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东胡”,之后经历了鲜卑、室韦(柔然)的融合,
公元
1204年
,
铁木真
统一了
蒙兀室韦
18个部落。
1206年
,铁木真被各部推举为“
成吉思汗
”,意思是拥有海洋四方的强大者。于漠北建立政权,国号大蒙古国,蒙古帝国成立。
统一了蒙古各部后,蒙古人的野性和好斗性格逐渐暴露出来。
成吉思汗分封自己的弟弟为东道诸王,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西道诸王,之后,不断发动战争扩张疆域
。
1219年-1225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开始第一次西征
,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中亚帝国花剌子模国,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222年
,成吉思汗次子
察合台
依其封地建立
察合台汗国
,斡尔朵(宫帐)设在
阿力麻里
(今新疆伊犁霍城阿力麻里境内东北端)。
最盛时期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今新疆西部与哈萨克斯坦东部边境线上),南抵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山至河中地区(河中地区特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
1227年
蒙古灭西夏,同年成吉思汗在远征途中去世。
1228年-1231年
,蒙古大军继续西征
花剌子模国
直至其灭亡。
1234年
,成吉思汗第三子
窝阔台
联合南宋灭亡金国。
1235年-1242年
,成吉思汗的长子
术赤之子拔都
率军第二次西征,到1240年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
从第聂伯河起到伏尔加河以东很远地方的一片广阔草原)
、克里木、高加索打耳班(今阿塞拜疆里海西岸高加索山南达尔班特)、保加尔汗国(保加利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伏尔加河支流)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兀鲁思。“
兀鲁思”为蒙古语“人民—封地”的意思
。
1243年
,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蒙古人对俄罗斯的称呼),南起巴尔喀什湖(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
钦察汗国
。由于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故欧洲史书把钦察汗国也叫做“
金帐汗国
”。
钦察汗国疆域最为辽阔,都城
萨莱城
在今俄罗斯
阿斯特拉罕
以北。
1246年
,蒙古招降吐蕃。
1251年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孙子
海都
建立
窝阔台汗国
,建都也米里城,也叫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县)。疆域包括原乃蛮部(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领地和原西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1252年-1260年
,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之子
旭烈兀
率军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
1253年
,
忽必烈
率军远征西南,灭亡大理。
1259年
,旭烈兀以
蔑剌哈
(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为首都,建立了东抵阿姆河(今中亚境内最大的河流),西临地中海,北滨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
伊利汗国
,也叫
伊尔汗国
。
这三次西征,令世界人民心生畏惧,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因此被称为世界的“征服者”。
经过四十余年的征战,蒙古逐渐形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大蒙古国
。
1259年
,成吉思汗孙子、托雷长子
蒙哥汗
死后,大蒙古国逐渐分裂为中原自留地元朝和四大汗国。
参考资料:《元史》、《中国古代史》、《世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