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把书籍当着生活伴侣,南宋著名诗人尤袤,既做好官又成名作家
迪丽瓦拉
2025-07-10 17:03:17
0

了解中国历史或者爱好文学的读者都知道:我国“南宋四大诗人”指的是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前三位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笔者也都有文章介绍了,关于尤袤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太多。

尤袤是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藏书家,他一生中始终把书籍当着自己的生活伴侣,这让他不仅成为一名爱国爱民的好官,而且在文学创作上成果硕实,最终成长为“南宋四大家”(亦称“南宋四大诗人”)之一。

今天就来说说有关尤袤的故事。

一.少有神童之称,为官忧国亲民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十四日,尤袤出生在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家中。从小家学熏陶、聪明好学的尤袤,被乡亲们称为“神童”,他5岁就能作诗句、15岁又以词赋而闻名于毗陵郡(今常州,时无锡属毗陵)。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举进士(原来是状元及第,后因得罪奸臣秦桧,被改为三甲37名),并从此入仕为官。他在为官期间,始终表现出忧国亲民的良好风范。

尤袤最初任处于南宋边区的泰兴县令,因为金兵时常入侵,造成泰兴城内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尤袤上任后,一面为民众请命,以革除苛捐弊政;一面又率领军民们整修城廓,以防金兵再次入侵。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金兵又大举南侵时,当时的扬州、真州(今仪征)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兴以有城得全”。尤袤初出茅庐就为民众办了件好事。

尤袤在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州期间,曾减免了一万多户无地贫民的税收,组织民工加厚和加高了前任知州修筑的城墙。这让后来台州发生洪水时,城区因城墙高、厚而没有受淹。

尤袤在江东任内,适逢大旱,他率领人民抗灾,并设法赈济灾民。这些举措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在地方上出色的政绩,淳熙九年(1182年),尤袤被召入朝,授吏部郎官、太子侍讲,后又提升为枢密检正兼左谕德。入朝为官后,他利用接近皇上的机会,经常直言敢谏。

如尤袤要求宋孝宗革除弊政,以平民怨;并对朝廷礼制和人才使用提出了很多正确的意见,深受宋孝宗的赞许,并晋升他为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吏侍讲,后又任命他兼权中书舍人和直学士院之职。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宋光宗即位,尤袤对他即位后即任用亲信和滥施奖赏的做法十分忧虑。他引用唐太宗登基后不私秦王府旧人的故事,想引起宋光宗的重视。

但是,宋光宗却没有宋孝宗清明,尤袤的这番忠言不仅没有打动光宗,反而被一些奸臣从旁诽谤,说他是已经下野的周必大的党羽。将他贬出京城外放到地方为官。

后来光宗又召尤袤入朝,任给事中兼待讲。尤袤入朝后一如既往,对宋光宗帝继续滥施爵赏的做法一再进行劝阻。光宗有时也能采纳尤袤的意见,如撤销了一些升迁近臣的决定等等。但有时仍固执己见,甚至对尤袤的上谏大发脾气。

尤袤对于宋光宗这种朝令夕改、反覆无常的做法非常不满,他屡次要求解甲归田,并以不愿为官、隐居山林的晋代名士孙绰撰写的《遂初赋》的“遂初”二字作为自己的名号。

宋光宗一面书写“遂初”二字赐给尤袤;一面又不同意他退休,还升他为礼部尚书。尤袤不予接受,他在无锡家乡修建了题名乐溪的园林,最终在此修身养性、引诗作赋,直至终老,绍熙五年(1194年),尤袤病逝,终年68岁。

二.视书籍为生活伴侣,文学成就卓著

政治生涯并不顺畅的尤袤,与南宋其他著名文学家一样,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毕生精力,倾注到文学创作上。他一生嗜书如命,早有尤书橱之称。尤袤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诗歌创作,以及丰厚的藏书方面。

尤袤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三位诗人一样,都对当时南宋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的行为,流露出非常不满的情绪;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异族压迫是十分忧愤的。

如从《落梅》一诗中就可以看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南宋朝廷不思恢复、陶醉于歌舞升平之中的愤懑:“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红。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尤袤的诗歌写得平易自然,流畅清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生辞的典故之句。《青山寺》可称为他现存诗歌中的代表作:“峥嵘楼阁扦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荡漾烟波迷泽国,空蒙云气认蓬莱。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驳翠苔。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

