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安:被低估的狠角色,大清真正的“掌舵人”慈禧根本不敢招惹她
迪丽瓦拉
2025-07-12 01:02:37
0

在慈禧叱咤晚清政坛的光芒下,慈安一直被视为“打酱油”的角色。很多人认为这位“东宫太后”不过是慈禧的傀儡,甚至连她的暴毙也被怀疑是慈禧的“手笔”。

然而历史上的慈安并非如此,甚至无论是咸丰在位时还是去世后,

慈禧根本不敢招惹她。

表面上看起来不争不抢的慈安,才是大清真正的“掌舵人”。

慈安的身世

慈安生于道光17年,家族是上三旗的祜禄氏,祖上是开国功臣,爷爷和父亲都是朝中重臣。

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家教严格,“德容言工”俱佳。

这些都是钮祜禄氏作为皇后预备人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果然,咸丰二年,她入宫选秀,成为咸丰继后人选

,选定钮祜禄氏后,封为贞嫔,接着到皇后。

仅仅用了40天,是整个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

与她同时一起入宫的秀女中,还有一个叫叶赫那拉·杏贞的秀女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相比较于慈安,慈禧的晋升之路可没有那么顺遂。

入宫之初仅为贵人,直到生下儿子,才母凭子贵封为懿贵妃。

从贵人到贵妃,慈禧整整花了六年时间。

这期间,咸丰曾经数日翻慈禧牌子,甚至接连数日不上朝。

身为中宫皇后的慈安听闻此事后,一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咸丰去上朝,一边对慈禧实施杖刑,以儆效尤。

咸丰眼睁睁看到慈禧受罚,碍于自己理亏,只能束手无策。

由此可见,作为皇后,她不仅深得咸丰的宠信,管理后宫的能力也是不俗的。

不太喜欢权力的慈安怎么也没想到,因为咸丰帝的一道遗诏,间接促使自己成为晚清的“掌舵人”。

临危托孤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咸丰带后宫家属逃到河北热河避难。

隔年,在内外交困不堪重负的咸丰皇帝病逝承德避暑山庄。

鉴于顺治、康熙少年登基被权臣挟持的经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咸丰临终前,精心给皇太子载淳设计了一个“双保险”,保证他度过亲政前的日子。

咸丰遗诏,任命八个忠心的大臣为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又将“御赏”印交给皇后慈安,把“同道堂”印交给了懿贵妃慈禧代为保管。

声明凡是新皇帝发布的诏书必须要有两枚印章才算数。

咸丰帝的安排也算是费尽心思,

想让后宫和前朝相互牵制,避免任何一方独断专权。

咸丰帝的算盘看似巧妙,实际上有一个致命缺陷;

如果顾命八大臣与慈禧慈安相安无事倒也还好,一旦双方产生了矛盾,势必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要命的是,

在咸丰帝去世前,八大臣之首的肃顺就已经和慈禧产生了摩擦

在咸丰逃往热河路上,肃顺因为受到重用而轻视后宫嫔妃。

他自己吃香喝辣,坐舒服的大马车,却给慈禧安排坐破马车,喝冷豆浆。

慈禧心生不满,提出换车等要求,肃顺非但不答应,还冷嘲热讽了一番。

在热河行宫避难时,肃顺也只优先满足咸丰帝的日常供应,冷落后宫妃嫔。

对于肃顺的搞双标,小心眼的慈禧暗暗记下了一笔。

在咸丰帝尸骨未寒的时候,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和八位顾命大臣发生了第一次正面交锋。

