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的舅舅到底有何功劳,能让他不顾君臣礼法,执意要去参加丧礼
迪丽瓦拉
2025-07-11 07:32:24
0

清朝圣祖康熙皇帝玄烨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佟姓舅父,一位是佟国纲,一位是佟国维。他们二人都是玄烨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弟弟,是清初著名战将佟图赖的长子和次子。

佟国纲、佟国维兄弟两人在康熙朝前期,曾积极协助皇帝玄烨巩固皇权、治理国家,特别是佟国纲,在维护清朝北疆安定方面贡献尤多。康熙中期,他在一次统率清军驱逐噶尔丹叛军战役中,不幸身中敌人枪弹,殁于沙场。玄烨曾为失去这位忠勇无比的亲舅父而痛惜不已,从中反映出佟佳氏家族在清朝的特殊地位和所受到的恩眷。

佟国纲初隶汉军镶黄旗,以父荫管牛录额真(佐领),任宫中一等侍卫。康熙元年(1662年),他奉旨承袭其父佟图赖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不久升任内大臣,在朝地位进一步提高。康熙十四年(1675年),在北疆境内发生察哈尔蒙古布尔尼的叛乱。

当时,中国南方已经爆发规模巨大的“三藩之乱”,一时间其势凶猛,几乎占据了江南的半壁河山。各地多有响应,清政府面临着南北夹击十分危急的局面,因此,如何尽快平息北方叛乱,使清军全面南向平藩,就成为关系到清朝存亡的大事。

在此紧要关头,康熙皇帝命信郡王鄂扎(豫亲王多铎之孙)为“抚远大将军”,出师北上征讨叛部,另授舅父佟国钢为“安北将军”,统领部分人马离京往镇宣府,以调度相关事宜。不久,清军平息了布尔尼叛乱,佟国纲乃随军返归京师。

康熙十六年(1677年)圣祖皇帝玄烨以佟国纲父亲佟国赖为母后孝康章皇后之父,而追赠佟图赖为一等公,命由佟国纲承袭该爵位。在同一年,玄烨又册封佟国纲的侄女、二舅父佟国维之女为自己的贵妃,后册立为孝懿仁皇后,这自然使佟佳氏家族的地位更为高贵,也为佟国纲、佟国维兄弟跻身朝廷重臣之列铺平了道路。

二十年(1681年),佟国纲被授为镶黄旗汉军都统,二十二年(1683年),又充任教习乌枪兵丁总管。这时的“佟国纲舅舅”,可以说已完全成为玄烨最为亲信的近臣。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佟国纲上疏朝廷,请由汉军旗属转隶满洲旗下,他向康熙皇帝启奏说:“臣先世因在抚顺,倡率明人来归,故隶汉军。其初实系满洲,曾蒙太祖高皇帝谕令与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叙明族谱,今请仍归满洲。”

康熙帝玄烨得奏后命下部议定,最后以佟姓族人在朝为官众多,尽皆更改多有不便,乃令余者仍留汉军旗属,仅命佟国钢本支准改满洲,隶镶黄旗籍。纵观有清一朝,能获恩旨如此改旗抬旗者寥寥几人,非皇帝身边的近亲重臣所不能,凭此,足以证明佟国纲本人和佟佳氏家族在玄烨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正是在佟国纲改隶旗属的同年,俄罗斯国派遣大臣费耀多啰等至清朝北疆外,照会清政府派人前往尼布楚,以商定两国边界事宜。康熙皇帝即命舅舅佟国钢会同内大臣索额图等离京北行,前去商议有关事宜。但当谈判使臣离京北上途经色棱额地方时,正遭遇新疆准噶尔部噶尔丹叛军东侵,叛军在喀尔喀蒙古地方大肆劫掠,致使谈判队伍受阻。玄烨于宫内闻讯后,即诏令佟国纲暂还京城,一方面派出信使及时通知俄使费耀多啰等缓期谈判。

次年(1689年)四月,佟国纲奉圣旨再次偕同内大臣索额图等前往尼布楚。这次,中俄双方使臣经过协商谈判,议定中俄东部边界以额尔古讷河及格尔必齐河为界,两国均在边境上立碑为准,垂示后代。此次谈判活动,从根本上划定了中俄双方的国界走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皇帝发兵西北,以平定多次威胁清朝西北边疆的准噶尔噶尔丹叛军。康熙皇帝亲命自己兄长和硕裕亲王福全(顺治帝福临次子)为抚远大将军,率八旗精锐北上平叛,佟国纲则以参赞军务身份随师而行。

八月,清军推进到口外热河北部的乌兰布通,敌我双方摆开阵势交战。战斗中,佟国纲一马当先,统领八旗兵奋勇冲锋。当时,噶尔丹率叛军于隔河林中以骆驼围成阵营众兵皆隐伏于驼阵之后。清军炮兵大显身手,重创叛军。不料,当战役即将结束,他正指挥军队撤离时,叛军号令突起,齐发鸟枪重创清军先锋部队,佟国纲本人亦身中数弹,血洒疆场,当即阵亡于两军阵前。

国舅佟国纲等将士舍身捐躯的壮举,极大地激发了清军杀敌的斗志,他们前赴后继冲人敌阵,大败叛军,斩杀俘获众多叛军,噶尔丹仅率少数残部突围而去,清朝方面此次战斗大获全胜。

北上平叛战役结束后,佟国纲的灵柩被运回京师。康熙帝命皇子及内大臣、侍卫等隆重出迎恭奠茶酒,以传示哀悼之情。至佟国纲下葬日期临近,玄烨几乎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心情。他甚至不顾君臣礼法,执意要去参加舅父的丧礼。

