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髦:此人堪称曹魏的最后屏障,若他不死,司马炎不敢篡位称帝
迪丽瓦拉
2025-07-22 12:33:57
0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其中兴衰更替和改朝换代都是社会的主流,自从秦始皇开辟封建王朝以来,此后的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巅峰时期和衰败时期。

当然,在这频繁的朝代更替之中,并不是每一个朝代都能像秦朝一样实现一统天下的伟大成就,所以在无数个朝代之中,自然有很多是处于多个政权并立的,比如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由于其未完成统一,最后导致其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当然,有一些经典的政权并立状态,被后人当以小说的形式整理出来,那就是我们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著作系统的描写了从东汉末年朝政衰落引发的群雄争霸,而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彼此之间战争不断,经过一番演变之后合归一统的事情。

其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印象深刻,比如三顾茅庐的刘备,温酒斩华雄的关羽,长坂坡战神赵云,等等,由于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丰满,我们总是会记住片段而忽略了历史进程。

其中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朝廷之内的勾心斗角和生杀大权的转移,此人是曹魏最后的屏障,他若不死,司马炎不敢当皇帝。

大汉与大魏的相似命运

我们相信曹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当年夺取汉朝江山的方法,会在百年之后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子孙后代的身上。早年的曹操,也曾经是满腔热血,心怀着兴复汉室的远大抱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早在当年董卓霸京师的时候,曹操就愿意在群臣束手无策之际,独自斩下老贼的头颅,报效朝廷,要知道,当时的曹操是抱着同归于尽的态度去的,只是在失败之后,几经辗转漂泊,曹操才开始意识到,只有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一统天下。

而后的曹操可以说是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即使是这样,曹操也没有选择废掉汉献帝称帝,虽然当时汉朝皇帝已经被架空了,但是曹操始终是汉臣,而就在曹操亡故之后,其子曹丕篡汉,废掉汉献帝自己当了皇帝。

殊不知此后,同样的事情也是发生在了曹操的后代身上,当时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懿通过高陵兵变掌握了魏国的大权,司马懿死后,权力又到了其子司马昭身上,于是司马昭与当年曹操的方法一样,把大魏的皇帝架空,就是不称帝。

当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儿子,果不其然,在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和当年的曹丕一样,废了魏国的皇帝,建立晋朝,其实司马炎称帝虽说得到支持,但是内部也是存在一定阻碍的,那就是曹魏的最后一个屏障,曹髦。

曹氏对司马氏的制约

首先,早在曹操掌权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司马家族的野心以及将来可能造成的威胁,所以曹操那时候对于司马懿是不怎么重用的,也并没有兵权,因为曹操的打压,当时的司马懿只是作为幕宾出一些计策罢了,还并没有那么夺目。

到了曹丕时期,没有了曹操制约的司马懿已经开始多次为曹丕出谋划策并且逐渐受到重用,但是当时的曹丕也是谨记曹操的警告,所以并没有过多的给他兵权,后来到了曹睿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改变。

诸葛亮北伐的势头所向披靡,曹睿不得不重新启用司马懿,令其带兵出战,这个操作其实是为后人埋下了祸根,司马懿经过高陵兵变之后,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司马昭可以说是在朝廷上一家独大,废掉曹芳,立曹髦为帝。

曹髦可以说是三国后期魏国最为出色的一位皇帝,虽说年龄不大,但是为人聪明,才华出众,尽管当时的曹魏已经没有太大的权力,但是曹髦依旧想尽一切办法打压司马昭,夺取属于曹魏的权力。

早在司马师平叛战死的时候,司马昭就要带兵去救援,说是带兵帮助平叛,其实就是想要抓住兵权,当时曹髦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就下令司马昭留守,自己另派人前去,但是当时的司马昭怎么会听他的,直接无视他带兵前往。

