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淮海战役失利到底怪谁?杜聿明晚年回忆:都怪蒋介石太儿戏
迪丽瓦拉
2025-07-09 20:32:57
0

1948年10月下半旬,老蒋亲赴北平,指挥东北蒋军做垂死挣扎。彼时东北大局已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目光投向华北地区!

尤其是济南战役之后,属于立即向中央电报,请求发动淮海战役,主要目标就是歼灭徐州较远的黄百韬兵团、李延年兵团。早在数月之前,中央就已经定下“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的方针。

而粟裕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相较于之后进行的“淮海战役”,其实规模更小、投入的兵力也就少了些。而关于战略部署,中央也一直在讨论,最终确定了淮海战役三个阶段的初步设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作战,而老蒋的国军则乱成了一锅粥。

随着淮海战役打响,原本占据人数优势的国军,一退再退,最终落败。这场影响深远、奠定基调的战役,最终在杜聿明的惋惜声中结束。后来杜聿明回忆这场战役,多是惋惜。在他看来,并非他指挥不力,而是老蒋实在太过独裁,以至于整场战役始终处于被动。

如今看来,杜聿明所说并非没道理,因为早在淮海战役之前,杜聿明就已经开始布局,若是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这场战役的结果只怕难说。那杜聿明究竟制定了一个什么计划?老蒋在淮海战役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这一切,都要从1948年春说起。

此时老蒋军队接连惨败,杜聿明为此定下集中强大的机动兵团,趁人民解放军久攻不下,出动机动兵团与之决战。到1948年下半年,老蒋决定采用这一方案,并且固守徐州、郑州、济南三大战略要地。

为此还成立了“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准备集中力量与解放军决战。虽说此时老蒋军队的数量从早年的430万降到360万,解放军的数量上升到300万人左右。但杜聿明依旧认为主动出击,有所机会。于是他专门制定了一个“进攻山东解放军的计划”,企图趁着二野、三野尚未汇合之际,逐一击破!

杜聿明分析,解放军的数量依旧低于蒋军,再加之装备武器落后,若是利用机动兵团,则完全有机会利用武器、人数优势,给予三野重创。如此一来,将能提振整个部队的士气,一扫颓势!

而且杜聿明判断,解放军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发动攻势,那蒋军又会再度陷入被动。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出击!

当杜聿明提出这一计划后,固守徐州的刘峙、李树正与其产生了剧烈的争吵。最后双方都有所让步,但还是达成了共识——集结兵力,对山东解放军发动进攻!

既然徐州本部没问题,杜聿明立即飞往北平,与老蒋反复磋商,最终老蒋、白崇禧俱都同意了这一计划。甚至徐州的蒋军还召开了会议,并定下了行动时间。若是杜聿明这一计划付诸实现,且不说淮海战役是否会如期进行,就单单集结在徐州的兵力如此集中,也将带来极大的麻烦。

偏偏在这时,老蒋打了退堂鼓!就在杜聿明准备好一切之时,老蒋亲自找上杜聿明,要他不要执行这一计划,并让杜聿明陪同他一起到东北去。

此时东北局势不容乐观,随着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老蒋几乎将所有重心都投入到了东北地区。正因为东北局势紧张,他才会拉上杜聿明一起到前线督战。杜聿明也没推辞,虽说“进攻山东解放军”这一计划很重要,其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提振士兵士气,而东北战局则关乎着大局走向。

杜聿明陪同老蒋去了北平,原本以为此去将有所建树的他,没成想老蒋在东北局势上一再独裁,导致战局失利。后面老蒋走了、而杜聿明则留下来收拾这堆烂摊子,因此他非但没能实施原定计划,还将自己陷在了东北,无法及时返回徐州。

这时,老蒋再度作妖,出台了一个“徐蚌会战计划”。这一计划中,老蒋决定将兵力集中在蚌埠,先以守为攻,进而转守为攻。虽说这一方案属亡羊补牢,倒也能延缓解放军的进攻。当这一计划到杜聿明手中时,他却一眼发现了其中问题。

虽说老蒋已经定下了汇集兵力于一处的计划,可如何汇集、何时汇集,这些均没有指出来。若是没有提前部署,必定会被发现漏洞,有被逐个击破的危险。最后杜聿明还是同意了这一方案,只是特别指出需要等到葫芦岛部队撤退完毕,他才能到蚌埠指挥。

让杜聿明没想到的是,老蒋定下这一计划之后,各部队却没有按照既定计划撤退到蚌埠地区,这也就是说“徐蚌会战计划”几乎已经彻底失败。更为严峻的是,因刘峙的无能指挥,导致蒋军处处被动,甚至被分割成好几块。

此时又有人向老蒋建议,提出“守江必守淮”的方针,指出放弃陇海路上的一切城市,集中所有兵力于徐州,与解放军决战!

