战争赔款,一度让德国民众怨声载道。也正是在这个和约的束缚下,英法为了更多地从德国获得利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放任德国军备重新崛起,直到把英法联军撵到了敦刻尔克的大海里。

与占领法国不同,德国对于英法的需求仅仅是害怕腹背受敌,而对于苏联的企图却是元首渴望已久的。在战争发起前的二十年,元首就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向苏俄提出了奢望,因此,当德军解决法国和西欧一些小国的后顾之忧后,就全力以赴向东扩张了,巴巴罗萨计划也正是在这个环境中催生出来的。

当然,我们现在讨论德军为什么要选择1941年6月22日这个日子动手,除了上面讲的几个主观因素外,还有几个关键的战术因素需要考虑进去。

首先,德军采取的闪电行动,对部队的进攻速度和天时地利都提出了特别要求,选择在夏天最长的一天动手,对德军凌晨发起攻击到黄昏结束战斗,6月22日是最合适的一天。

其次,1941年的6月22日是个休息日,德军选择在这一天进攻容易麻痹苏军。

最后,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合了。因为意大利军队在北非的失利,加上几个因素的促成,元首最终确定了6月22日的进攻时间。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苏德战争》

精彩推荐:二战莫斯科战役,朱可夫亲临前线,为苏军打赢保卫战立下首功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说朱可夫和崔可夫在战场指挥上不谋而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当中,有一个十分特殊的职业,那就是皇宫当中的太监。 要成...
原创 梁... 前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一位书生看不下去了,他非常生气,想我泱泱大国竟然被一个弹丸小国给欺负至此,简...
原创 长... 1951年1月的朝鲜战场上,刚刚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紧张的进行休整。 而此时的作战...
原创 拥... 就国民党落败原因,蒋介石在临别之际给出答案! 提起蒋介石的名字,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民国时期那也是叱...
原创 国... 1949年9月19日,担任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中将,联合地方政府领导包尔汉、...
微子启发明了一套极具表演的投降... 微子启发明了一套极具表演的投降仪式 微子启,是殷商末代帝王商纣王的庶兄,他最有名的一个身份就是宋国...
原创 南... 南北分治:怙权肆逆久稽诛,一死犹嫌未蔽辜 已而,齐主复选得二女,一姓李,一姓裴,皆是美色,号李氏为...
原创 张... 张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贫穷的出身,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韧的意志,最终成为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
原创 孔... #古籍里的历史# 他曾经是国共两党都争相授予中将军衔,甚至一生都清正廉洁、低调,大公无私。 不过在后...
原创 同... 常胜将军卫立煌? 虽然四年的解放战争老蒋败了,但是他身边的能人还真不少,各方面的专家都有。在军事方面...
原创 蒙... 1961年9月,英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蒙哥马利元帅亲自访问中国,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会见与热烈欢迎。 ...
原创 毛...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基建狂魔”的称号,我们凭借无私可贵的工匠精神,完成了世界上一个个常人看来无法做到...
原创 晚... 【前言】 因为古代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古人的平均寿命普遍不高。直到1840年被迫近代化后,男性的平均...
原创 慈... 李莲英是中国最后一个很有名气的太监,但是他的这种名气,完全跟魏忠贤刘瑾那种权倾朝野的不同,他之所以出...
原创 美... 要说新中国成立后,谁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大家肯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美国。从抗美援朝开始,美国军队带给我们...
原创 周... 前言 周恩来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文质彬彬、亲和有礼,但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还有过曾拜师学武的经历。...
原创 王... 昭君出塞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位列四大美女的她总是会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尤其是对她没有贿赂画师而...
原创 岳... 宋朝陷入了动乱,因为岳飞不再像一根无根的浮萍,而是一根将宋朝钉在历史上的根。可以说,岳飞在古今名将中...
原创 得...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在这场暴行中,至少有30万无辜百姓...
原创 湖... 与抗战时期的川军、桂军、滇军等基本保持着独立指挥体系及独立建制的地方部队不同,鄂军不但实亡就连名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