这时候,司马昭也意识到曹髦并鄙视那种甘心做傀儡的软弱无能之辈,所以便开始对其有了防备,也不敢搞太大的动作,只是想找个机会把这小子干掉。

曹髦之死

虽说曹髦意气风发,但是学不会隐忍,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曹髦实在是操之过急,中了司马昭的奸计,为了激怒曹髦,司马昭直接带剑上殿,皇帝也不拜,甚至直接坐在龙椅旁边,这下曹髦就忍不住了。

直接忽略了手下的劝阻,坐着简陋的车站,带领着一群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直接就带兵要铲除司马懿,夺回大魏政权,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实在是过激了,但即使这样,司马昭也没有自己动手。

因为汉朝时候的人都比较看重名节的,做事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如果司马昭动手或是命令人动手,都会落下一个弑君的千古骂名,这样以来,后面登上皇帝的位置就会被冠上反叛的骂名,于是司马昭玩了一手更阴毒的。

他将命令传给贾充,贾充则是找了个替死鬼成济,告诉成济说司马公要死的,然后成济这个愣头青反手就把曹髦杀了,之后也是当了替罪羊而夷灭三族,司马炎也是在曹髦死后才敢直接即帝位。

由此可见,司马昭对曹髦其实一直是很忌惮的,虽说这小伙子并没有实际权力,但是如果任由其成长起来,那绝对是司马氏族的巨大威胁,所以司马昭还是决定扼杀萌芽。就连处死他,都得找替罪羊的替罪羊,足以说明司马昭的忌惮。

总结

所以说古代时期的争权夺利是相当残酷的,但是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心狠手辣之辈,像曹髦这种才华横溢的,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如果不加收敛,就会招致祸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春...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的盲史学家,据传为《春秋左氏传》和《国语》的作者。他与孔子同时代甚至更早,可能是...
《三国志8 Remake》制作... 《三国志8 Remake》即将在10月24日正式发售,登陆PS4、PS5、Switch、PC平台。不...
原创 苏... 现代快报讯(记者高达)在古城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将古建筑老宅列为控保建筑并进行保护修缮,是重要的一环...
才大志疏,原来你是这样的唐伯虎 有个成语叫“志大才疏”,讽刺那些志向很大、可惜才能不够的人。唐伯虎则刚好反过来,他是“才大志疏”,聪...
一诗一城一故事 多国博主在古都...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节目表演《山河诗长安...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演义最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那些英勇的将领、智勇双全的谋士们, 恍如活在...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生于元朝末年,来自社会底层,目睹了元朝统治的腐败,也亲身经历了各级官吏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原创 溥... 当我们谈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时,那段屈辱而黑暗的历史马上在脑海中浮现,身在皇室中人,表面上看的是光鲜亮...
第七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 9月26日,第七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省临洮县开幕。今年是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马家窑遗址考古...
原创 专... 导读: 《卧薪尝胆》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一则典故,也是古往今来比较励志的一则典故,指的是身处逆...
原创 项...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生的英雄写照和他悲惨的命运给我们带来了...
原创 你... 说起日本的考古,那可以说是根本没胆子挖掘真正的遗迹,但是借考古之名造假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原创 泰... 泰国王室和欧洲王室不一样,泰国王室讲究血统,王妃的地位比公主低,而平民出身的王妃和贵族出身的王妃也不...
数字技术让千年甲骨获“新生” 采写:本报记者 孙 越 策划:赵英淑 滕继濮 2024年8月13日夜,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
孔子文化节·走笔丨当孔子“遇上... 本文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尽管...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明朝年间的小说,在历史上,三国演义都是非常有名的。时至今日,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
原创 廖... (说历史的女人——第1481期) 1911年,即清宣统三年,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 在这年的1...
原创 白... 三国鼎立,风云激荡。蜀汉与东吴曾有过同仇敌忾的赤壁之盟,也有过兵戎相见的夷陵之战。当蜀汉大厦将倾之际...
原创 他... 开国将领中,有一位名叫王平的上将,他是我军中一员猛将,战争年代一路厮杀过来,立功无数,建国后当了军委...
原创 雍... 众所周知,中国的父母,从古至今都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因为这种期许之心而衍生出了抓周的风俗,想在孩子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