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和司马懿最忌惮的2人,其中一个若不死,两人没有出头之日
迪丽瓦拉
2025-07-08 19:33:27
0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时期很出名的谋士和军事家,两人一个是蜀汉丞相,一个是曹魏的太傅,大将军,两人都是手握大权,都是谋略过人的天才,但两人却是敌人,两个高手对战多次交手各有胜负,两人可以彼此都很了解对方,他们有共同的障碍,也就是两人最忌惮的人,一个是曹真另一个两人联手才搞定他。

大家都知道曹真,他是曹魏的大司马,为什么说诸葛亮司马懿都忌惮他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就是因为他而失败,使诸葛亮大败而回,更算准诸葛亮会攻打陈仓,命人防备,又一次挡住了蜀军进攻使诸葛亮无功而反,可以说是诸葛亮的一大对手,可惜曹真后来病死了,他若不死,诸葛亮北伐很难胜他,诸葛亮绝对没有出头之日。

当时曹真是手握兵权,他在世时司马懿没有机会掌握兵权,他如果不死绝对可以震住司马懿,司马懿也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但他死后曹魏没有人能对付诸葛亮了,只能让司马懿去对付他,也让司马懿有机会掌握了兵权,为高平陵之便埋下伏笔,如果他不死诸葛亮司马懿没有出头之日,可以说是两人最忌惮一个人物。

两人忌惮的人,另一位就是张郃,张郃虽然没有曹真威胁大,但也是一位厉害统兵大将,当年汉中之战黄忠斩了夏侯渊,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可见张郃比夏侯渊能力强很多,对蜀汉威胁不小,从后来诸葛亮北伐时,也可以看出他的能力,他大破街亭使蜀军损失惨重,诸葛亮也无奈退兵。可以说令诸葛亮头疼,终于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假意退守祁山,诱惑张郃来追,张郃追到木门谷,中了蜀军埋伏,飞来的箭矢射死了张郃。可以说诸葛亮解决了一个麻烦。

为什么说是两人联手呢?因为两人都想他死,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手多年,肯定很了解诸葛亮,绝对知道诸葛亮会有埋伏,但他还是派张郃追击蜀军,绝对是故意想让张郃死的,因为张郃活着对他是一个威胁,张郃属于曹魏的人,忠于的是曹魏不是司马懿,司马懿想篡权就必须清理曹魏的重要人物和大将,所以诸葛亮司马懿两人想法一样,都想搞死张郃这个障碍。

本文参考资料《三国志》希望大家喜欢,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请大家留言讨论一下,自己看法与观点,喜欢历史的请关注小编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强盛的秦汉,还是大一统的唐王朝、明王朝,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太监干政、掌权...
原创 古... 【朱允炆】即明代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南京城破,宫中起了大火,建...
原创 细... 受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被曲解化了,而这里要说的三位名将也是如此,原本是智勇双全的名...
原创 慈... 在我国历史上,一代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是男性,但也不乏有女子贪图权利,沾染国事。就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她...
原创 此... 看过电影一代宗师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位名叫宫羽田的著名拳师,是剧中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宗师,...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为零。清朝晚期几乎是每一个官员都贪,同时清...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
原创 刘... 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所谓的“布衣天子”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对这两个人,毛泽东的评价都是...
原创 雍... 将军打仗离不开善战勇猛的战士,君主治国同样离不开能力出众的臣子。若无可用的兵,纵是以一当百的将军犹如...
原创 摄... 清朝历史上共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大家比较熟悉,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第二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吴三桂占据清朝半壁江山,兵马是...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明朝的将领,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清朝,打开...
原创 《... 导读:赫舍里·索尼,清朝初年有名的重臣。他对历经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君王,对大清对爱新觉罗皇室绝对是...
原创 历... 历史上唯一无污点的皇帝,去世已1400多年,仍有人愿为他守陵 哈特是美国的历史作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
原创 当...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小王子》 童话里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
晚清传统地方官书局的出版文化理... 所谓晚清官书局,指同光时期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治中兴名臣开其端,诸省督抚大吏倡其行或...
原创 故... 柳亚子《纪事诗二首》:“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对于我国历朝历代 的 皇帝而言,他们心中...
原创 晚...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千百年前,李白写下如此...
原创 国... 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如果当局统治者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
原创 皇... 戊戌变法后,慈禧是恨透了光绪帝,本来是想放权让他实行维新变革,可到头来损害的却是以她为首的后党利益,...
原创 清...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会有很多军队,来保卫国家。清朝虽然是最后一个王朝,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