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讲苏联对伊斯兰教是什么态度?8个字概括就是:先宽后严,再严再宽。怎么回事呢?列宁在位时,为彻底瓦解国内反动势力,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不仅废除了沙俄时代对此教的打压排挤政策,还建立了鞑靼斯坦、巴什基尔等一批伊斯兰自治共和国。
作为回应,穆斯林也做出了拥护苏联的举动。1923年12月25日,阿訇(毛拉)在布哈拉代表大会上指出:“苏维埃政权是安拉的安排,因为它的建立代替了对人民不公正的政权。”后来这帮神棍还用《古兰经》加以论证苏联,以便让穆斯林更加认同苏联。不过列宁对东正教,却从来没宽容过,一直是往死里整。
这体现了列宁对于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双标性。等斯大林上台后,发现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老是剥削底层穆斯林,还霸占大量土地,严重束缚了底层穆斯林建设苏联的热情,非常不利于苏联的工业化。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伊斯兰教的态度也越来越严,开始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进行了强制性的世俗化政策。
1926年,苏联官方文件上首次出现“伊斯兰教反苏维埃性”的观点。1927年,苏联认为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阶级敌人”,是社会不稳定的一大祸害;1928年,苏联开始打压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废除宗教法庭和法律、关闭宗教学校和伊斯兰文化艺术中心,没收清真寺不动产。
?从1928年开始,苏联共关闭清真寺1万多座、穆斯林小学1.4万多所、伊斯兰教神学院500多所,许多清真寺被改建为仓库和生产基地。还有些清真寺被改建成养猪场,让阿訇去养猪当猪倌,倡导穆斯林吃猪肉,并强迫神职人员参与生产。而对于那些顽固派,斯大林要么处决,要么送他们去西伯利亚。
虽然好多无辜的穆斯林死在了西伯利亚,但穆斯林妇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她们不再被局限于家庭中,也不用戴面纱。许多女性进入了学校和工厂,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赫鲁晓夫上台后,虽然大力否定斯大林,但在对付伊斯兰教上,仍是斯大林那套~从严管理。
他依然执行反伊斯兰教教的思路,在全国推行无神论教育运动,在各类院校都开设“科学无神论”课程,伊斯兰教仍被看作是社会的毒瘤和不稳定因素。1958年,赫鲁晓夫发起反宗教运动,将绝大多数清真寺关闭并禁止重建,规定穆斯林去麦加朝觐必须经过严格而繁琐的审批程序。
最重要的一点,苏联境内的穆斯林去沙特2个“圣地”朝拜是被禁止的。勃列日涅夫掌权后,对伊斯兰教的管控有所放松,但仍旧十分严格。清真寺的数量也于这时开始了非常缓慢的上升,并出现了频繁的伊斯兰教活动和伊斯兰教神学院,越来越多的穆斯林不顾禁令前往沙特朝拜。
戈尔巴乔夫掌权后,对伊斯兰教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推行“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这导致苏联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几十年一贯制的严格管理与监督出现失控,长期受压抑的伊斯兰教呈复苏态势,就连一些党员都随心所欲,顽固地坚持宗教信仰,遵守教规。
1988年,戈尔巴乔夫明确表态支持伊斯兰教。在这种情况下,穆斯林的宗教活动日益公开化,并且开始攻击从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人,甚至还发出了“把圣典和历史还给我们”的狂言。1990年,戈尔巴乔夫彻放松了对伊斯兰教的管理,并提出“与这个国家五千万穆斯林实现和解”的口号。
?伊斯兰教在苏联境内得以复兴,清真寺越建越多,阿訇(毛拉)越来越多,伊斯兰教神学院也越建越多。从1987年起,在短短的三、四年间,中亚地区的清真寺就由160座增至5000多座。之后,穆斯林不再认同苏联,转而高喊“霍梅尼万岁”,并开始用伊斯兰教规来约束人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