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最高等级墓葬!考古工作揭开武王墩墓神秘面纱
迪丽瓦拉
2024-06-30 11:35:19
0

原标题:楚国最高等级墓葬!考古工作揭开武王墩墓神秘面纱

■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徐壮 刘美子

战国,金戈铁马的时代,群雄争霸,朝秦暮楚。

雄踞一方的楚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据传几度迁都。楚人的生活什么样?楚王的故事真假几何?这些问题至今引人遐想。

在4月16日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发布了考古发掘的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的最新发现,楚国历史的封土正被层层揭开。

安徽地处江淮,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重点经营的战略要地。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位置在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武王墩墓,正位于楚寿春城遗址东边约15公里处。

因历史上多次被盗,2019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指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系统的考古工作计划,开展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

考古工作者在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内提取脆弱的文物(2024年4月6日摄)。(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202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重点对主墓(一号墓)进行了发掘。今年3月7日开始拆解提取椁盖板。至3月27日,四层椁盖板全部安全提取完成,共计443根,总重约153吨。现已进入椁室发掘第二阶段,即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

“这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评价道。武王墩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规模有多大?武王墩主墓(一号墓)外围设有独立陵园。陵园平面近方形,面积近150万平方米。陵园内发现有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其中,车马坑是已发掘探明楚墓车马坑中最长的一座。

武王墩主墓(一号墓)为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封土堆整体呈覆斗状,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墓坑近正方形,边长约50米,墓坑东侧有长约42米的斜坡墓道。这在目前发掘的楚墓中也是最大的。

规格有多高?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宫希成介绍,目前已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包含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漆木器、乐器、俑等珍贵文物。其中漆木器数量、种类都是空前的。

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内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新华社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考古队员还惊喜地发现,主墓(一号墓)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比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楚大鼎还大。

楚墓的台阶数量也与墓主身份和地位有关。记者在现场看到,武王墩墓坑四壁有逐级内收的台阶共21级,形制规整,规模宏大。

结构有多复杂?武王墩主墓(一号墓)具有极为复杂的多重棺椁结构。墓坑中央建有“亚字形”椁室,四周分列8个侧室,椁室中部设有棺室,均由长条形枋木构筑,顶部覆盖多层盖板。

专家说,这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

主墓(一号墓)椁室盖板上还写有墨书文字,通过先进的红外设备辨识后,已发现和采集100多句、近千字。这些文字记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

发掘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宫希成透露,计划在高温季到来之前完成主要野外发掘工作。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同步推进,同时启动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争取本年度内全面完成一号墓考古发掘任务。

4月的安徽处处绿意盎然,考古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忙碌的考古工作者们还有更多问题想要探寻:武王墩墓的墓主究竟是谁?墓内还有哪些珍贵文物?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还有哪些细节……

有专家表示,武王墩墓的墓主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但宫希成认为,目前考古工作仅进行到三分之一,主要精力还在提取保护文物上,只有拿到明确的指向性证据才能“以理服人”。

“我们要花时间、慢慢地破解其中的秘密。”他微笑着说。

(新华社合肥4月16日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
原创 唐...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
原创 被...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女人,她们大多也并不快乐。 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
原创 李... 引言: 《朱元璋“男耕女织”的理想国》中说:“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落后的清政...
郑和下西洋:皇帝吃饱却让其他人... 每当提起郑和下西洋,世人总会联想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其中,赞扬者将重点放在体量和感官层面,认为三宝...
原创 假... 苏轼在词中提到: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如果让人们回头去想想的话,人们可能...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 9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司... 公元238年,魏国丞相司马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平定辽东。这片遥远的土地由公孙渊把持,已经成为魏...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的“夜爬”文化:一段被遗忘的人口增长策略 在日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鲜为人知却又...
原创 唐... 清史稿中有言,“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可见,在朝为官者,当对得起“清廉”二字,否则,于国于民,...
原创 被... 忍辱负重一朝翻身:那些年成功反杀权臣的帝王们 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权力的化身,他们一言九鼎,...
原创 戴... 1951年的一个清晨,七位老农手持铁锹,站在戴笠墓地前,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
原创 唐...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
《人民的珍藏》今晚开播,用藏品... 聚焦百姓珍藏,映射时代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在即,国庆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将于2...
原创 他... 民国惹人向往,除了新旧交织之时的趣史,更多的还是感念于当时自由的学术精神,感念于当时风华绝代的大师们...
原创 曹...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