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松龄率7万大军打到奉天城下,为何以失败告终?原因其实很简单
迪丽瓦拉
2025-07-12 05:33:30
0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率领七万大军倒戈反奉,以图推翻张学良父子在奉天的统治。其实,关于郭松龄反奉一事我们可以说成是内外因素所致。内因是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且信奉三民主义,立志报效国家,反对卖国投降。外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统战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何这么说呢?首先来说,在理论方面,李大钊先生最早就提出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军队,才能够推翻军阀的统治思想。其原话是:

要把军阀彻底推翻,“就得靠革命的进步军队,同军阀势力对立、斗争。等待时机成熟,利用军阀混战,趁机消灭他们。”

但结果我们看到了,虽然郭松龄发动了反奉战争,且在初期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张作霖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但为何仅仅过了一个月就失败了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准备不足

从郭松龄起兵之后所发出的晦涩难懂的电文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松龄起兵反奉实乃仓促之举。他所发出的电文中,多包含有“军阀误国”、“国民革命”等语,这样的内容虽然看似先进,但是却不能对手下的官兵做到很好的思想动员。为何呢?首先来说,“军阀误国”、“国民革命”这样的词语对于当时绝大部分官兵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更多的官兵则认为这就是一场“倒戈叛变”,无非又是军阀与军阀之间的又一次战争而已。

所以后来张学良曾回忆说:“郭松龄的军队中,只有几个团长、旅长是绝对服从他命令,底下的官兵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郭松龄的七万部队中,能懂他意思的人屈指可数,很多士兵无非就是鉴于“军令如山”,而参与进来而已。此外,郭军在起兵之时并没有考虑好后勤保障问题,枪炮等武器准备严重不足,所以到了战场上之后便处于被动局面。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不到位,是郭失败的一大原因。

第二、大失人心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姜登选身上。我们知道,姜登选与郭松龄、张宗昌、李景林、韩麟春并称为是张作霖手下的“五虎将”,在当时的东北军中威望甚高。而姜登选早年的时候参加过同盟会,南下革命,后来辞官之后加入到了东北军中。此人为官清廉、治军严格、待人随和,曾经还向张作霖建议要裁军免战,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良将”,但是他与郭的关系一直不好。

第二次直奉大战过后,姜虽然没有立下过什么赫赫战功,但却被张作霖特别对待,将其授予安徽军务督办,郭战功显赫却无地盘可得,这让郭心理极为不满。在反奉战役期间,姜由安徽退回东北路过河北滦州的时候,郭派人将他邀请到城内,随即便将其扣押,最后因害怕其泄露反奉计划,当天夜里就被郭执行枪决。

郭松龄此举,虽然避免了其泄密,但是也严重伤害到了众官兵的心,官兵们说:“这鬼子(郭松龄的外号‘郭鬼子’)究竟做出鬼子事来”。郭处决姜登选之后,众官兵对他极其失望。战争开始之后,张作霖便开始对郭军实行策反,战争进行到不久之后,邹作华等将领先后率军叛变,使得郭松龄军战斗力迅速下降。

第三、联盟破灭

在1925年秋,郭松龄在赴日观操期间,因不满张作霖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便随即与冯玉祥代表韩复渠达成合作意向。两人回国之后,郭便与冯玉祥在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坚定了“郭冯密约”,并邀请了李景林加入,新成立反奉三角联盟。但其实,这一联盟并没有外界想得那么坚固,这三人各怀心思,联盟本身就是名存实亡。后来郭松龄还寄希望于与自己有着师生情分的北大营的学生教导队和军官教育班,但由于这些人的家眷都在奉天,被张作霖控制着,所以在反奉战争中并没有什么动作。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人的加盟,可以说是反奉战争中的一次转机,但是郭因为他曾经受过张作霖的提拔,所以并没有接受他的部队。他便是阚朝玺。这次机会的错失,直接导致了反奉战争期间郭军孤立无援。当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郭这个人并没有一个好的胸怀,他对以前与张作霖有关的人员,似乎都很排斥,心存芥蒂。当然,这也是他失败的又一原因。