辛酉政变

咸丰死后第三天,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进见了两宫太后,商讨公文流程问题。

八大臣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理由,提出奏折的批阅和圣旨的拟定工作由他们来做。

两宫太后只有盖章权,没有更改和批阅奏折的权力。

这相当于架空两宫太后的权力,别说慈禧,就连慈安内心也是不满的。

一旦她们做出让步,未来的大清朝就是八大臣呼风唤雨,只手遮天。

肃顺眼看两宫太后不肯放权,直接把堆积如山的奏折放在她们面前,想让她们知难而退。

肃顺这种天真的想法,实在低估了慈安和慈禧的宫斗头脑。

慈禧首先游说慈安和自己结为同盟,又拉拢

恭亲王奕訢,快刀斩乱麻扳倒了八大臣,其中的核心成员,肃顺、端华、载垣处死。

剩下的人只好乖乖听话,不敢再去招惹这两人看似柔弱的女人。

咸丰帝精心安排的“双保险”制度彻底被摧毁,此时

咸丰帝去世不到三个月时间。

1861年,农历10月,载淳太和殿正式继位,是为同治帝,两宫太后也开启了垂帘听政生涯。

在“辛酉政变”中,慈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她的支持,光凭慈禧和

奕訢两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

可以说慈安的对权力的欲望不强,但也绝不是甘当傀儡的懦弱女子。

在慈安下定决心对当时的朝廷格局大洗牌的时候,她也不过二十五岁的年纪,这份魄力和决断堪称老辣。

垂帘听政有所作为

两宫皇太后垂帘初期,慈安作为皇后,是同治帝的嫡母,慈禧虽然是生母,但是嫡庶尊卑有别。

慈禧是没有资格和年幼的同治一起住养心殿的,考虑到同治与慈禧的母子关系,也避免有心人在两宫太后之间挑拨离间。

慈安主动邀请慈禧搬来养心殿,共同照顾同治。

这对于慈禧而言不光是有实际利益的好处,更是莫大的殊荣。

更能体现慈禧高情商的,是她在邀请慈禧时说的一段话:

“我这样做不是同情你、设施你!而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照相,同样的,你慈禧住进养心殿,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和我一样为了天下大事。”

这一番话,

既给了慈禧好处,又让她觉得很被尊重,其心胸和格局可见一般!

事实上,表面看起来和善的慈安,才是大清的真正的掌舵人。

她的原则在于:小事不在乎,原则绝不让。

最能够体现慈安下手稳、准、狠的莫过于诛杀大太监安德海这件事。

安德海曾经是咸丰身边的御前太监,他很机敏。

在“辛酉政变”中帮助两宫太后秘密传递消息给

奕訢而立,因为这份功劳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在朝中一时风头无两。

聪明伶俐的安德海深得慈禧的宠爱,成为慈禧的左膀右臂。

随着两宫太后的地位逐渐巩固,安德海更是恃宠而娇,在宫内胡作非为,连同治帝都不放在眼里。

同治八年,安德海打着给同治帝大婚采办龙袍等用品,借机留去江南游玩。

在船上写着“奉旨钦差采办龙袍”几个大字,招摇过市。一路上对经过的地方大捞一笔。

骄纵的安德海根早就忘了,清朝宫廷的规矩:

太监若非奉旨办事,是不能踏出紫禁城半步的,违者杀无赦。

早就看不惯的安德海的慈安,当即拍板,命令丁宝桢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尽管慈禧极力求情,还是无力回天,只能看着自己心爱的太监被处死。

慈安的功绩

在慈安垂帘听政期间,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

在Z压太平天国时临阵脱逃的两江总督何桂清、骄奢淫逸的钦差大臣胜保等人,都是慈安下令处决的。

慈安联手慈禧,朝内倚重奕訢、文祥、倭仁等贤臣。

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加官进爵,予以重用也是慈安的注意。

在两宫太后和奕訢共同努力下,清朝的统治也暂时进入平稳期,史称“同治中兴”

