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演义》中,对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描绘可谓轰轰烈烈。瓦岗军作为起义军中最大的势力,占据了隋朝时期著名的粮仓瓦岗,截断了隋炀帝回长安的道路。这支军队曾有着众多猛将,包括后来投奔唐军的名将秦琼、徐绩、程咬金等。然而,为何这支猛将辈出的瓦岗军最终败给了王世充这位将领较少的对手呢?
王世充原是隋朝的旧部,曾被派去压制农民起义。在翟让和李密等人围攻东都洛阳的时候,王世充被任命为援洛大军的总指挥,但遭到了惨败。随后,王世充自立为王,占据了洛阳等地,成为争夺天下的势力之一。在邙山之战中,他成功击败了李密的军队,迫使李密向李唐投降,为自己的势力壮大奠定了基础。
然而,李密的败绩并非来自于对手的强大,而是源于瓦岗军内部的分裂。最初,瓦岗军的领导者是翟让,他的嫡系包括翟让的亲属和一些重要将领,如王儒信、单雄信、徐世勣、邴元真等。李密加入瓦岗军时,由于翟让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便将首领之位让给了学术派的李密。然而,这并未平息内部纷争,李密上台后也重用了自己的嫡系。
随着翟让的死去,瓦岗军的团结和义气也逐渐消失。在宇文化及进攻黎阳等地的时候,李密与之硬碰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王世充看准了瓦岗军内部的裂痕,秘密拉拢了翟让的旧部,如邴元真等人,获取了宝贵的军事情报。
在与瓦岗军正面交战时,李密未能听从转移精兵的建议,而是选择了与对手正面对峙。这导致了瓦岗军的失败,单雄信、邴元真等人纷纷投降王世充。瓦岗军在这场失利中遭受了惨重的伤亡,王世充则趁势壮大了自己的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