他对身边的领侍卫内大臣等人说:“佟国纲为国效力,忽尔阵亡。每一思之,痛不能已!必须一视其丧,朕心庶几少慰。”后在二舅父佟国维及诸臣再三叩拜劝止下,玄烨才同意免夫此行。但他仍谕今诸皇子及上三旗诸大臣和众侍卫、部院大臣等,在佟国纲出殡之日皆去送葬,并赐予祭葬,玄烨还亲赐舅舅佟国纲谥号为“

在为佟国纲发丧期间翰林院官员曾奉旨为其撰写碑文,后将此文送呈皇上审阅时女烨以碑文不当己意乃亲自握文,其所作文词情真意切,文曰:“尔以肺腑之亲,心膂之寄,乃义存奋激,甘蹈艰危。人尽如斯,寇奚足殄?惟忠生勇,尔实兼之!”等句,正是对国舅的褒

世宗胤禛在位期间对这位忠勇的舅爷也十分敬重,曾下诏追赠佟国纲为太傅命人祀昭忠祠,并敕建家庙以祭之。

在封建社会,凡有功之臣,不但福及自身,而且荫及子孙后代更何况贵为皇帝至亲的皇亲国戚?因而,当佟国纲在疆场上为国捐躯后,不但给予极高的礼遇,而且立即让其长子鄂伦岱袭了公爵,并命统领火器营的实职。后来,又擢升鄂伦岱为领侍卫内大臣,在此显爵上连任长达二十一年之久。

只是到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怒废太子允扔后,命其与诸大臣保奏一人为皇太子时,鄂伦岱等不识时务,一致保举皇八子允祺,结果引起康熙皇帝的猜忌,认为他们串通一气,对其加以申斥。

胤禛继位后,对允祺、允糖等皇八子党大加处罚,幽禁致死鄂伦岱大约依恃自己为皇亲国戚,对新君多有微词,不满胤禛对允祺等人的迫害和处置,结果遭来杀身之祸。雍正三年(1725年),鄂伦岱被夺去公爵,遣往盛京当差第二年被处死。但佟国纲的公爵为世袭罔替,鄂伦岱死后,其爵仍由佟国纲三子夸岱承袭,从此世代相传,直到清亡。

鄂伦岱死后,本应由佟国纲次子法海承袭,因法海也曾担任过广东巡抚、浙江巡抚及兵部尚书等要职,按序应由他承袭,但他也与兄长鄂伦岱犯了同样的毛病,也不满世宗皇帝对几位兄弟的处置,结果也遭到罢黜的处分。

雍正五年(1727年),他先被遣往蒙古修筑堤坝以“赎罪自效”,后来被赦回京师,至乾隆元年(1736年)高宗弘历继位,给他一个清闲的职务,令其于咸安宫官学任教,但次年便死去,总算得以善终。

佟国纲一孙名介福,字受兹,号景庵,一改家风习文,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及第,被选人翰林院为翰林后曾任礼部侍郎十余年,介福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成为雍、乾时期的著名文人,有诗集多种传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被誉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终完美的形象”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
原创 3...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当时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苛捐杂税繁重,...
原创 为... 泰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的陵寝,同时也是清西陵地区第一个建造的陵寝。 雍正皇帝的...
原创 封... 封神知识点:殷郊文/王事情 《封神》中,纣王和姜皇后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叫殷洪。后来妲己秽乱...
原创 命... 说起命运最坎坷的元首来,那就不得不说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他这位波兰元首的命运可真就是太坎坷,因...
原创 “... 清朝末年,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人们也开始接触一些生活上的娱乐技术。其中,西方的拍照传入中国,给我们...
原创 刘... 提起刘备,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也都知道他有个儿子叫刘禅,也就是阿斗,但其实刘备有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
原创 长... 引言:长平之战中,赵国面临着后勤补给的严重问题,饥荒让士兵们饱受折磨,尽管眼前是对岸强大的敌人,但空...
原创 历...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创作,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古代 闽地)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
原创 五...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少人首先会提到五虎上将。在刘备的麾下就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大将,虽...
原创 东...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两国合并最为成功的例子恐怕只有德国了,东德并入西德后,发展迅速,快速成为世界...
原创 孙... 话说孙悟空学艺归来,一直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听取其他猴子的建议来到龙宫找老龙王借个趁手的兵器,选来选去...
原创 四... 四野在东北战无不胜,却因为他太轻敌,南下第一仗就败给了白崇禧 桂军素有“广西狼兵”的称号,他们作风彪...
原创 万... 明代万历皇帝,名字很熟悉,但他在位48年的时候,却陷入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时光。原因竟是“腰痛脚软,...
原创 《... 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这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第一个阴谋的开始。实际的策划者是商容,他是这场阴谋的执...
原创 宋... 谈及宋朝时期,朝堂上长长的翅帽便是一大亮点,这成了许多人好奇的一点,这翅帽究竟有多长,如此不方便的设...
原创 老... 1987年苏联发行的乌克兰雅尔塔的明信片。 雅尔塔(乌克兰语和俄语:Я́лта)是乌克兰南部克里米...
大禹IP《少年禹传奇》亮相特色... 近日,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指挥部共同主办的“绵阳经开区—北...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攻击兵败被杀,...
原创 1... 在《宋史》中,对徽宗的记载是:“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而对钦宗则更加含混:“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