可偏偏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老蒋的疑心病又犯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老蒋生怕手下将领临阵倒戈,为此还致力于人心算计。直到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前,原定的各类计划都没能付诸实现。

与之相反,解放军不断变通、再加之巧妙地战术运用,完全掌控了整场战局。本就陷于被动的蒋军,此时内部愈发混乱。上层不作为,致使士兵一片茫然,也只能被动挨打。可老蒋还是坚持既定的那套:事无巨细,均要过问!大小决断,俱都参与!

这也就是说,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都是老蒋一个人在做决定。可他既没有上阵指挥、也没有后场督战,甚至有时的命令完全是一时兴起。一场足以关乎到彼此命运的战争,硬生生被他玩成了过家家。

而在这儿戏般的作战指挥中,还掺杂着派别之争、个人利益之争!当自身陷入危机之中时,蒋军多数都是只顾自己,弃大局而不顾!这就让每一场战争都成了个人利益之争,导致战局一再失利,以至于加速蒋军灭亡。

早在数月前,中共中央才确定了“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任务。而随着蒋军内部腐烂,这一进程被大大缩减。

为此杜聿明在前往徐州担任剿总指挥之前,就已经预感到了此去不是被俘、就是战死!临行前,杜聿明十分纠结。

此行,究竟去还是不去?早在辽沈战役结束之时,就有人劝说杜聿明弃暗投明,言称蒋家王朝命不久矣。杜聿明也深知随着东北解放军入关,蒋家王朝一年之内就会完蛋,而他的政治生涯也将就此结束。

既能预知后来结果,杜聿明反而看开了。最终他决定从一而终,先到南京再说!可到了南京,他听到的几乎都是不好的消息。原本决定奔赴徐州,尽力拯救蒋军的杜聿明,已经没了任何斗志。

这时候国民党内部再度爆发内斗,不少人已经不愿再战,希望和谈!而老蒋自知和谈即是他政治的末端,并未同意!

不愿打、不和谈,这让杜聿明看不到希望。自辽沈战役到淮海战役,老蒋已经走了太多步错棋,如今不过是垂死挣扎。可已经走到这一步的杜聿明,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可到了徐州之后,杜聿明才明白之前的所有情报都是错的,这里的情况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可他还是尽力部署,毕竟此时各大主力尚且还有一战之力!若是能调动得当,兴许能解了徐州之围。

可笑的是,蒋军形势已经如此危急,而蒋介石集团上上下下却选择自欺欺人,掩盖战争真相,扬言徐州大捷。在蒋介石军事失误、政治失利的情况下,淮海战役最终落败。这场战争后,老蒋的嫡系部队损失殆尽,其中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全军覆没!而最要命的是,人民解放军剑指长江,将目标投向了老蒋最后的大本营——江浙沪地区!

由于老蒋的指挥失误,致使淮海战役惨败,也难怪杜聿明会如此评价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杰出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等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位居其中的第一。他的战...
原创 他... 《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世间的苦难,不是欲屠杀弱小,就是要成就英雄。 “沉舟侧畔千...
原创 1...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前夕,评衔小组将名单提前拿给了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拿过名单,看到一半突然抬头问...
原创 李... 明朝历史上,首辅之位变幻莫测,人事百态。在这漩涡般的政治斗争中,一个月的辉煌与沉沦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
原创 如... 谈到李莲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监之一,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产生了长期...
原创 实... 自“安阳曹操墓”一经发现,关于其真伪的争论就如影随形,纷至沓来。然而,当我们看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
原创 为... 为什么商鞅去世名声非常差?最大的疑惑,秦国怎么那么快就亡了? 秦国从秦献公时代,变法就已经开始了。国...
原创 功...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原创 越...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熟悉的国家,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印象还徘徊在建国初期我们对这里的援...
原创 二... 这是拍摄于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张老照片,四野和二野的五位首长合影,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其收藏价值和...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部队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他们就是源自滇军的西藏军区山地第52旅,...
原创 1... 2000年,四川成都老人彭家惠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杂志社告上了法庭。原告诉称,1988年4期《中...
原创 明... 中国武侠影视剧常常以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为题材,其中一些剧集如《新龙门客栈》、《锦衣卫》、...
原创 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大儒董仲舒的名言,反映了维护君主权力和维稳“君臣”关系的观念。然而,这...
原创 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4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一场又一次,人命堆砌的...
原创 明...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
原创 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企业来说,这都是经久不变的必然规律。 然而,有一个企业却打破了...
原创 日...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日军疯狂入侵,滥杀无辜,所攻占之地,尽...
原创 他... 如果蜀国没有了诸葛亮,谁是诸葛亮最佳接班人呢?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
原创 2... “你们就让我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2007年12月26日,重病缠身的华国锋急切地对家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