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的科举竞争惨烈,那高中后的人会有什么待遇呢?
迪丽瓦拉
2025-07-10 01:04:37
0

在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当中,有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范进,他的大半辈子都在准备科举考试,直到双鬓花白时才中了举人。然而,他得知自己高中的消息,竟直接高兴得疯了。当然,在小说当中是存在一些夸张成分的,但从这个故事中也不难看出,在古代科举考试的竞争是十分残酷而激烈的。有许多像范进这样的人,把一生的时光都花在科举考试上。竞争如此激烈,却一直有人为此前仆后继,高中之后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科举考试的地位

我们都知道,在先秦之前,主要采取分封制,能够得到分封的人都是周王室的亲戚,或者是开国功臣的后代。普通人想要跨越阶级入朝为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采取了军功爵制,这样普通人所面临的阶级壁垒才稍稍露出一条缝来。随后,汉朝采用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

这些制度看似能够从全国范围内选拔真正的人才,但实际上,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开始,到东汉末年,入朝为官的途径已经全部被门阀士族所操控利用。而九品中正制制定后,表面上看是依据行状来定品级,家世和出身只做参考。而实际上,从两晋以后,已经完全把家世作为定品级的依据了,出生寒门的人,即使才学再高,也只能为下品。著名的诗人鲍照曾写过一首《行路难》,批判的就是当时的这种现象。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平民百姓也许穷尽一生,也无法跨越阶级带来的鸿沟。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出现才打破了这样的局面。科举制制定之初,它极大地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选拔出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朝堂为官。为国家的发展、政策的制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在封建时代能够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了。

残酷的科举制度

虽然科举制度可以说是现代高考的前身,但高考和科举考试之间还是有许多差异。不同于高考的一次性考试,科举制度要经过层层选拔。以唐代的科举制度为例,各地的考生们或出自官办学校,或来自地方私塾,首先他们都得参加县里或者州里的考试。

通过地方考试后,他们才有进京考试的资格。京城的科举考试在每年的春天举行,前三甲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在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中,竞争也很激烈,许多热门的岗位的报录比能达到几百比一。而古代科举考试,更是残酷,千万人中,也只有前三甲才有入朝为官的机会。

高中之后

既然科举中的前三甲是万里挑一才选拔出来的人才,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从此高官厚禄,衣食无忧了呢?事情没有我们想得这么简单,在范进中举后,让他高兴得发疯的不过是个县长级别的职务,这也正是前三甲们面临的最真实的待遇。实际上,能够到地方做官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

通常来说,刚刚高中的状元郎们,会被安排到翰林院里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其实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文秘了。甚至,在宋代,状元郎们还得“排队做官”,也就是说,朝廷当中有人告老还乡空出了职位,他们才有顶替的机会。

不过,虽然他们的起点不高,但升迁的机会还是不少的。翰林院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书院,皇帝日常的安排,政策的起草,地方政务处理等,都是由翰林院来打理的。皇帝在政务上很依赖翰林院的帮助,所以对此也十分看重,历朝历代,有不少宰相就出自翰林院。所以,虽然进士们高中之后的工作不算特别风光,但只要工作做得好,说不定哪天就成为宰相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杰出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等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位居其中的第一。他的战...
原创 他... 《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世间的苦难,不是欲屠杀弱小,就是要成就英雄。 “沉舟侧畔千...
原创 1...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前夕,评衔小组将名单提前拿给了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拿过名单,看到一半突然抬头问...
原创 李... 明朝历史上,首辅之位变幻莫测,人事百态。在这漩涡般的政治斗争中,一个月的辉煌与沉沦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
原创 如... 谈到李莲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监之一,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产生了长期...
原创 实... 自“安阳曹操墓”一经发现,关于其真伪的争论就如影随形,纷至沓来。然而,当我们看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
原创 为... 为什么商鞅去世名声非常差?最大的疑惑,秦国怎么那么快就亡了? 秦国从秦献公时代,变法就已经开始了。国...
原创 功...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原创 越...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熟悉的国家,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印象还徘徊在建国初期我们对这里的援...
原创 二... 这是拍摄于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张老照片,四野和二野的五位首长合影,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其收藏价值和...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部队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他们就是源自滇军的西藏军区山地第52旅,...
原创 1... 2000年,四川成都老人彭家惠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杂志社告上了法庭。原告诉称,1988年4期《中...
原创 明... 中国武侠影视剧常常以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为题材,其中一些剧集如《新龙门客栈》、《锦衣卫》、...
原创 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大儒董仲舒的名言,反映了维护君主权力和维稳“君臣”关系的观念。然而,这...
原创 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4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一场又一次,人命堆砌的...
原创 明...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
原创 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企业来说,这都是经久不变的必然规律。 然而,有一个企业却打破了...
原创 日...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日军疯狂入侵,滥杀无辜,所攻占之地,尽...
原创 他... 如果蜀国没有了诸葛亮,谁是诸葛亮最佳接班人呢?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
原创 2... “你们就让我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2007年12月26日,重病缠身的华国锋急切地对家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