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今的日本,是作为中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然而由于历史问题,不少人对日本这个国家嗤之以鼻。
尤其是在看到,日本于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种种举措后,让大部分人对日本的观感进一步下降。
不过,辩证法告诉我们,绝对不能只从一个狭隘的角度,来评判一个国家的所有国民。
日本虽说至今仍有不少,对中国抱有偏见态度的人群,但是同样也有对中国满怀期待的国民。
著名的日本科学家——藤岛昭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这位曾在国际上,荣获多项奖项的科学家,堪称是日本“国宝级”的专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声望极高的人物,却带着自己的团队,不惜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工作。
哪怕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怎样的一片哗然都在所不惜。
这些日本科学家为何会选择于中国落户?中国究竟有哪些方面,吸引了这些功绩赫赫的科学家?才华横溢的科学家
提起“藤岛昭”这个名字,或许大部分中国人对此并不熟悉。
然而,这个看似平常的名字,却在日本堪称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藤岛昭于1942年3月1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的一户书香世家。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不少日本人都狂热地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强大。
那么,就连世界都会臣服在自己的脚下,因而犯下了种种侵略罪行。
藤岛昭虽然对这股风气有所耳闻,但是其本人却是非常抗拒这股“主流思想”。
虽然这群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声称自己之所以去侵略他国,全是为了帮助日本崛起。
但是在藤岛昭看来,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替自己所犯下的种种罪孽,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罢了。
虽然,藤岛昭也自认为是一个爱国分子,但是其绝对不是盲目认为“侵略他国”是唯一且必要的方法。
藤岛昭认为,科技强国同样重要。
只要一个国家能够钻研出先进的科学技术,那么哪怕以和平的方法,同样能够壮大一个国家的势力。
“既然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又何必发动战争呢?除了造成生灵涂炭的凄惨景象,战争什么都带不来。”这是藤岛昭的想法。
这也使得藤岛昭,在当时的社会上格格不入,但是这也给予了他足够的空间,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
藤岛昭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先后来到日本的横滨国立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修。
其中藤岛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自己在光化学领域的造诣。
凭借着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贡献,藤岛昭自1983年以来几乎是年年获奖。
从日本国内的朝日奖、日本学士院奖,到欧洲所颁发的Award of Federation of Asian Chemical Societies、Luigi Galvani Medal等奖项,而这些不过是藤岛昭所获得荣誉的冰山一角。
这也是为何,藤岛昭会被东京大学以高薪聘请为讲师,并承诺给予其以及其家人优渥的待遇。
不过,藤岛昭也并未因此而恃宠而骄。
反而一如既往地保持兢兢业业、谦虚谨慎的研究和教学态度,在讲桌上奉献了自己宝贵的岁月。千里迢迢奔赴中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在2021年却做出了一个可谓是震惊世界的举动——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来到中国工作。
而且藤岛昭本人,为了能够成功进入中国的上海理工大学任教,为此不惜放弃日本承诺的超高待遇。
这一行为无论是在日本本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哪怕是中国人,都难以理解藤岛昭为何会特意来到中国。
如果只是为了交流工作,还尚且可以理解,但是又何必放弃待遇更好的欧洲,特意选择与本国存在历史问题的中国?
其实,藤岛昭之所以千里迢迢地奔赴中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一直秉持对科学家的重视。
虽说自己在日本同样受到国家的敬重,但是在藤岛昭看来,日本在待人接物方面依旧有所欠缺。
日本的职场皆信奉“前辈文化”,哪怕这些所谓的“前辈”,并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成绩。
但是他们依旧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后辈指手画脚,甚至随意侵占后辈们的研究成果。
这一现象,在日本可谓是屡见不鲜,甚至爆发出一系列的“职场霸凌”问题。
但是日本的有关部门,对此一直是置若罔闻,这也让藤岛昭无比的失望。
虽说其本人因为出色的成绩,并未遭到前辈的欺压,但是他却目睹了身边的同学,被自己的前辈肆意欺凌。
而这个问题,在中国几乎从未存在。
在中国,只要一个人足够优秀,哪怕其只是一个学生,依旧会受到身边人的钦佩。
不然也不会有一句古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了。
而且,虽然中国与欧洲的发达国家相比,或许在科研条件方面仍有不足。
但是藤岛昭作为中国近在咫尺的“邻居”,对中国的历史以及近些年来的种种进步,了然于心。
他坚信,中国迟早有一天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甚至成为时代的“领军者”。日本国内的反应
虽说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藤岛昭的到来,都持有欢迎的态度,不过日本国内的气氛可没有这么轻松了。
大部分日本民众包括一些主流的电视台,都在痛批藤岛昭的行为,甚至有些人称藤岛昭为“叛徒”。
虽然日本国内爆发出不小的骂声,但是依旧不乏一些理性的看客,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这些人发现藤岛昭离开日本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中国,而是出在日本自己的身上。
正是因为日本的不良风气,导致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纷纷逃离本国。
哪怕没有中国,这些科学家们也不会在日本久留。
如果再不能遏制人才流失这一问题,恐怕日本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这样理智的人毕竟是少数,不少日本人依旧是目光近顽。
只是单纯地将问题,归咎到科学家自己的身上,却从未考虑过日本自身已经出现了问题。
一座堡垒是难以从外界攻破的,只有堡垒内部的人发生争执,破坏团结,这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才会真正出现裂痕。
比起外部的压迫,我们也许同样应该重视自身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