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合肥张家四姐妹:一个比一个嫁得好,平均寿命超过90岁
迪丽瓦拉
2025-07-11 16:02:46
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精英人物志编辑|精英人物志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政局风云莫变,乱世之中也涌现出许多才子佳人。思想解放后,女子从原先低下的封建地位到放足、剪发、进学堂,女性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今天要谈的是著名的“合肥张家四姐妹”,她们是民国历史上四朵秀丽的金花,每个人的人生都堪称传奇,在不同的领域闪闪发光,张家的教育方式也值得后人借鉴。

有财避奢,张家独特的教育方式

当时的张氏一族家境殷实,世代书香。张氏四姐妹的曾祖父是清朝两厂总督张树声,为官几十年积累下不少赫赫财富。传到父亲张武龄的手里,家境也没有衰败的迹象,一直欣欣向荣,一派蓬勃的气象。

张氏一家在合肥当地以“富”和“才”出名,据说张家家财万贯,每年收成的粮食就达到了十万石,是名副其实的大户人家。

也正是家境富足的缘故,张武龄很重视四个女儿的教育,没有丝毫的男女偏见,四姐妹自小衣食无缺,在父亲的授意下都进入了学堂,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

四姐妹都读过许多书,从小备受家人的宠爱。因此个个都十分有主见,遇事都很有自己的行事作风。张武龄很看重四个女儿的发展,为了能让孩子们接触到更繁华先进的环境,张武龄就从合肥搬离,来到上海这座大城市定居。

上海的确繁华迷人眼,和老家的风格大相径庭,但是张武龄也意识到上海过于奢靡,尤其是四个女儿的心性都相对青涩,小小年纪就在这种灯红酒绿的环境下成长,实在不是好的选择。

经过一番思量,张武龄又带着全家人来到了苏州生活,在他的认知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是至关紧要的,周围人的习气都能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防止孩子们养成奢靡成性的习惯,张武龄坚决的实行了第二次搬迁。

来到苏州后,张武龄常常亲自教女儿们研读古籍,讨论古今文化。在他的带领下,四个女儿都十分好学,勤勉谦逊,性情也温和,完全是大家闺秀的理想模样。

据说张武龄曾经立下规矩,如果有客到家中造访,家人必须衣着得体整洁,分别站立在客厅的两侧,一一向客人行礼问候后,无事才可退下。

在张武龄的言传身教下,四个女儿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得体,谦逊有礼,在当地一片好评,任谁提起张家四个姐妹,都要夸赞一句好女子,若是谁能娶了四姐妹的其中一位,都是莫大的福气。

四个姐妹自幼同吃同住,手足情深,感情深厚自然是不必多说的,姐妹之间不仅在生活里互帮互助

在学业上也有竞争意识,无论是才情还是技能,她们几个谁也不逊色于谁。

勇敢追爱,与爱情相伴的大姐二姐

张家四姐妹中的大姐张元和,身为姐妹里的老大,张元和性子最稳重,做事妥帖,很早就能独当一面。到了大场合也能从容应对,平日里也很有大姐气度,关爱小妹,尊敬父母。

张元和身为大姐,一直到了30岁也没有结婚。仅仅是因为没有遇见合适的人,她也不着急出嫁,从来不理会旁人的闲话,一心要嫁给真正的爱情。

一直到了31岁这年,张元和还是待字闺中,张武龄夫妇再怎么开明也为大女儿犯起了愁,但是张元和就是不心急。直到遇见了一个特殊的男人,昆剧名角顾传阶,张元和才品尝到了爱情的滋味。

那一日张家四姐妹听说顾传阶要来苏州演出,纷纷激动的前去捧场,想要一睹昆曲名角的风姿。张元和十分爱看昆曲演出,也冲在前面。

台下遥遥一见,张元和就深深的喜欢了那个风姿绰约的男人,在那个年代,戏子的地位还是较为低下的。因此张家父母得知大女儿与一位戏子相恋后十分不满意,他们不想让优秀的长女下嫁给一个戏子,但是张元和一向是最有主见的,只要是她认定的事情,谁也不会改变。