第四、日本干预

反奉战争开始之后,日本关东军对其十分关注战争的进展,并在是否干涉,如何干涉等问题上举棋不定。但日本在权衡其中利弊之后,很快便决定援助张作霖,其理由是只要保住张作霖,就一切要求都好商量。而张作霖本人也允诺日本在战后给予其好处。日本为了维护和扩张自己在东北的利益,便大力支持张作霖,例如关东军司令白川义则的两次对郭军进军不利的警告、派朝鲜军队威慑其行动等。日本关东军的干预,挽救了垂死挣扎的张作霖等奉系军阀,当然也致使郭松龄功败垂成。

以上便是对郭松龄反奉战争中失败的原因简析。

参考文献:

姚东藩等撰,徐彻整理:《郭松龄反奉见闻》,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天津交中咨料》(第三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守城名将霍峻父子的传奇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卷中,除了家喻户晓的五虎上将外,蜀汉阵...
原创 日... 感谢您的关注!点击右上方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时光。 1...
被割肉最惨的亚洲国家之一:损失... 在东南亚的历史长卷中,泰国书写了一段小国在殖民浪潮中捍卫独立的传奇故事。这个曾经称雄中南半岛的古老王...
原创 梁... 1967年3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梁兴初为成都军区司令员。接到调令后,他立即动身前往成都赴任。到任后的...
原创 吴... 吴敬中与他的四大金刚:谍海浮沉中的枭雄与棋子 熟悉民国谍战史的读者对吴敬中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历史...
原创 《... 《三国名将徐晃与叛将孟达的传奇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故事中,徐晃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猛将。这位...
原创 中... 《重新审视历史上的暴君:从商纣王到成吉思汗》 最近热映的《封神榜》让商纣王的暴君形象再次深入人心。...
康熙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意大利... 中国历史上最崇高的评价莫过于千古一帝这个称号。最初,这是史学家对秦始皇嬴政的专属赞誉。但随着时间推移...
原创 他... 说到我军炮兵的发展历程,很多人会想起炮兵之父朱瑞将军。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朱瑞之前,还有一位为炮兵事业...
原创 司... 乱世枭雄与他的死士军团 黑暗时代的崛起 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荡年代,战火连绵不断,王朝更替如同走马灯般...
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和经济... 中华民国八大总统银元 钱币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币。钱币包括主币和辅币,以及货币文化的衍生物。中...
原创 这... 【改写后的文本】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更像一位手不释卷的读书人,而非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但这位深谙实践是检...
原创 在...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郭威 开国后周) 郭威其人,并不残...
原创 李... 慈禧太后身边的传奇太监——李莲英的崛起之路 晚清权力中心的特殊人物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慈禧太后...
原创 华... 【三国名场面:华雄叫阵时,曹操为何不派大将出战?】 虎牢关前,西凉猛将华雄横刀立马,嚣张的叫阵声震得...
原创 清... 【改写后正文】 嘉庆十六年,政绩斐然的两广总督百龄突然接到圣旨——因治理有方被调任京城,出任满刑部...
原创 宋... 北宋历史上,宋英宗赵曙确实是一位存在感较低的帝王。与那些功绩显赫的君主相比,他在史书中的记载相对简略...
原创 胡... 关于国民党将领胡宗南是否通共的历史争议 著名历史学者张戎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国民党在...
原创 晚... 历史上总有一些思想超前的人物,他们的预言在后世一一应验,因此常被戏称为穿越者。比如西汉王莽推行的社会...
康熙向他许诺:只要大清在,保你... 【历史趣谈】第439期:帝王诺言抵不过改朝换代?看雍正如何终结康熙心腹家族 开篇导读 俗话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