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观音堂的明代悬塑,就是这样一座小三间的殿堂,里面仅现存的大小塑像就有500尊之多,挂满了三面的墙壁。
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及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小的三间殿堂之内,现存约五百尊塑像,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
在殿堂正中的佛坛上,是佛教中的“三大士”,即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位菩萨后面的正壁则是取自《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关于善财童子四处拜师求教,历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五十三参,即生成佛、灵山会等佛传故事。当心间正面后金柱顶部,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儒、释、道三教鼻祖共坐中央,释迦牟尼居中,老子、孔子分列左右,充分体现了自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共融的文化现象。
殿内两侧的佛台之上,分别塑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十八罗汉,罗汉之上为二十四诸天尊神,二十四诸天为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佛国的守护神。内壁三层塑有十二圆觉菩萨,在十二圆觉往上的第四层,南壁为道教人物故事,有玉皇大帝、西王母、八仙等;北壁为儒教人物,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在殿的门窗之上,南面有道教中最著名的八仙拜寿故事情节和唐王接经的历史传说故事。
历经几百年风雨,保留至今,为山西省保存较好的三处明代悬塑之一。另外两处是双林寺、隰县小西天,其他市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