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叶挺在新四军中话语权为何不够?项英专断使然?四点自身原因探讨
迪丽瓦拉
2025-09-15 17:33:32
0

了解新四军历史的人都知道,虽然叶挺名义上是新四军的一军军长,但实际上真正掌握大权的是副军长项英。因为我党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而项英身兼东南局书记和新四军军分会书记两职,实际上承担着新四军政委的职责,新四军的权力核心和最终决策权自然集中在他手中。这也是叶挺在新四军话语权不足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已有不少文章做了详尽论述。帅克在这里想探讨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外因素,叶挺在新四军权力不足,除了项英专权的外因外,他自身又存在哪些原因呢?

首先,叶挺曾经脱党这一历史包袱严重拖累了他。按入党时间算,叶挺算是党内的老资格,尤其是他担任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两个重要起义的总指挥,这样的经历非常罕见,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光辉履历。然而,遗憾的是,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在莫斯科遭遇错误批斗,他对此极为不解和愤怒,最终选择负气离开,主动脱党,脱离了革命队伍,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十年之久。尽管后来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后,亲赴延安向毛泽东主席表示愿意完全归顺共产党领导,毛泽东对他也表现出高度信任,但脱党多年毕竟是个无法轻易抹去的历史污点。按照党的规章和革命斗争的理念,脱党是一件难以被彻底理解和原谅的严重错误。叶挺这一段人生经历,成为他无法抹去的革命瑕疵,甚至盖过了他之前的光辉贡献,令他在新四军内部总是有种背负沉重包袱、难以施展拳脚的感觉。再加上党内还有一位更有资历、性格强势的项英,叶挺在新四军的工作环境注定不会顺畅,这也直接导致他曾两次出走、四次递交辞呈。

其次,叶挺作为非党员的身份,也极大限制了他的权力。在战争年代,军事作战无疑是最重要的任务,军长在名义上应该具备很高权威。但由于叶挺不是中共党员,他无法获得许多核心党内文件的知情权,也不能参加只有党员才能参加的关键会议和活动。在国共双方激烈对抗的背景下,面对蒋介石对新四军的压制和拉拢,共产党对新四军的控制必须非常严格,非党员的叶挺因此始终处于边缘位置。为缓解这一局面,中央曾根据叶挺的建议,成立新四军委员会,最初设项英为正职,叶挺为副职。后来运行一段时间仍不理想,周恩来提出调整为叶正项副的建议。虽然形式上有所变动,项英与叶挺的关系曾一度缓和,但项英牢牢掌控新四军大权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叶挺即使成为委员会主任,依然没有摆脱因非党员身份而带来的尴尬境地。

第三,叶挺在新四军领导班子中缺乏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让他处境艰难。新四军领导班子组成较为复杂,陈毅作为军分会副书记,长期指挥苏南苏北的抗日战斗,张云逸则负责江北的工作。因而,在径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实际主持工作的主要是叶挺、项英以及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等。袁国平和周子昆都是延安派来干部,从党性上讲,自然支持项英,这无形中使叶挺感到孤立无援。为便于叶挺工作,周恩来和项英曾向毛泽东请示,拟将周子昆与周士第调换,让周士第加入新四军。然而,周士第当时被派在八路军120师,且因人事变动复杂,调换未获批准。叶挺曾请求中央允许以陈赓替代周士第,但同样未果。这样,叶挺在新四军领导层中缺乏亲密战友,孤军奋战的境地长期未变。一个领导团队中如果连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都没有,工作自然受到极大制约。

最后,叶挺的个人性格也对他的处境产生影响。叶挺性格刚毅、爱憎分明,早年保定军校的历练、北伐时期铁军的声誉以及多年的海外经历,共同塑造了他鲜明且独特的个性。与项英、袁国平、周子昆这些衣着朴素、艰苦奋斗的领导形象不同,叶挺总是穿着整洁笔挺的中将军服,不穿军装时亦是西装革履,仪表堂堂。这种形象上的差异使他与新四军其他领导人形成明显反差。叶挺曾两次因不满局势而出走、四次递交辞呈,既显示了他性格刚烈,也体现了他难以忍受委屈。1938年10月新四军组建起,他与项英搭班子合作,但至1941年皖南事变仅两年多时间内,两人就爆发出多次矛盾。帅克认为,这既有政治理念和新四军建设发展方向的分歧,也有性格、兴趣和习惯上的差异,均对二人合作产生了不小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新四军文献》《新四军战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匈奴是一个非常勇猛的骑马民族,可以说这个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交织了整整六百年。提到匈奴,人们脑海中首...
原创 历...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唐高宗时期的征战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东征西讨,屡次凯旋。然而,在...
原创 曹... 曹操获得赤兔马后,为什么没有将它赠送给许褚或徐晃,而是送给了关羽呢?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好奇,今天我们来...
原创 黄... 黄埔1期到6期的毕业生,在蒋系部队中,是一群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蒋介石一直对自己亲信的部队有着极大的...
原创 新... 1945年7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军军长杜新民刚刚送走一位访客,转身回到客厅。突然...
原创 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那个时代充满了革命的风潮。正是在那些充满血与火的战斗中,无数...
原创 孙... 辛亥革命后,原本属于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迅速崛起...
原创 刘...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曾有人评价他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
原创 太... 1853年5月,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北伐军接到的指示是:迅速通过间道赶往燕京,避免占...
原创 彭... 庐山会议后,许多曾经的名将因与彭总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曾经二字,因为这些将领与彭总的联...
原创 褪... 当年《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的热播,让 “四爷” 雍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后续《甄嬛传》更将这...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
王安石把玄武湖填成了农田,朱元... 南京的玄武湖,谁不知道呢,六朝烟水,十里长堤,一说就是江南的好风光,可很少有人晓得,这片漂亮的湖,曾...
原创 古... 在古代,一两银子可不是普通百姓随便能拿出的零钱,它的价值相当惊人。如果按现代的经济标准计算,一两银子...
原创 快... 近日美日罕见发声,称“琉球问题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这番表态看似中立,实则暗藏对历史正义的回避。梳理...
原创 杨... 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相对较少,因为那个时代国家更注重文官体制的建设,对于武将的培养并不重视。因...
原创 康... 康熙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做了四件事,至今无人能超越。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
原创 韩... 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四位被誉为汉初历史四杰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各异,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