在一番争执后,父母也无奈同意了二人的婚事。就这样,年过三十的张元和嫁给了爱情,婚后她与顾传阶举案齐眉,日子过得也算幸福美满。

这位大姐夫也不是寻常的戏子,他自幼拜师学艺,师承沈月泉,是昆剧小生里的全才,在业界名声斐然,是同辈里出类拔萃的戏曲人才。晚年移居台湾,在台湾继续传播姑苏昆剧。

二姐名叫张允和,在四姐妹里容貌最为出众,清丽出尘,她在16岁就结识了中国著名汉语言学家周有光,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比张允和年长三岁,他是苏州本地人,早年家境也是颇为殷实,只是后来逐渐衰落,父亲纳妾沉迷酒色,母亲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成长,就带着周有光和妹妹搬出去另立门户。

周有光的妹妹恰好与张允和同龄,两人是同班同学,十分投缘。因此张允和也常常去周家做客玩耍,与周有光也从点头之交发展成朋友。

周有光很早就暗恋张允和,他被张允和身上的温柔才情深深吸引,只是当时张家在苏州名声显赫,张允和本人在学校也很受欢迎,才貌俱佳,追求者暗恋着众多,所以周有光一直不敢表露心迹。

时间久了,张允和也隐约察觉到周有光对自己特殊的情感,但是她也没有迈出第一步。直到某一日午后,她突然收到了周有光的信件,询问她是否收到张家托周家带的东西。

醉翁之意不在酒,张允和冰雪聪明,一下子就品出了其中的意思,她也是初尝情事,不知如何回复,还寻求过学姐的帮助。对方鼓励她大方回应,从此以后两人就频繁的进行书信往来。

从朋友到恋人,张允和与周有光的爱情水到渠成,周有光是个腼腆内向的大男孩,即使两人已经确立恋爱关系,他也不敢与张允和有过多亲密的接触。

但是他会在两人约会时,与张允和共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她一同谈论书中的甜蜜情节,然后红着脸牵起她的手。

张允和在后来的书中曾经写下一段话:“当她的手第一次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把整颗心都交给了他,从此以后,欢欢乐乐要在一起,风风雨雨也要在一起。”

两人在结婚之前曾被算命先生预言,二人都活不过35岁。但是夫妇二人都没有在意,两人反而十分长寿,周有光还活到了112岁。

两人婚后不久就经历了战乱与长期的两地分离,女儿周小禾也在战乱中因病去世,但是夫妻二人始终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一直到了头发花白的暮年,张允和也还保持着与周有光撒娇的小习惯,相爱到老的誓言也得以印证。

三妹张兆和的名字更为人熟知,她的丈夫就是著名的诗人、作家沈从文。与两个姐姐相比,张兆和的心性要安静柔软许多,外表清冷,很少与人过分亲密。

孤傲如松,活出自我的三妹四妹

沈从文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清冷孤傲的女子,对她展开了一系列的热烈追求,他给张兆和写的情书一字一句缱绻深情,可惜张兆和几乎没有回应过这个如烈火一般炽热的男子。

沈从文也没有放弃,张兆和越是不予理会,他越是要死缠烂打,哭追许久无果后,沈从文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托关系找来二姐张允和当说客,劝说张兆和与沈从文见一面,但是后来的相处里,张兆和对沈从文的态度也一直是不冷不热,始终淡淡的,对于沈从文的一腔热情不拒绝也不回应。

即使两人结婚后,沈从文也没有感受过张兆和的爱意,他觉得两人之间的爱情不对等,自己爱张兆和远远比张兆和爱自己要多得多,在痛苦的挣扎纠结下,沈从文出轨了。

张兆和在得知丈夫出轨后也没有过激的反应下,潇洒的转身离去,坚定的与沈从文解除婚姻关系,一直到沈从文去世之前,面对他的苦心忏悔,张兆和也没有就此原谅这个男人。

四妹张充和的人生也十分精彩,她是四个姐妹里年纪最小的,被三个姐姐宠溺着长大,张充和最有个性,她从小就树立了人生的理想目标,立志成为一名文人。

张充和自幼就表现出超乎同龄人的文学天赋,4岁就会背诗,6岁就能背出《三字经》《千字文》等,学生时代的她就开始研习《史记》《左传》等古籍,这样一个满腹经纶才情的女子,不仅博古通今,还擅长描绘丹青、山水、书法、昆曲,是名副其实的才女。

