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净身后清朝覆灭,隐居寺庙30年,一生从不洗澡
迪丽瓦拉
2025-07-10 01:03:32
0

很难想象从清朝结束直到现在还不过150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却仿佛恍如隔世,整个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已经不能用过境迁来形容,而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然也有很多年长者可以有幸见证这三朝历史,亲眼目睹中国封建统治推翻到新中国的成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亦是如此。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这位老人可能更能清楚明白帝王世家的兴衰。

毕竟幽幽的深宫也曾是他当差的地方。没错,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他见证了紫禁城内最后一个皇族家庭的存亡,也目睹皇权的覆灭。他的太监生涯在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也随之结束。那么之后的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切还要从孙耀庭的多舛命运说起。

贫寒出生当太监

孙耀庭1902年出生在天津静海一个贫困家庭,彼时还处在晚清时代。由于家里兄弟众多,排行老二的孙耀庭年幼时就被家里商议送去当太监。那个年代当太监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反倒是有一份俸禄可以维持温饱的营生。

不过当太监是要先净身的,一般都是有市面上专业的净身师傅来做,否则容易伤口感染而死。但是由于家里过于穷困,连孙耀庭的净身费都付不起,只能父母抱着试试的心态自己来做。

一刀下去,年仅十岁的孙耀庭直接痛晕过去了。但是好在孙耀庭挺了过来,休息了几日的他侥幸活了一条命下来。

但是这边孙耀庭刚净身成功了,却听到京城那头传来消息,溥仪署下“退位诏书”正式宣告退位。孙耀庭太监梦碎。

尽管去不了紫禁城,孙耀庭还是到了载涛贝勒的王府里处当了一个小杂役。因为机灵能干,没过多久就被一个老太监赏识了。1916年在老太监引荐下带他入宫当差,孙耀庭太监梦终于成真。

彼时的紫禁城内虽然溥仪已经退位不再管理朝政,但是他和一帮后宫家眷仍可以被允许住在紫禁城内。既然皇室仍在,那么就需要有人伺候。于是孙耀庭顺利搭上这趟末班车,他可以留在宫中当差了。这一年他不过14岁。

小心谨慎入宫当仆人

宫中的生活可不轻松,紫禁城内处处都是规矩。孙耀庭还没见到主子的面,就要先学会低三下四,夹着尾巴做人。一开始他只能做些下等活,还要处处受宫里老太监欺负。不仅要服侍他们端茶送水,甚至还要给端屎端尿都不得有一句怨言。

年少的孙耀庭苦不堪言。但是好在他的运气还算不错。一次端康皇太妃看戏时看上了他,之后他就跟着伺候端康皇太妃。再后来皇后婉容入宫,孙耀庭又被派去伺候婉容。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常年处在深宫内这些内眷更是如此。他们打骂下人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至直接赐死。但是好在彼时的婉容初来乍到,天真活泼。不会随便责罚下人,更不会拿他们撒气。所以孙耀庭算是跟对了人,那段时间才是他过得最舒服的时光。

但是那时也有让他胆战心惊的人,就是皇帝溥仪。溥仪常常喜怒无常,稍有不慎就会换来他的重罚,死在他手上的小太监更是数不胜数。所以需要孙耀庭万分警惕,小心翼翼地伺候这里的每一个主子。

不过他的太监没做多久紫禁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24年冯玉祥直接带兵闯入紫禁城,驱逐废帝溥仪。尽管这些内眷各种呼天抢地不愿意,但始终抵不过枪杆子政权。溥仪不得不带着家眷搬离紫禁城,自此紫禁城内再无居民。

皇宫解散无奈回家乡

紫禁城都没了,自然也不再需要这些宫女太监了。于是孙耀庭和其他仆人一样被遣散回了天津的家。原以为不用再伺候溥仪没了性命担忧是件好事,但是回到家孙耀庭才发现自己不但没了谋生的饭碗,还遭到大家伙的歧视。

当了8年太监的孙耀庭干不了农活,家里也没有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他只能依靠兄弟的接济勉强维持生活。

时间一久自然也会遭到兄弟间的嫌弃,而他家的邻居们知道他是个太监,便成天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各种冷嘲热讽让孙耀庭再也在家住不下去了,于是仅仅过了两年他一气之下又回到北京。

重回北京定居住寺庙

回到北京后他在北京城郊的兴隆寺驻扎下来,在这里住着40多个和他一样无家可归的太监。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只能在城里靠捡废品维持生计。但是好在还有这么一个栖身之地能让他安顿下来。

