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悲剧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许多儒生为了生存只能离开咸阳,而“商山四皓”成为了他们中的代表。这四位儒生分别是周术、唐秉、季吴实和崔广,他们选择逃到了“上洛商山”,为了表达对当时政局的不满。
“商山四皓”的名声最早由西汉杨雄传颂。杨雄在《自嘲》诗文中提到了“四皓采荣于南山,仆诚不能与此数公并”。然而,这个故事真正传扬开来还要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后,急需人才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有人向刘邦推荐了“商山四皓”,但他们拒绝出山,因为他们对刘邦的为人不满。
刘邦在戚夫人的陪同下,想通过太子刘盈邀请“商山四皓”来稳固自己的位置。然而,四位儒生对刘盈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发现他为人忠厚,具备明君的潜质。于是,他们欣然同意出山,为汉朝的建立出一份力。
在刘邦病重的时候,他曾有过改立太子的念头,但在一次酒宴中,发现太子身后站着四人,即“商山四皓”。这四位儒生的出现让刘邦认识到改立太子已无可能。他询问四人为何不应邀而出山,四人答道:“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刘邦听后,对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成为汉惠帝。而吕后则通过杀死刘如意和变成“人彘”来确保她的地位。
为了报答“商山四皓”在避秦安汉的过程中的贡献,汉惠帝准备封赏他们,但四人拒绝了赏赐,选择重回商山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