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国宝级”科学家,千里迢迢投奔中国,引一片哗然,为何?
迪丽瓦拉
2025-07-09 11:33:04
0

尽管如今的日本,是作为中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然而由于历史问题,不少人对日本这个国家嗤之以鼻。

尤其是在看到,日本于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种种举措后,让大部分人对日本的观感进一步下降。

不过,辩证法告诉我们,绝对不能只从一个狭隘的角度,来评判一个国家的所有国民。

日本虽说至今仍有不少,对中国抱有偏见态度的人群,但是同样也有对中国满怀期待的国民。

著名的日本科学家——藤岛昭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这位曾在国际上,荣获多项奖项的科学家,堪称是日本“国宝级”的专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声望极高的人物,却带着自己的团队,不惜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工作。

哪怕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怎样的一片哗然都在所不惜。

这些日本科学家为何会选择于中国落户?中国究竟有哪些方面,吸引了这些功绩赫赫的科学家?才华横溢的科学家

提起“藤岛昭”这个名字,或许大部分中国人对此并不熟悉。

然而,这个看似平常的名字,却在日本堪称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藤岛昭于1942年3月1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的一户书香世家。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不少日本人都狂热地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强大。

那么,就连世界都会臣服在自己的脚下,因而犯下了种种侵略罪行。

藤岛昭虽然对这股风气有所耳闻,但是其本人却是非常抗拒这股“主流思想”。

虽然这群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声称自己之所以去侵略他国,全是为了帮助日本崛起。

但是在藤岛昭看来,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替自己所犯下的种种罪孽,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罢了。

虽然,藤岛昭也自认为是一个爱国分子,但是其绝对不是盲目认为“侵略他国”是唯一且必要的方法。

藤岛昭认为,科技强国同样重要。

只要一个国家能够钻研出先进的科学技术,那么哪怕以和平的方法,同样能够壮大一个国家的势力。

“既然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又何必发动战争呢?除了造成生灵涂炭的凄惨景象,战争什么都带不来。”这是藤岛昭的想法。

这也使得藤岛昭,在当时的社会上格格不入,但是这也给予了他足够的空间,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

藤岛昭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先后来到日本的横滨国立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修。

其中藤岛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自己在光化学领域的造诣。

凭借着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贡献,藤岛昭自1983年以来几乎是年年获奖。

从日本国内的朝日奖、日本学士院奖,到欧洲所颁发的Award of Federation of Asian Chemical Societies、Luigi Galvani Medal等奖项,而这些不过是藤岛昭所获得荣誉的冰山一角。

这也是为何,藤岛昭会被东京大学以高薪聘请为讲师,并承诺给予其以及其家人优渥的待遇。

不过,藤岛昭也并未因此而恃宠而骄。

反而一如既往地保持兢兢业业、谦虚谨慎的研究和教学态度,在讲桌上奉献了自己宝贵的岁月。千里迢迢奔赴中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在2021年却做出了一个可谓是震惊世界的举动——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来到中国工作。

而且藤岛昭本人,为了能够成功进入中国的上海理工大学任教,为此不惜放弃日本承诺的超高待遇。

这一行为无论是在日本本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哪怕是中国人,都难以理解藤岛昭为何会特意来到中国。

如果只是为了交流工作,还尚且可以理解,但是又何必放弃待遇更好的欧洲,特意选择与本国存在历史问题的中国?

其实,藤岛昭之所以千里迢迢地奔赴中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一直秉持对科学家的重视。

虽说自己在日本同样受到国家的敬重,但是在藤岛昭看来,日本在待人接物方面依旧有所欠缺。

日本的职场皆信奉“前辈文化”,哪怕这些所谓的“前辈”,并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成绩。

但是他们依旧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后辈指手画脚,甚至随意侵占后辈们的研究成果。