可惜,尤袤的大量诗稿和其他著作以及三万多卷藏书,都在一次火灾中全被焚毁。现在见到的他的59首诗,是由他的清朝后裔尤侗从一些方志、类书中搜集到的。这也许就是,他的名声不如“南宋四大诗人”中的其他三位大的原因吧。

尤袤一生中另一大爱好是:酷好收集、珍藏书籍,加上他曾担任过国史馆编修、侍读等公职,有机会借阅朝廷三馆秘阁书籍,能够更多地抄录到一些一般人所难以见到的书。因此,他的藏书十分丰富,其中善本、珍本也很多。

凡是尤袤没有读过的书,只要他得知书名,就要想尽办法找来阅读,读后不仅要做笔记,借来的还要抄录收藏。著名文学家杨万里曾经说道:“延之每退,则闭门谢客,日计手抄若干古书,其子弟亦抄书,其诸女亦抄书”。

尤袤一生抄录图书达3000余卷。他说:“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可见尤袤已将书籍当成了自己的生活伴侣,他认为人的吃喝玩乐都能在书中寻求得到。这似乎与宋真宗《励学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异曲同工之理。

尤袤曾把家藏书籍“汇而目之”编成了《遂初堂书目》一卷。(亦称《益斋书目》),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版本目录,对研究中国古籍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著录有3200余种书籍。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

一生嗜书如命的尤袤,通过收书、藏书及读书破万卷,吸取古人与众家之长,在诗歌创作与藏书等方面成就丰厚,最终成长为南宋的著名诗人、藏书家,被载入“南宋四大诗人”的行列,誉满天下。

总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藏书家尤袤,一生中始终把书籍当着自己的生活伴侣,让他不仅成为一名爱国爱民的好官,而且在文学创作上成果硕实,最终成长为“南宋四大家”(亦称“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他爱国爱民的良好品德值得人们尊重;他一生嗜书如命、敢于创作的优良作风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存... 在吴三桂的协助下,多尔衮闯入中原,占领紫禁城,拉开了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序幕。最初的"康乾盛世"时...
原创 世... 提到“黑帮”,许多人都会感到害怕。黑帮,即社会上活动的犯罪团伙和其他反动集团成员,他们以谋取高额利润...
原创 明...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48年)的皇帝。他年仅10岁时就即位,前十...
“小推车”的濉溪印迹④丨一座革... 吕欢欢 王晓飞 【编者按】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光辉典范。在淮海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在中...
原创 盘... 三国就像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很多星光熠熠的明星,有武将,谋臣,统帅和诸侯,他们都在...
原创 俄... 俄罗斯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也是领土面积最广的国家。它在一战和二战中表现顽强,几百年来赢得了全世界的尊...
原创 关... 关羽是演义中顶尖级别的高手之一,而且是杀死一流武将最多的一人。不过在演义中敢于主动向关羽挑战的人也不...
原创 出... 如果说在古代来说,历史上第一杰出而有名的外交官,想必是西汉王朝苏武莫属不可了。作为西汉王朝的代表,义...
原创 刘...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汉高祖刘邦对他的评价是“智慧有余,胆识不足,不能担此(指丞相)重任。”...
原创 种... 16世纪开始,种植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美洲逐渐发展壮大,甚至一度成为了美洲经济的主体,对世界贸易也有...
原创 老... “北京到巴黎”是一项长途驾驶比赛,可以说是最早的拉力赛,起源于1907年,从当时处于清朝统治下的中国...
原创 吴... 明末清初,吴三桂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复杂人物。他面临的困境,无论是撤藩还是留藩,都似乎预示着一条不归路。...
原创 清... 清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结局既源于封建专制统治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也受制于清朝统治者自身的问题。...
原创 他...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在这段历史中,涌现了众多杰出的人物,...
原创 “... 在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党争就像一块无法根除的毒瘤,深深植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庇护之下,如影随...
原创 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很多网络小说曾经火爆异常,但是随着时间的退役却逐渐被忘记,这里拔出来...
原创 1... 1982年,在美国漂泊几十年的冯玉祥之子,请求回国定居,可邓小平却摇了摇头:这个不急,你先完成两个任...
原创 原...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总是呈现一种规律,那就是天下事分久必合。这是中华民族自身的核心凝聚力的体现。我们每个...
水利科普 | 地球还有多少淡水... 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靠近自然水源的地...
原创 华...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误解流传甚广。并非郑和所创立,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