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绪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们在晚清都有哪些影响
迪丽瓦拉
2025-07-08 18:32:16
0

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个儿子,咸丰帝的七弟,同治帝的七叔,光绪帝的生父,宣统帝溥仪的爷爷,大清第11位铁帽子王,清朝第三位恩封的铁帽子王。这一长串显赫的名称都显示着醇亲王奕譞在晚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那么他的儿子们在晚清又都是怎样的呢?本文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在说奕譞的儿子们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奕譞。奕譞出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10岁那年被哥哥咸丰帝封为醇郡王,咸丰帝去世后因协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有功被赏赐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实授亲王,称和硕醇亲王。光绪帝继位后,作为皇帝的生父,奕譞的亲王爵位被加赐为世袭罔替,即铁帽子王。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领导的军机处全员被慈禧太后罢免,醇亲王奕譞上位,次年奕譞又总理海军衙门,成为清朝海军的头头。光绪十六年(1890年),奕譞在藩邸去世,终年51岁。

奕譞一共有7个儿子,其中长子载瀚、三子和四子载洸早夭,余下的四子在晚清及民国历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1、光绪帝载湉

光绪帝载湉于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醇亲王府,生母为慈禧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也正是由于这层关系,所以在同治帝去世后,慈禧太后才选择载湉为大清朝的新一任皇帝,所以年仅4岁的载湉就稀里糊涂的成为大清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光绪帝继位后,由于年幼,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帝亲政,不过实际大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只是个傀儡。

光绪帝

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甲午战争,清政府是一败再败,既割地又赔款,痛定思痛之下光绪帝支持维新派变法图强,为此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实行“戊戌变法”,然而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而光绪帝差一点被慈禧废掉,由于没能得到列强的支持,慈禧的计划才没能得逞,不过光绪帝却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在光绪帝人生的最后十年里,他仍然是形同虚设,不能决定国家大事,一切还是他的“亲爸爸”慈禧太后说了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病逝,时年38岁,庙号德宗,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民国二年(1913年)葬于清西陵中的崇陵。

2、醇亲王载沣

载沣是醇亲王奕譞第五子,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光绪帝异母弟,光绪十六年(1890年),醇亲王奕譞去世后,因长、三、四兄早亡,二哥载湉已入继帝位,所以载沣就袭封了醇亲王的爵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前后,德国要求清政府派皇室特使为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事,赴德赔礼道歉。19岁的载沣被任命为头等专使大使,前赴柏林。德国之后,载沣想要顺访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德国的强烈反对。为了不给德国人口实,载沣以身体不适和回国完婚为由,放弃了访问欧洲其他国家的计划,启程回国,完成了这次带有屈辱性质的“道歉”之旅。

载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沣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逝后,载沣的长子溥仪继位为帝,自己则摄政监国。载沣也成为大清朝历史上行第二位摄政王也是最后一位摄政王。

在清朝最后的三年中(1909年—1911年),载沣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载沣被迫下罪己诏,解散皇族内阁,自己也被解除“监国摄政王”职务,仅以醇亲王名义退归藩邸。

民国成立后,载沣做起了寓公,再也不理政事。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载沣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溥仪投靠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载沣以九十万斤小米的价钱把醇亲王府售给了国立高级工业学校,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染风寒,不久即病故,终年68岁。

3、载洵

载洵是醇亲王奕譞第六子,出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短短的五年内他先后被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辅国公、镇国公。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溥仪的父亲载沣成为摄政王。载沣上任后,为加强皇权,任用少壮派贵胄掌控军队。他委派自己的亲弟弟载洵掌管海军,年仅22岁的载洵成为大清国最后一位筹办海军大臣。

载洵

上任后的载洵,前赴欧美考察海军,向意大利订购炮舰1艘,向奥地利订购驱逐舰1艘,向德国订购驱逐舰3艘、江防炮舰2艘,向英国订购巡洋舰2艘。

民国成立后,载洵先后在北平、天津寓居,日军侵华期间,载洵坚持气节,拒绝到伪满州国任职,1949年载洵在天津去世,终年64岁。

4、载涛

载涛是醇亲王奕譞第七子,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先后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辅国公、贝勒等爵位,光绪三十四年加郡王衔。清廷新设禁卫军后,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6月,奉命管理军咨处事务。

1929年,迫于生计载涛将贝勒府卖给当时的辅仁大学。1931年1月,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难会议会员。日军侵华期间,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

载涛

新中国成立后,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还历任总后勤部民政局顾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0年,载涛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小结:

作为晚清最显赫的家族,清朝最后的两位皇帝均出自醇亲王奕譞一脉,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孙子,虽然奕譞没有成为皇帝,不过一子一孙成为皇帝也是他这个家族莫大的荣耀。

他的长大成人的四个儿子,光绪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没有实权,一生过得挺“窝囊”的,载沣在晚清最后的三年掌握着清政府的最高实权,也算是过了一把皇帝瘾,毕竟上一次有这个权力的还是200多年前的多尔衮。至于载洵和载涛,两人在晚清政坛上也短暂的辉煌过。进入民国后,他们大都低调做人,也没有投靠日本人,这一点还是非常不错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强盛的秦汉,还是大一统的唐王朝、明王朝,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太监干政、掌权...
原创 古... 【朱允炆】即明代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南京城破,宫中起了大火,建...
原创 细... 受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被曲解化了,而这里要说的三位名将也是如此,原本是智勇双全的名...
原创 慈... 在我国历史上,一代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是男性,但也不乏有女子贪图权利,沾染国事。就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她...
原创 此... 看过电影一代宗师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位名叫宫羽田的著名拳师,是剧中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宗师,...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为零。清朝晚期几乎是每一个官员都贪,同时清...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
原创 刘... 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所谓的“布衣天子”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对这两个人,毛泽东的评价都是...
原创 雍... 将军打仗离不开善战勇猛的战士,君主治国同样离不开能力出众的臣子。若无可用的兵,纵是以一当百的将军犹如...
原创 摄... 清朝历史上共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大家比较熟悉,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第二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吴三桂占据清朝半壁江山,兵马是...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明朝的将领,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清朝,打开...
原创 《... 导读:赫舍里·索尼,清朝初年有名的重臣。他对历经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君王,对大清对爱新觉罗皇室绝对是...
原创 历... 历史上唯一无污点的皇帝,去世已1400多年,仍有人愿为他守陵 哈特是美国的历史作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
原创 当...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小王子》 童话里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
晚清传统地方官书局的出版文化理... 所谓晚清官书局,指同光时期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治中兴名臣开其端,诸省督抚大吏倡其行或...
原创 故... 柳亚子《纪事诗二首》:“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对于我国历朝历代 的 皇帝而言,他们心中...
原创 晚...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千百年前,李白写下如此...
原创 国... 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如果当局统治者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
原创 皇... 戊戌变法后,慈禧是恨透了光绪帝,本来是想放权让他实行维新变革,可到头来损害的却是以她为首的后党利益,...
原创 清...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会有很多军队,来保卫国家。清朝虽然是最后一个王朝,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