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华与韩先楚,同为开国上将佼佼者,指挥打仗谁更胜一筹?
迪丽瓦拉
2025-07-08 18:03:48
0

1955年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授衔仪式,仪式上有很多将军都被授予了军衔,其中包括元帅、上将、中将和少将。虽然他们的军衔有高有低,但是他们为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却不分高低。名额有限,筛选的规则也非常严格,最终有十人当选元帅,五十七人当选上将。

上将中有很多都是能有资格能当元帅的,但是因为名额原因只能屈居于上将之位,比如粟裕将军就是一个元帅的遗珠。五十七个上将中有很多优秀的将军,邓华和韩先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上将中排位不相上下,但是指挥打仗谁更生一筹呢?

一、邓华和韩先楚

邓华和韩先楚都是开国上将中的佼佼者,并且他们都排在了上将中的前十名左右。虽然他们两个没有排在上将的前两位,但是他们的能力非常出众,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两个是上将中能力最强的,当然这其中也不包括差点成为元帅的粟裕将军。

要知道授衔要把很多因素考虑在内,不光要只考虑军功,还要把资历年龄等考虑在内,所以才出现了很多有遗憾的人。根据授衔的排名邓华是高于韩先楚的,但是这也不代表邓华的军事能力要高于韩先楚。因为两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直接比较也并不合理。

韩先楚与邓华比起来,他出身比较低,不像是那些将帅之才,一上来就能成为一军的统帅,而韩先楚在抗日时期只是一个副团长,没有很深的背景也没有很高的资历。直到解放战争的时候韩先楚才算是出人头地,有了很多亮眼的表现,并且还获得了旋风司令的称号。

尤其是在东北战场上,韩先楚多次打出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且还曾创造了歼灭国军一个精锐师的记录。在朝鲜战场上韩先楚也有优越的表现,正是凭借着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的军功韩先楚才能被评上上将。但是邓华就有所不同了,他早在抗日战争中就已经是兵团的司令了。

邓华抗日战争中最高光的时候就是指挥了平型关大捷,而当时韩先楚还是一个小小的团长。邓华是将军中唯一一个指挥过百万大军的将军,他的能力其实和元帅是不相上下的。在朝鲜战场上,邓华更是被任命为副司令,和彭总配合共参加了五次战役,表现非常优越。

二、意见相左

韩先楚和邓华渊源很深,两人经常会一起参加战役,虽然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但是因为带兵的作风不同,两个人也经常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虽然在这期间一直是邓华的职位较高,但是韩先楚每次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

解放战争胜利后,国内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被完全解放,海南岛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被组织上派去解放海南岛的将军正是邓华和韩先楚两个人,两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但是在解放海南岛这个问题上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关于进攻时机上两个人争吵了很多次。

韩先楚的脾气是出了名的火爆,一旦出现了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他都会激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韩先楚坚定的认为三月是进攻海南的最佳时机,而邓华认为等到五月份各方面的都准备充分进攻是更好的时机,两个人也就此争执不下。

当时邓华的职位要高于韩先楚,他就跟韩先楚说是你指挥我还是我指挥你。后来两个人就上报给了彭总,说明情况后。彭总认为三月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所以发出命令三月必须登上海南岛。

这场战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还是要归功于韩先楚的当机立断。如果当时没有在三月解决海南问题,那么在美国攻打朝鲜的时候很有可能派兵驻扎海南,那样解放海南的局势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三、抗美援朝

朝鲜战场的总司令是彭总司令,而彭总非常欣赏邓华,所以组织上也派邓华前往来担任这个副总司令,两个人一文一武非常合适。而韩先楚作为兵团司令也来到了朝鲜战场,三个人又再一次在战场上合作,之前一直配合默契,但是在第四次战役中两个人又有了不同意见。

这次是关于战略的问题,当时有两个攻打目标摆在志愿军眼前,邓华认为应该先攻打横城,而韩先楚认为应该先攻打砥平里。其实两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邓华认为横城的难度小一些,先打下来有力于军队的士气,而韩先楚认为砥平里的军事意义更高,应该先把砥平里拿下。

两个人都各有各的考量,最终彭总还是采纳了邓华的意见,先攻打了横城。虽然这场战役取得了胜利,但是后来美军对砥平里增加了兵力,后期再打砥平里就难上加难了。其实两个人都没有错,当时因为我军的增援不够,确实打砥平里有些冒险。

但是一旦当时错过了砥平里就很难攻打回来,所以韩先楚提议先攻打砥平里,如果我军在装备足够的情况下攻打砥平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两个人的作战风格完全不同。邓华更加注重大局,而韩先楚的战场洞察力特别强。

邓华的风格是师承林帅,打仗非常沉稳冷静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所以邓华更像是一个优秀的帅才。而韩先楚在战场上非常凶狠,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战机,他更像一个优秀的将才。

总结

邓华和韩先楚都是我国优秀的开国将军,他们的军事能力都是毋庸置疑,也没有办法评判出到底谁打仗更胜一筹。他们性格不同,作战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在战场上却从不含糊,都是身经百战能打胜仗的将军。

能够成为开国上将的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两个人的军事才能其实都是不相上下的。两个人的意见相左也是为了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都是为了军队着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蒙...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秦始皇最重视的将军蒙恬是怎么被迫害致死的,赵高假传圣诏赐死扶苏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弄死...
原创 敬... 周总理是我党我军的领袖人物,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位,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当了26年的...
原创 当... 综述 在历史上,每个朝代在建立后,都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都城,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国家壮大起来。都城的选址...
原创 孙... 孙权是汉末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他继承父兄的基业,最终鼎足江东,建立了东吴政权,和曹操、刘备争夺天...
原创 为... 前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此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奋勇南下,追歼残...
原创 清... 所谓文字狱,就是因文字的缘故而引发的罪案。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专制政策的一部分,文字狱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
原创 当...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朱... 朱元璋的一生可谓坎坷传奇。他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小时候因家境贫困无法接受教育,只能为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原创 七... 汉初几代统治者,多不重视文学。高祖马上得天下,对文学不肩一顾;惠帝、吕后以黄老思想为主,不甚重视文学...
原创 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义熙元年十一月,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职位上,经过八十五天的“煎熬”...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 原标题:三星堆考古又“上新”,新出土文物有玉石器坯料、废料、成品、半成品等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
原创 《... 《唐朝诡事录》原著同名小说是魏风华所著,这部剧是在小说基础上进行原创改编的。剧中涉及到的许多案子都是...
原创 日... 要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简直罄竹难书,它们在中国强大的时候派出国家里最优秀的人才来唐朝学习汉文化以...
原创 粟... 粟裕为何仅授大将?并非谦让,与陈毅另一副手相比还差一点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粟裕被授予开国大将...
原创 回... 前言 1980年冬,梁兴初和爱人任桂兰搬到了北京军区赵家楼招待所。在女主人的布置下,新家的装饰虽然朴...
原创 此...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当中,有一个十分特殊的职业,那就是皇宫当中的太监。 要成...
原创 梁... 前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一位书生看不下去了,他非常生气,想我泱泱大国竟然被一个弹丸小国给欺负至此,简...
原创 长... 1951年1月的朝鲜战场上,刚刚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紧张的进行休整。 而此时的作战...
原创 拥... 就国民党落败原因,蒋介石在临别之际给出答案! 提起蒋介石的名字,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民国时期那也是叱...
原创 国... 1949年9月19日,担任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中将,联合地方政府领导包尔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