张充和多才多艺,却有着一个最大的短板,那就是数学。在文学上如鱼得水的她对数学却是一窍不通,甚至在高考里直接放弃数学,考了0分。即使这样,她还是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入学后她与姐夫沈从文、巴金等文人经常聚会,卞之琳也是其中之一。

张充和活泼开朗,一举一动都雍容得体,无论聊什么都能给出自己的见解,再加上她靓丽的外表,卞之琳很快就沦陷其中。

从此之后,卞之琳就暗暗的向“女神”张充和表达心迹,诗人的表白方式大多都是通过文字含蓄传述,张充和才思敏捷,自然能读懂他的意思。只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情。

张充和对卞之琳只有朋友情谊,没有半点男女感觉。张充和索性不回应他的信件,卞之琳这边魂牵梦萦,迟迟得不到答复的他也明白了对方的答案。

卞之琳还是不敢直面向张充和坦白,他苦恋对方多年也没能得到答复,这段感情成了他毕生的遗憾。

张充和在30那年,结识了著名的汉学家傅汉思。张充和对这个德国青年很有好感,她对于爱情一向是直来直往,如果心动就不会加以掩饰,傅汉思才华昭昭,精通多国语言,对于汉文化相当有研究。

傅汉思彬彬有礼,曾经担任电影《花木兰》的翻译,两人都醉心国学,很有共同语言。他常常去张家登门拜访,每次一开门,家里的小孩都直截了当的回头大喊一声。

“四姨,找你的!”

张充和与傅汉思坠入爱河后,两人很快就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张充和就跟随傅汉思移居美国,两人育有一子一女,都十分长寿。

张家四姐妹每一位都是出色的大家闺秀,她们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独特的教育方式,也是后人教育子女的典范。无论是远离奢靡还是坚持自我,张家四姐妹都做到了随心所欲,在热爱的领域不断耕耘,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提到宰相,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其必定是德高望重、权贵天下的人物,他们一般都过了不惑之年,但在历史长河中有...
原创 此... 上世纪末,湖北钟祥市九里回族乡的明郢靖王墓成为盗墓贼的目标,七次遭到极端手段的袭击,甚至动用了炸药。...
原创 如... 如果韩国是中国一个省,能排名第几? 韩国,是我国的邻居,一衣带水。 在历史上,韩国从来都不是中国的...
原创 陈... 前言 对于陈景润,邓小平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评价: “像陈景润这样一些世界上有公认水平的人,中国有100...
原创 1...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总理从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到1976年,前后27年的时间里,总理一职都...
原创 埃... 埃塞俄比亚的Gedeo地区是非洲石柱最多的地区。发表在《非洲考古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将埃塞俄比亚南...
原创 苏...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给我国提供了许多援助, 这些援助都不是无偿的 ,以至于新中国的在成立之初就欠下...
原创 同... 北京故宫皇城的南门如今叫做中华门。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就仿照朱元璋修的南京紫禁城建造北京紫禁城。...
长沙和平解放,75周年! 1949年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38师,经东屯渡、五里牌,从小吴门进入长沙城,10万群众夹道欢迎...
原创 4...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走到今天的古老中...
原创 1... 195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而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却上演...
原创 大... 三阳河,隋初称山阳渎,隋唐以来亦称山阳河,《扬州古巷史》“大事记”谓运河东线,(隋炀帝开凿的邗沟,今...
原创 抗... 一提到抗倭英雄,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民族英雄戚继光,诚然,戚继光在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期间,曾率领明...
原创 这... 自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开始,唐朝经历了289年的风雨飘摇,几度濒临灭国,但是 每次走到灭国边缘的...
原创 三...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诸侯割据,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离不开各个国家君主的英明果断...
原创 大... 一场将大雪染红的兵变,一场底层士兵的起义,一场差点把裕仁天皇赶下皇位的暴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二二六...
原创 汉... 今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确定白鹿原江村大墓为文帝的霸陵,让这个开创“文景之治”的皇帝又火了一把。高后吕...
原创 明... 南千岛群岛,也就是日本所称的北方四岛究竟该是谁的?日俄就这个问题纠缠了七十多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的迹...
原创 捻... 项羽在我国绝对称得上家喻户晓的“牛人”。 千斤力和四两福 传说 :项羽小时候经常被刘邦一伙欺负。每次...
原创 中... 开元十九年,唐玄宗设立祭祀历代名将的庙宇。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为配享。并且选了在此之前的十位名将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