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春天,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东北战场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配合东北战场作战,中央决定将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和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局和东北军区领导。
为了大反攻的胜利开展,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在林夕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这一次会议汇集了218名代表,会议的中心思想就是动员冀察热辽全党全军全体人民,争取自卫战争的最后胜利,在解放战争的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结束后,代表团启程返回冀东,军区特别派一个骑兵连负责护送。
在代表团行进至赤西县柴火栏子村时,决定宿营休息。当时赤峰方面还盘踞着国民党军,因此代表团安排骑兵连警戒敌人。没想到一伙国民党残兵也驻扎在柴火栏子附近,准备投奔赤峰方面的敌人。
双方驻地虽然相距不远,但彼此都不知道,结果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给我党我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第二天一早,代表团副主任李中权在村外散步,忽然发现远处有不少人马正朝着柴火栏子走来。李中权觉得奇怪,当即向哨兵询问。哨兵立刻向对方喊话,结果对方非但没有表明身份,反而向他们开始射击。
李中权立刻明白对方是敌人,命令警卫班占领高处反击,其他代表团的同志也纷纷惊醒,拿起武器抵挡敌人的进攻。可惜代表团除了警卫员有长枪外,其他人只有一些手枪和少量的手榴弹。
在敌人发现代表团的火力不强后,进攻愈发猖狂,很快占领了村子三个方位的高地。代表团一边勉强应对,一边盼望着担任掩护任务的骑兵连能迅速赶来增援。
在等了许久不见骑兵连人影后,李中权派人去找,结果却发现骑兵连早已经不见了人影。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团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敌人殊死搏斗。
一个多小时后,代表团的同志被逼到了屋子里,不少同志已经牺牲。无奈之下,李中权下令焚烧文件,以迎接最后时刻的到来。
眼看着院子里不断响起爆炸声和枪声,警卫员好心劝干部们换下干部服。但李中权坚决不同意,只想着多打死些敌人,以解心头之恨。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多小时,代表团的干部们已经被包围在屋内,除了正门和窗户敌人不敢接近外,敌人开始四处挖掘墙壁。李中权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了,下令大家一起冲出去。
一时间,代表团遭到了敌人的疯狂扫射,在飞扬的尘土中,不断有人倒下,其他人继续跟着李中权突围。结果李中权只冒险跑了100多米,右臂就被子弹打断,李中权不得不左手持枪继续突围。
由于李中权身上的干部服太过明显,敌人将火力全部集中在他突围的方向。李中权仅仅又跑了100多米,又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背部,鲜血顿时从他鼻孔里喷出。
靠着坚定的信念,李中权下意识地拼命向前跑,和大家一起突出重围,朝着骑兵连的驻地跑去。
在李中权一行终于跑到骑兵连的驻地,一打听才得知,骑兵连在听到枪响之后,早已经跑到了山里。听到这个消息,李中权肺都要气炸了,恨不得将骑兵连的负责人拉过来就地正法。
骑兵连为了活命,置代表团的高级干部于不顾,简直是我党我军的奇耻大辱。
由于李中权一直吐血不止,警卫员问老乡找来一头毛驴,将李中权抱了上去。望着柴胡栏子冲天的烟火,李中权向牺牲的同志默默致哀。然后在老乡的带领下,一刻不停地继续摆脱敌人。
李中权一行继续奔跑了许久,忽然发现不远处出现了大批骑兵,李中权立刻下令隐蔽,让警卫员火速侦察。警卫员随后向李中权报告,远处是自己的部队。
听完警卫员的报告,李中权顿时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很快骑兵部队就赶到了李中权一行人的身边,带头的干部没有下马,匆匆告诉李中权,敌人已经追了过来,他们要去迎击敌人,后面会有人来招呼他们。
说罢,一队队骑兵朝着李中权的背后跑去,很快交上了火,李中权也被随后赶来的同志简单救治后,扶上了马继续前行。
当时山上的气温还非常低,冬天下的雪甚至还没有消,李中权受伤失血,更是被冻得直打哆嗦。同志们见此情形,立即找来担架抬着他走。
这个时候李中权才知道,这支部队是热北分区的骑兵团,在听说这边有战斗才匆匆赶来。李中权将代表团的情况作了汇报,希望他们寻找其他同志,并安葬牺牲的烈士,骑兵团的同志劝他好好养伤,准备将他送到军分区医院治疗。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原先掩护代表团的骑兵连干部走了过来。李中权气愤地质问他们去了哪里,他们诡辩说到东大山掩护代表团了。
“你们今天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李中权愤怒地吼了一句,然后闭上眼睛不愿再看他们一眼。
后来李中权才知道,骑兵团打进村子后,敌人立即溃逃。部队打开紧闭的房门,发现两名同志倒在了血泊中,他们为了不当俘虏,选择了以身殉国。而李中权的一名警卫员,身负重伤倒在地上,没有被敌人发觉,被骑兵团送到了医院。
整个战斗中,代表团牺牲了22人,其中5名是我党的高级干部。在解放战争中,一次牺牲5名高级干部绝无仅有,而且都是红军时期的老革命,足见这一次的损失惨重。
值得告慰的是,在这一次战斗中,没有一名干部和战士畏缩投降,绝大多数在与敌人殊死搏斗后,又顽强地冲杀了出来,除了两名女战士被俘,没有任何干部和战士被俘。
随后骑兵团协助地方将牺牲同志的遗体掩埋,由于时间紧迫,借遍十里八村也没凑够22口棺材,最后不得不向老乡借来3口柜子代替。
事件发生7天后,当地军政领导来到柴胡栏子村,在群众的帮助下重新打开墓穴,为烈士们换上了新军装,重新进行了安葬。全国解放后,当地政府又将烈士安葬到了烈士陵园。
对于柴胡栏子这一次惨烈的战斗,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和军区都十分重视,命令部队彻底消灭这一股国民党残兵。经过20多次战斗,这股残兵终于被摧垮,只有少数人逃到了国民党占领的多伦县城。
两个月后,为了纪念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冀东党政军民各界召开了追悼会,并在《群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消息,致以沉痛悼念。
中央得知此事后,毛主席下令将失职领导依军法处置。主要责任人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开除党籍、军籍,其他人被处以撤职处分,按排级干部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