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直隶总督大字不识一个,雍正为何让其担此封疆重任?
迪丽瓦拉
2025-07-10 21:02:34
0

兆熊一字不识,但操守尚优,心术亦正,蔼然有忠爱之诚

说到直隶总督,相信很多朋友对于这一官职并不陌生。在清朝,直隶作为护卫京师的京畿重地,总督任重而道远。根据《清史稿》的记载,直隶总督一职于1724年(雍正二年)十月,由刚继位不久的雍正皇帝所开创设立并且定为常例官职。自此到清朝灭亡,共产生了74位直隶总督。当然,能够担任此职的都是历代皇帝极度信任之人。比如在雍正、乾隆两代帝王时期先后三次担任此职的李卫,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重臣。

以“一字不识”著称的直隶总督

当然,70多人当中,也有个别极具特色之人,通过雍正的格外垂青才坐上封疆大吏的位子。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位,便在此列之中。此人名叫宜兆熊,是74位直隶总督之中唯一的一位一字不识的直隶总督。这就令人很是奇怪,一向精明干练的雍正皇帝为何将如此重任交给一个一字不识之人?难道当时朝中没有可以胜任此职之人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雍正用人,不论其出身、家世背景和资历如何,只要有真才实干那都可委以重任。在当时,能胜任此任的大有人在,李卫、田文镜等,都是数一数二的治世能臣,雍正为何放着这些人不用,反而用一个知名度并不怎么高的宜兆熊呢?这一切都要从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讲起。

三位前任的功过是非

直隶总督的前身是直隶巡抚,首任直隶总督李维钧就是从直隶巡抚任上变为总督的。李维钧此人,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为大家专门讲过,他是个有真才实干的大臣,雍正时期著名的“摊丁入亩”就是他的杰作。他可以从民生角度出发为国为民,这对于雍正来说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李维钧受到雍正的器重要归功于年羹尧的举荐,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讲,李维钧是名副其实的“年党”。

只可惜,从雍正二年开始,年羹尧的越发骄纵蛮横、对上无礼令雍正忍无可忍,在此期间他曾经告诫过身为“年党”的李维钧“当远离些”,由此足以看出雍正对待李维钧别样的重视,但是李维钧并未当回事。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开始正式处理年羹尧之事,群臣顺势集体弹劾,没曾想此时的李维钧却来了个360度大转弯,和朝臣一起弹劾年羹尧。如此两面派之做法令雍正对其大失所望,认为此人日后也可以这样对自己,于是李维钧的处境一落千丈,最终1725年(雍正三年)8月以“贪墨”之罪夺官下狱,最终落得个病死狱中的下场。

李维钧被革职后,雍正属意时任广西巡抚的李绂接任直隶总督,因广西到直隶路途遥远,总督一职不可空悬过久,所以由时任兵部尚书的蔡珽暂时署理。蔡珽虽然只是暂时代理,但他在代理期间敢做敢拼,当时直隶发生水灾,百姓饥荒严重,蔡珽想出让百姓通过干活来获得票券的方式换取粮食,这种方式虽然大大地促进了民众工作的积极性,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换到一些没有价值的白券),而且这种以工代赈的方式受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导致蔡珽甚至因此还被判为“斩监侯”。

1726年(雍正四年)三月,经过长途跋涉的李绂终于到达直隶,面对蔡珽遗留下来的难题,李绂选择未经上级批准就直接开仓放粮,事后在向雍正请罪之时,因其当机立断、干练果决,不仅没有受到责罚,还受到了雍正的特别嘉奖。

李绂在1726年3月正式走马上任,本以为被雍正另眼相待的他会在此任上大展身手,结果短短不到9个月的时间,就被雍正降职一级调到工部担任右侍郎,直隶总督一职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宜兆熊接任。这其中的缘由,就要说到雍正朝三大重臣之一的田文镜了,李绂与田文镜同朝为官但却是天生的冤家。

众所周知,田文镜终雍正一朝受到极为优渥的待遇,是整个清西陵中唯一陪葬的大臣,即使在犯了隐匿灾情的大错上,雍正都选择原谅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原来,在雍正继位之时,面对国家积贫积弱的窘境,他深知以往的旧政已经不能再适用,大力改革才是正途,而此时的田文镜在地方大刀阔斧的革新正合其意。

田文镜在主政河南之时,主张“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当时的李绂从广西到直隶途中路经河南,对于无任何功名的田文镜痛批一顿,意指田文镜大有侮辱读书人之心。不仅如此,在进京面圣后,李绂也在雍正面前参了田文镜一本,田文镜何许人也,自然也不甘示弱,同参李绂结党营私。

