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思克:位列“河西四将”,68岁还上阵厮杀,击败噶尔丹
迪丽瓦拉
2025-07-12 02:02:34
0

孙思克,“河西四名将”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孙思克率2千精兵从蒙古军侧后发起进攻,噶尔丹战败溃逃,元气大伤。

1620年,努尔哈赤进攻西平堡,明军奋起还击,孙得功率兵增援。

进军途中,孙得功溃逃,并散布明军惨败的言论,守军士气低迷,堡垒陷落。

孙得功投降努尔哈赤,皇太极时编入汉军正白旗,参与对明朝作战。

孙思克,孙得功的儿子,骁勇善战,在平定三藩之乱、征讨准噶尔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河西四将”之一。

1652年,前方传来战报,敬谨亲王尼堪阵亡沙场,被李定国斩首示众,江南清军人心惶惶。

危难之际,清朝再次重用洪承畴,让他督师西南,对付李定国。孙思克随军征战,充当前锋,攻入贵州、云南。

平定西南有功,孙思克调往西北,担任甘肃总兵,驻扎凉州,对付准噶尔蒙古。

1666年,蒙古骑兵在关外耀武扬威,攻略附近堡垒,劫掠民众,抵达定羌庙一带。

孙思克率兵设伏,引诱蒙古骑兵追击,在山谷中利用火器射击,蒙古骑兵战败,溃逃回关外。

不久,蒙古骑兵分三路进攻西北,前锋抵达西宁城下。孙思克上奏康熙,请求出兵征讨。

鳌拜、三藩问题还没解决,康熙不敢轻易开战,故而拒绝孙思克的请求。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麾下兵马3万,一路所向披靡。

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福建、湖南、甘肃、陕西等大多城池陷落,成为三藩的基地。

一向被誉为劲旅的八旗,在三藩之乱中表现太糟粕。吴三桂攻打永兴,驻防武昌的八旗见死不救,数十位将领殒命。

王辅臣在西北相应吴三桂,攻打附近城,西安八旗则充当吃瓜群众。如此糟糕的表现,让康熙大失所望。

三藩之乱的同时,蒙古又犯边,康熙大为头疼。此时,孙思克率领的绿营兵,成为清朝的依靠。

1674年,孙思克率兵奔袭,行走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攻打靖远堡,全歼守军数千,清军士气大涨。

靖远堡之战时,蒙古骑兵进犯,攻打凉州,守将陈达战死。孙思克火速回军,从草地渡河返回,与墨尔根台吉交战,大获全胜。

击败蒙古骑兵后,孙思克随即攻打天水、巩昌、陇西之地。孙思克以火炮开路,摧毁敌军防线,然后骑兵扫荡,战无不胜。

1676年,图海督师西北,前往虎山墩查看地形。王辅臣早已设下埋伏,图海遭遇围攻,亲兵几乎全军覆没。

值此危难之际,孙思克率兵赶来救援,与王辅臣的军队激战。短兵相接,双方进行肉搏战。

孙思克力大无穷,手持大刀冲杀,手刃十几人,清军士气大涨。激战中,孙思克的右臂被砍伤,露出筋骨,却依然不退。

孙思克的拼杀,为清军增援赢得时间,王辅臣战败溃逃,投降清朝。不久,王辅臣自尽,西北平定。

搞定王辅臣,康熙决定兵分三路南下,攻打四川。孙思克反对,认为满洲兵战斗力低,绿营兵人数不多,不宜出兵。

此时,四川守将是王屏藩,此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吴三桂起兵时,王屏藩一个月不到就拿下四川、汉中,兵临关中。

周培公直言:如果吴三桂将主攻方向放在四川、陕西,以王屏藩为前锋,则鹿死谁手未可知。

孙思克反对进兵,康熙大怒,派人去斥责,并降低职位。不久,清军在汉中战败,康熙非常后悔。

王屏藩能打,吴三桂在湖南也进展顺利,但他输给了“年龄”。吴三桂垂垂老矣,很快就病逝军中,“周军”由盛转衰。

1681年,孙思克等人率兵攻打昆明,吴世璠自缢而死,康熙赢得胜利。战后,孙思克继续驻防西北,对付蒙古。

1690年,孙思克率兵奔袭西海,利用夜色做掩护,攻入蒙古大营,斩首一千余人,威震西北。

1696年,康熙御驾亲征,出兵10万,分三路进攻噶尔丹,准备决一死战。

乌兰布通之战时,清军各部配合不力,损失惨重,噶尔丹从容撤退。为避免乌兰布通之战重演,康熙小心谨慎,各部配合密切。

康熙率中路,萨布素率东路,费扬古、孙思克率西路,总计10万兵马。其中,西路4万,以绿营兵为主,穿越沙漠,截断噶尔丹的退路。

康熙御驾亲征,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又叛变,噶尔丹腹背受敌。闻知康熙亲征,噶尔丹从科布多撤退,避免交战。