这一现象,在日本可谓是屡见不鲜,甚至爆发出一系列的“职场霸凌”问题。

但是日本的有关部门,对此一直是置若罔闻,这也让藤岛昭无比的失望。

虽说其本人因为出色的成绩,并未遭到前辈的欺压,但是他却目睹了身边的同学,被自己的前辈肆意欺凌。

而这个问题,在中国几乎从未存在。

在中国,只要一个人足够优秀,哪怕其只是一个学生,依旧会受到身边人的钦佩。

不然也不会有一句古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了。

而且,虽然中国与欧洲的发达国家相比,或许在科研条件方面仍有不足。

但是藤岛昭作为中国近在咫尺的“邻居”,对中国的历史以及近些年来的种种进步,了然于心。

他坚信,中国迟早有一天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甚至成为时代的“领军者”。日本国内的反应

虽说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藤岛昭的到来,都持有欢迎的态度,不过日本国内的气氛可没有这么轻松了。

大部分日本民众包括一些主流的电视台,都在痛批藤岛昭的行为,甚至有些人称藤岛昭为“叛徒”。

虽然日本国内爆发出不小的骂声,但是依旧不乏一些理性的看客,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这些人发现藤岛昭离开日本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中国,而是出在日本自己的身上。

正是因为日本的不良风气,导致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纷纷逃离本国。

哪怕没有中国,这些科学家们也不会在日本久留。

如果再不能遏制人才流失这一问题,恐怕日本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这样理智的人毕竟是少数,不少日本人依旧是目光近顽。

只是单纯地将问题,归咎到科学家自己的身上,却从未考虑过日本自身已经出现了问题。

一座堡垒是难以从外界攻破的,只有堡垒内部的人发生争执,破坏团结,这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才会真正出现裂痕。

比起外部的压迫,我们也许同样应该重视自身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才是真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是... 登陆英伦三岛的计划失败之后,希特勒将逼迫英国人投降的希望,寄托在了打垮苏联的作战行动上。 1941年...
原创 带... 引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937年9月,任弼时此时任政治部主任,当他正在八路军办事处处理公务...
原创 回... 前言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九十周年,提起曾经的往事,很多人会对当年数十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就撤退到关...
原创 朱... 在元朝末年,民生困苦,朱元璋带领平民起义,成功推翻元朝统治。 然而,明朝建立初期的开国将领中,一些...
原创 诸...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美谈,这大概也是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最佳故事脚本之一。 然而刘邦从一介亭长出身...
原创 祖... 百行孝为先,孝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一大批关于“孝”...
原创 东... 明朝亡于东林党这个说法,本身就是网络明史学家杜撰出来的,有些人甚至连东林党是什么都不知道,人云亦云。...
原创 垓... 先说第一个答案:垓下之战的总指挥是刘邦,韩信是前锋。 《史记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
原创 国... 在新中国的第一次授勋大会上,获得授勋的都是我军在战场上涌现出来的英雄将领,但是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
原创 曾... 有关司马懿一代军师的故事,常常被人们误解。曹操和曹丕父子辛苦打下的江山,竟被认为在司马懿手中私有。然...
原创 毛... 前言 1976年1月8日,卧病在床的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当时的他手捧报告,一字一句阅读着有关...
原创 张... 在明朝中晚期,张居正和海瑞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尽管海瑞年长于张居正,但在仕...
原创 《...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鱼翔孟渚”实践团开展纪念一二... 2024年7月24日,“鱼翔孟渚”实践团成员王博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讲座,主题为“弘扬...
非洲原始人面对英军,为什么战绩... 文/维克托·汉森 祖鲁人的政治体制虽然残暴原始但是不费拉,部落兵勇猛善战、敢于牺牲,不是秦制帝国那种...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 今日文章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湖游击队司令薛永辉 吴县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活动较早...
原创 明...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如影随形。战争的根源常常是为了争夺领土和财富,直至达到某种平衡。金戈铁马、倥偬...
原创 警...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内的一声枪响,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武装起义,不久这场革命烈火在全国迅速蔓延...
一座古城,守望5000年 本报记者王湛实习生管佳颖 1936年,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在家乡杭县(今杭州市余杭...
原创 三...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戾气和机遇的动荡时期。当黄巾起义蔓延全国,朝廷为了自保不得不向地方发放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