能让孙耀庭安生的寺庙生活,他一过就是三十余年直至终年。在这里的日子虽然清贫,但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在寺庙的时候他从来不会洗澡,也不敢洗澡。因为每次洗澡都会让他想起年幼时的痛苦。即便肉体伤疤已过去,但是心里伤疤能让他疼上一辈子。

因为自己身份,他常常被同乡看不起、被外人非议。也因为自己身份,他无法恢复到正常人娶妻生子的生活。但是好在住在这里都是同病相怜的人,起码不会再有歧视和偏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也了解到他们的情况。于是每月会派发给他们每人16元的生活补助。后来孙耀庭还参加全市的寺庙管理的工作,当了6年的出纳,每个月能领到35元的工资。

这对孙耀庭来说是喜上眉梢,他的生活终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他也能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晚年平凡满足够体面

晚年之后的孙耀庭也一直生活在兴隆寺里,他深居简出不太露面。但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生活足矣。因为他这一生终于在这时候才得到应有的尊重,歧视的年代已经过去,他那个脆弱而敏感的心才得以放松。

晚年之后也有媒体注意到他的存在,对他进行了采访。他的生平经历被出版成著作《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而后又在198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一生坎坷的他摇身变成了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历史见证者。

1996年孙耀庭去世,享年96岁。算得上是高寿,这位老人临终前的遗愿依旧是不要给他洗澡,看来他曲折离奇的一生里这一点始终是他跨不去的坎。

但是除此以外他的晚年生活比起他的前半生已经好太多了。他不用再仰人鼻息的讨生活,也不用再饱受非议的过日子。一个平凡不受打扰的晚年对他而言是最足够的体面。

小结:

从孙耀庭经历里我们看到他可怜而可悲的一生。这一生他都活在封建残余糟粕中身不由己,只有在晚年新中国开始时候他才享受到一点生而为人的尊重。但是同时他能幸运从那个年代活下来,亲眼见证中国历史的“大地震”。用他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新中国有多么美好。

他的一辈子都背负着“最后一个太监”的名声,或许让被人感到是一段传奇,而对他自己来说这是一段永远也洗不干净的耻辱。

他有多少的孤独无助,有多少的讥笑嘲讽是普通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的。当然这一切并非是他所愿,不过是他自幼家庭的安排。但是这种心理创伤却要他一人承受,而这伴随他一生的敏感只能随着他的离去而尘埃落定。这样的无可奈何的人生又何其的悲哀啊。

当然,最后这位历经三朝的老人永远地闭上眼睛,也就意味着中国封建遗留下的太监体制最后的终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杰出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等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位居其中的第一。他的战...
原创 他... 《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世间的苦难,不是欲屠杀弱小,就是要成就英雄。 “沉舟侧畔千...
原创 1...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前夕,评衔小组将名单提前拿给了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拿过名单,看到一半突然抬头问...
原创 李... 明朝历史上,首辅之位变幻莫测,人事百态。在这漩涡般的政治斗争中,一个月的辉煌与沉沦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
原创 如... 谈到李莲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监之一,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产生了长期...
原创 实... 自“安阳曹操墓”一经发现,关于其真伪的争论就如影随形,纷至沓来。然而,当我们看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
原创 为... 为什么商鞅去世名声非常差?最大的疑惑,秦国怎么那么快就亡了? 秦国从秦献公时代,变法就已经开始了。国...
原创 功...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原创 越...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熟悉的国家,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印象还徘徊在建国初期我们对这里的援...
原创 二... 这是拍摄于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张老照片,四野和二野的五位首长合影,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其收藏价值和...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部队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他们就是源自滇军的西藏军区山地第52旅,...
原创 1... 2000年,四川成都老人彭家惠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杂志社告上了法庭。原告诉称,1988年4期《中...
原创 明... 中国武侠影视剧常常以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为题材,其中一些剧集如《新龙门客栈》、《锦衣卫》、...
原创 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大儒董仲舒的名言,反映了维护君主权力和维稳“君臣”关系的观念。然而,这...
原创 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4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一场又一次,人命堆砌的...
原创 明...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
原创 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企业来说,这都是经久不变的必然规律。 然而,有一个企业却打破了...
原创 日...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日军疯狂入侵,滥杀无辜,所攻占之地,尽...
原创 他... 如果蜀国没有了诸葛亮,谁是诸葛亮最佳接班人呢?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
原创 2... “你们就让我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2007年12月26日,重病缠身的华国锋急切地对家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