要知道,在皇帝眼中,对于结党营私四个字是最敏感也是最痛恨的,虽然对于田文镜的奏折雍正明面并未说什么,但是在他心里已经对李绂的好感渐渐缺失。其实雍正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即使李绂未曾有过结党营私之实,但是他借着自己的宠爱和田文镜一直对着干,总归是不应该的,毕竟田文镜是自己新政的一位得力干将,李绂的屡次反对直接就是在打雍正的脸,所以对于李绂的任性倔强,雍正渐渐没有了耐心。

雍正素来多疑,李绂反对改革,又掌握京畿要地。如若真的结党营私,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当断则断反受其乱,1726年(雍正四年)十二月,在直隶任上干得好好的李绂突然被雍正降职回京,明为心疼其过于操劳实际上已经开始对其展开调查。

忠君体国,深得帝心

而继任的宜兆熊,武将出身,没有参加过科举,甚至大字不识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老粗”一个。雍正之所以会让他来火速回京担此大任,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第一,家世背景可靠。宜兆熊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他是顺治朝名臣宜永贵之曾孙,永贵一生忠于清朝,秉性纯良,在此家教之下,对宜兆熊影响深远,这是使雍正放心的先天因素。

第二,拱卫京师。虽然文学上宜兆熊啥也不懂,但身为武将,火速回京恰好可以做到拱卫京师、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所以在这一点上,雍正此举实在高明。

第三,素有名望。宜兆熊人缘非常好,在之前任福州将军、浙闽总督和湖广总督之时,体恤下属,全体一心,就连雍正对其也有“蔼然有忠爱之诚”的极高评价,足以看出此人人品和才干均属中上等。其实在雍正的眼里,才干和人品俱佳者也正是他最需要的人。

综上所述,在前四位直隶总督之中,宜兆熊的结局最为圆满,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又被擢升吏部尚书,1728年(雍正六年)去世。虽然较前三位,他胸无点墨,但在雍正眼里,脚踏实地办实事一直以来都是他所欣赏并极力重用之人。试想如果在康熙或者乾隆年代,宜兆熊就不一定会有如此平步青云的机会了,所以遇到一个好的领导也是他一生当中最庆幸的事情。

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

蔡东藩《清史演义》

孟森《清史讲义》

赵尔巽《清史稿.卷九.本纪九》、《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三.列传八十》、《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四.列传八十一》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被誉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终完美的形象”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
原创 3...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当时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苛捐杂税繁重,...
原创 为... 泰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的陵寝,同时也是清西陵地区第一个建造的陵寝。 雍正皇帝的...
原创 封... 封神知识点:殷郊文/王事情 《封神》中,纣王和姜皇后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叫殷洪。后来妲己秽乱...
原创 命... 说起命运最坎坷的元首来,那就不得不说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他这位波兰元首的命运可真就是太坎坷,因...
原创 “... 清朝末年,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人们也开始接触一些生活上的娱乐技术。其中,西方的拍照传入中国,给我们...
原创 刘... 提起刘备,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也都知道他有个儿子叫刘禅,也就是阿斗,但其实刘备有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
原创 长... 引言:长平之战中,赵国面临着后勤补给的严重问题,饥荒让士兵们饱受折磨,尽管眼前是对岸强大的敌人,但空...
原创 历...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创作,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古代 闽地)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
原创 五...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少人首先会提到五虎上将。在刘备的麾下就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大将,虽...
原创 东...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两国合并最为成功的例子恐怕只有德国了,东德并入西德后,发展迅速,快速成为世界...
原创 孙... 话说孙悟空学艺归来,一直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听取其他猴子的建议来到龙宫找老龙王借个趁手的兵器,选来选去...
原创 四... 四野在东北战无不胜,却因为他太轻敌,南下第一仗就败给了白崇禧 桂军素有“广西狼兵”的称号,他们作风彪...
原创 万... 明代万历皇帝,名字很熟悉,但他在位48年的时候,却陷入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时光。原因竟是“腰痛脚软,...
原创 《... 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这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第一个阴谋的开始。实际的策划者是商容,他是这场阴谋的执...
原创 宋... 谈及宋朝时期,朝堂上长长的翅帽便是一大亮点,这成了许多人好奇的一点,这翅帽究竟有多长,如此不方便的设...
原创 老... 1987年苏联发行的乌克兰雅尔塔的明信片。 雅尔塔(乌克兰语和俄语:Я́лта)是乌克兰南部克里米...
大禹IP《少年禹传奇》亮相特色... 近日,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指挥部共同主办的“绵阳经开区—北...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攻击兵败被杀,...
原创 1... 在《宋史》中,对徽宗的记载是:“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而对钦宗则更加含混:“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