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客人已经94岁了,外貌和毛主席有些神似,嘴里也操着一口地道的湖南方言。
老人走到毛主席画像面前,感慨万分地说道:“没有毛主席,就没有现在的我!我永远感谢毛主席!”
老人名叫毛远耀,是毛主席的堂侄。
1929年,毛远耀跟随三叔的步伐,参加了革命,当时他只是在天津的一家印刷厂,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印刷工作。
1937年,毛远耀来到了延安,在主席三叔的安排下进入了抗大学习。
当年的延安,是全国革命青年的理想圣地,能来到延安闹革命,毛远耀倍感光荣。
为了欢迎这个堂侄,毛主席在家中准备了简单的酒菜招待,席间主席高度肯定了毛远耀之前在天津的工作,并鼓励道:“来了延安要更努力,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他们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一定要抓紧机会学习。对外不要说我是你的叔叔,更不能打着我的旗号为自己谋私利!”
毛远耀坚定地说道:“主席,你放心!我一定努力提升自己!”
毛远耀将主席的话记在心里,在延安学习工作的那些年里,他从来不提自己和毛主席的关系,时刻保持低调。
从抗大毕业后,毛远耀来到了主席身边,当了一名干事,主要负责记录主席的讲话和每次的会议内容,工作内容虽然不算繁重,但是容不得一点马虎。
当时大家都以为毛远耀只是和主席一样,都来自湖南,并不知道他和毛主席之间的这层关系,就连毛远耀朝夕相处的老战友何培元都不知道这件事。
后来回忆起毛远耀,何培元感慨万分地说道:“毛远耀同志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从来不提起主席的事,也不会靠主席的关系搞特殊,他是一个党性很强的人。”
1949年,衡阳解放后,组织任命毛远耀为衡阳市委书记,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衡阳市委书记,对衡阳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衡阳经过连年的战乱,几乎成了废墟,毛远耀来到衡阳的时候,连一条平坦的公路都没有,到处都被炸得坑坑洼洼,原来的市政府也被破坏得不成样子。
刚到衡阳的那几天,毛远耀和同志们连一张睡觉的床都拼不起来,大家就用门板当作床板,勉强凑合了几天,后来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市政府才渐渐有了休息、办公的地方。
毛远耀在衡阳工作了一年,基本上恢复了衡阳正常的生产秩序,当地经济发展也渐渐走上了正轨,由于工作表现出色,组织又将毛远耀派到武汉测绘学院工作。
毛远耀在武汉测绘学院一干就是30年,直到1987年才退休,晚年享受副部级待遇。
毛远耀也是毛家唯一一位百岁老人,见证了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013年,毛远耀老人寿终正寝,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