噶尔丹撤退,中途遇到费扬古。西路军中途留下部分兵马守卫粮草、物资,抵达前线的约3万。

清军兵力优势明显,但装备不如蒙古骑兵,噶尔丹所部装备很多重型火绳枪,射速快、射程远、精确度高。

火枪方面,清军劣势,但清军列装有众多子母炮,火炮数量、质量有优势。如果直接草原决战,清军未必获胜。

为了全歼蒙古骑兵,孙思克建议费扬古打埋伏,利用火炮优势、兵力优势,以多取胜,费扬古采纳。

噶尔丹溃逃,途中遭遇清军前锋数百人。蒙古骑兵直接冲杀,清军一触即溃,蒙古骑兵乘胜追击。

噶尔丹轻敌冒进,仅率2千兵马追击,一直追到昭莫多,进入清军的埋伏圈。

昭莫多之战,清军占据人数、地形优势,且准备充分。蒙古骑兵骁勇善战,以火绳枪发起进攻,近身则肉搏。

单兵作战,清军不如蒙古军,一番厮杀后,费扬古没有捞到好处。接下来,费扬古只能采取炮战,用子母炮轰炸,避免白刃战。

战局相持,噶尔丹的后续部队即将抵达。不出意外的话,昭莫多之战就是第二次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占据优势,蒙古骑兵从容撤退。

孙思克提出建议:费扬古正面炮击,吸引蒙古骑兵的注意力。自己率兵绕道突袭,攻打噶尔丹的营垒,然后两面夹击。

此时,孙思克已经68岁,还自愿充当“敢死队”,清军都愿意跟他拼杀。费扬古同意孙思克的方案,依计行事。

噶尔丹轻视清军,没料到孙思克会突袭自己的营垒。清军以子母炮攻击,狂轰滥炸,蒙古骑兵阵脚大乱,以为是清军主力到来。

营垒被摧毁,噶尔丹本就不多的粮食被清军焚毁,蒙古骑兵没了斗志。孙思克乘势从两侧发起进攻,清军两面夹击。

3万对打2千,蒙古骑兵虽说勇猛,也难以抵挡。一番厮杀后,蒙古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噶尔丹率十几人逃走。

昭莫多之战后,康熙赏赐众将,孙思克册封“男爵”,传了10代,直到清朝灭亡。1700年,孙思克病逝,享年72岁。

参考书目:《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都...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的挚爱有两个,一个是在开元盛世的盛年恩爱非常的武惠妃,一个是在其知命之年宠冠后宫的杨...
原创 纳... 我们都知道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他在文坛中的地位屈指可数,独树一帜。纳兰性德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从小...
吉林大学教授井中伟加盟浙江大学... 井中伟教授。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官方微信号 图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井中伟已加盟浙江大学。 据浙...
原创 关... 无知者无畏,世风日下,很多对历史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的人甚嚣尘上,屡屡有惊世言论流出,比如很多人...
原创 秦... 文|编辑:潇潇 引言 在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大量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的变迁。 这一时期,出现了道...
原创 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烈...
原创 诸... 自古英雄辈出,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庞统可谓是千古风云人物。两位杰出的谋臣,同为刘备大业的中流砥柱,都曾为...
原创 驻... 1949年12月,毛主席在访苏的列车上仍然思考着西藏的局势。 四个月前,也就是建国前两个月,西藏地方...
原创 全...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其中齐秦两国最为强大。战国七雄个个不甘示弱,时而联合时而对抗。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
原创 历... 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原本看似与皇位无缘,却在命运的巧妙安排下,意外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为什么这些看似“...
原创 苏... 《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句著名的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别看这只是一部根据中国古代历史改编的一部小说...
原创 我... 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时,都要重视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学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四大文明古国...
原创 顺...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共有12位皇帝,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打造出康乾盛世的三位帝王,包括很...
原创 隋... 隋朝历史三十多年,时间不算长,不过打的仗并不少。期间诞生了一些名将,如贺若弼、韩擒虎。如果要说隋朝第...
正人君子为何不适合当宰相?有这... 正人君子为何不能当宰相这一问题,其实涉及到了多个层面的原因,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正人君子不适合...
原创 浅... 前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王朝之一,其盛世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但是在唐朝后期,一个重大的事件...
原创 1... 文|青丘 编辑|海蓝宝 都铎王朝法律书籍印刷出版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是英国 社会转型过程 的一个縮...
原创 柳... 柳宗元的人生简单而坎坷。他名门出身,年少进士及第,在官场高歌猛进,他因永贞革新迅速升迁,荣耀加冕,但...
原创 一... 在日本的海外人口分布中,巴西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日本海外人口,以至于很多日本人都将巴西视为第二故乡。如今...
原创 陪... 天历元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在家里排第四,因在家族兄弟中排第八,故名朱重八。 至正四年,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