两宫太后垂帘期间,两人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却能相安无事多年。

就个性而言,慈禧锋芒毕露,野心写在脸上的,就是爱出风头。

慈安则是稳重温驯许多,不轻易表态,但在对待安德海这样的人时,她沉得住气,待机会成熟一网打击,绝不拖泥带水。

综合来看,无论是出身背景、外戚势力、人品德行、还是后宫威望,慈安都远胜慈禧。

在慈安面前,慈禧不敢逾矩半步,难以完全掌握实权

所以,慈安不仅仅是个性情温顺的太后,她的Z治能力是不亚于慈禧的。

慈安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权利,尽管她对权力没有慈禧那般的权利熏心。

不可否认的是,慈安的存在就是慈禧头上的“紧箍咒”。

可惜,慈安太后的突然崩逝打破了Z治平衡,成全了慈禧,也为晚清的一系列灾祸埋下伏笔。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慈安太后的短命是清廷的不幸。

慈安到底是不是被慈禧毒害还不得而知。

而纵观她一生的所作所为,

这才应该是一位母仪天下,尽心辅佐幼主,沉稳果决,思想开化,知人善任的女性统治者。

慈安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女子,但是同样也是一位可怜人,为自己的家族荣耀而奋斗了一辈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法司主导向吏部转变,明代文官... 在明代的法令中,惩罚犯罪官员时,行政处分与刑罚往往配合使用。行政处分作为五刑之外专门针对犯罪官员的一...
原创 历... 好的,我帮你将文章每段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 --- 01 清宣统三年(1911年...
原创 唐... 在你开始阅读之前,请先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愿我们的分享能为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
原创 如... 历史开讲 彭越,一位源自秦末草莽的英雄人物,正是刘邦反项联盟的核心之一。与韩信、英布并列,他被后世誉...
20世纪80年代前东南大学校园... 几天前与学院同仁闲聊,说起了当初留校第一件事就是写建筑系的系史,作为学建筑的人写人写事难免会对历史发...
原创 朝... 20万志愿军战士献身异国他乡,到头来却换不回朝鲜历史教科书中的一句正面评价! 朝鲜究竟是怎样讲述朝鲜...
原创 十... 开国十大将每一位的战功都异常显赫,他们被评为大将,名副其实。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大将当中,真正为革命...
朱元璋为什么将沈万三满门抄斩 一个是出身贫寒、历经磨难终登皇位的朱元璋,一个是富可敌国、商业天赋绝伦的沈万三。朱元璋为何会对沈万三...
原创 寿... 在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并非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也非夷陵之战,而是在公元257年爆发的诸葛诞叛...
原创 刘... 1937年8月,陕西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普通民宅里,方桌上铺开了两份委任状。刘伯承手指轻触着自己的伏龙...
加洛林王朝:在西欧重振罗马 加洛林门楼,洛尔施修道院(Torhalle Kloster Lorsch)/ 图片来源:Warrox...
皮格马利翁与加拉泰亚:古希腊的... 2025年6月12日 皮格马利翁 by 让-巴蒂斯特·雷诺瓦,1786,凡尔赛宫国家城堡和特里亚农...
潍坊学院举办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 6月9日是第十八个国际档案日,“聚传承力·铸奋斗史”口述史展览在潍坊学院图书馆一楼大厅举行。潍坊市人...
蓝博洲发表新书《反殖民的左翼斗... 桃园6月14日电 (记者 张晓曦)台湾作家、人间出版社发行人蓝博洲14日在桃园市举行《反殖民的左翼斗...
犹太人有三处可供建国,为何偏偏... 众说周知,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实现自犹太复国,并且经历五次中东战争巩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当时候犹...
原创 商... 商朝在中国历史上,迁都的次数堪称频繁。根据史书记载,商朝的迁都活动达到了13次,其中商汤之前,商族便...
闽非经贸 “双向奔赴”!第四届...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自6月12日开幕以来,“福建馆”喜迎广大非洲来宾,现场客商云集,洽谈氛围火...
原创 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最著名的诗作《落地后赋菊...
从器物到记忆 华人策展人探索文... 作者 刘洋 “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语境下有不同的诠释角度。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去寻找和当...
原创 侦... 1947年7月,延安保卫战正处于激烈阶段。一天傍晚,旅部侦察参谋刘振忠急匆匆地找到了班长郝贵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