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松龄屡立战功,张作霖没给他升官?不,没给他地盘!为什么呢?
迪丽瓦拉
2025-07-12 15:03:58
0

谁说东北王张作霖没给郭松龄升官呢?郭松龄在直奉二战中,作战英勇,战功赫赫!老张并没亏待他,升任他的学生和自己的宝贝儿子张学良为津榆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郭松龄在该地可是一人之下,是副总司令。

说是副总司令,其实就和戴笠这个副局长一样,全面主持工作,张学良则是无为而治,相当于名誉总司令。您还真别小看这个津榆警备司令部的副总司令,他郭松龄由原来的六师师长,升为中将衔统领八万精锐的集团军副总司令!

总司令张学良所辖的第三军团及两个炮兵独立旅、五个工兵营。

奉军第三集团军军长张学良,是奉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兵力雄厚,所向无敌,都归郭松龄调遣。

第三军团除了有张学良、郭松龄说直辖的第4师(第19旅栾云奎部、第27旅宋九龄部)、第6师((第2旅刘伟部、第34旅陶经武部))外还有第5师赵恩臻部(第12旅孙旭昌部、第33旅范浦江部)、第7师高维岳部(第5旅刘维勇部、第6旅刘振东部)、第10师齐恩铭部(第16旅温玉瓒部、第37旅刘联瑞部)、第12师裴春生部(第4旅霁云部、第39旅朱继先部)、第13师张九卿部(骑3旅萧国庆部、骑6旅武汉卿部)。

虽然在战后刚刚组建的6个集团军里,郭松龄不如其中之一,但已经内定为后来筹建的第十集团军军长,无法跟李景林(第1军长)、张宗昌(第2军长)、韩麟春(第4军)。可副总司令一职,以及跟张学良的密切关系,他们几个有谁能比呢?

老张对小郭还是挺仗义的,真的是还可以啊!可谁都没有想到,这让郭松龄滋生了叛乱之心,这八万精兵强将成为了张作霖给他递的刀子。郭松龄拿着“这把刀”差一点对张作霖取而代之。对于郭松龄叛乱,大家说得很详细,有冯玉祥的挑唆,有李景林的拉拢,更有郭松龄的不满。

东北王重用郭松龄,让他升官发财,统率“御林军”,他还怎么不满呢?原因有二:

他和张作霖政见不同,他反对出关,主张保境安民,跟阎锡山、陈炯明一样最大程度地把自己地盘管好。面对副总司令一职,他更愿意出镇地方,成为一方诸侯。要不然都是为他人做嫁衣,比起升官发财他要一个省,跟李景林、张昌宗一样有自己的地盘。

郭松龄后来之所以反,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作霖出尔反尔!张作霖的出尔反尔,很可能就是一种策略,这个策略激发了郭松林的打仗动力,也激发了郭松林反叛之心。

东北王张作霖承诺给郭松龄封地,但最后又出尔反尔。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调动郭松龄的积极性。

刘邦、项羽楚汉对决时,在关键的时候,韩信和彭越积极性不高。刘邦一说,要给他们封地,那怕是只是一个承诺,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就吊起来了。东北王张作霖有五虎将,而位于五虎将之首的正是郭松龄。

东北王问鼎天下,入主中原,就需要重用郭松龄这样的人才。尤其是第一次直奉战争,东北王出关计划失败后,就更重视人才了。尽管直奉一战,奉军输了,但在战争中张作霖发现郭松龄统率的军队,在撤退中,不仅有序撤离,还能小胜一把,关键保存了奉军的实力。

张作霖在直奉二战前夕,还没开战就封官许愿,准确的来说是分茅胙土。

东北王表示,江苏富庶,郭松龄可为督办。督办,全称督办某省军务善后事宜。我们可以戏称郭松龄就是“江苏郡王”,或者直接简单地戏称“苏公”。

郭松龄在直奉二战中,打得非常卖力,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从而取得了山海关大捷。最终奉军拿下直隶、山东、江苏、安徽四省还有热河特别行政区。

论功行赏时,直隶省督办给了剑仙李景林的,我称为赵公;安徽督办给了姜登选,为成为徽公;江苏督办并没有给郭松龄而是给杨宇霆,杨宇霆成了苏公。本来没有杨宇霆什么事儿,可战后杨宇霆磨着张作霖,张作霖也就把江苏给了杨宇霆。

郭松龄见江苏不行,就争取安徽,可安徽给了姜登选了呀!郭松龄就想着热河,但杨宇霆又从中作梗,热河都统就给了收复热河的阚朝玺,我姑且称其为燕公。立最大的功,却没自己的地盘,郭松龄出离的愤怒了。

第二、郭松龄致命的毛病。

直奉打了三次大战,奉军赢一输二,郭松龄参与两次,都是可圈可点的。郭松龄像他的祖先汾阳王郭子仪,更像淮阴侯韩信。他有汾阳王、淮阴侯作战能力,却没有郭子仪的情商。在直奉二战时,郭松龄打仗不要命不只是江苏督办的吸引力,而是为当初的任性将功补过。无能的人被人鄙视,有才的人遭人妒忌,而郭松龄不仅有才,而且跟张学良的关系也特别好。他是张学良的老师,是张学良的属下,更是张学良的知己,但他情商太低了。

奉军出关之战非常难打,直军兵多势强还占有地利,奉军一、三军虽有小胜,但一直无法推进,只是控制了石门塞。这下激怒了吴佩孚,他们水陆并行地增军,奉军压力很大。张学良向郭松龄请教,并以张学良的名义提议抽调兵力,不正面进攻山海关,而是选择较为薄弱的九门口。张学良命郭松龄带两个炮兵旅还有八个团,强攻九门口。

杨宇霆、韩麟春心里有点酸也有点烦,他想到了一个一举两得计策,他们授意郭松龄部的团长杨宇霆的人陈深把炮兵团营长阎宗周、关全斌撤职。

阎宗周和郭松龄是同窗好友,听闻杨宇霆、韩麟春他们关键时候给自己使袢子。他一怒之下,把陈深给免了,让那两位营长复职。

杨宇霆、韩麟春就向张作霖打小报告,张作霖非常生气,都到什么时候还内耗,但现在也不是处理人的时候。老帅决定,既往不咎,官复原职,齐心协力打仗。

郭松龄火了,自己受命危难,率军攻打九门口,你们找事还告状,他立即决定不打了,你们自己打去吧。郭松龄带着八个团直接撤了,这也太儿戏了吧。

张学良听闻,赶紧追了过去,张学良表示要么你毙了我,要么跟我回去。郭松龄说自己没拿下山海关太丢人,请求张学良军法处置。张学良说自己不杀他,他真的想死就死在战场上。

一句话,张学良是想让自己的老师将功折罪。郭松龄备受鼓舞,拼死作战,冷静指挥,打出了山海关大捷。不得不说,郭松龄以弱胜强,也得益于直军内讧。直军第三军冯玉祥京兆地方(北京)兵变,吴佩孚获知后方失火,人心大乱,一败涂地。

郭松龄虽然取得了山海关大捷,但毕竟是属于将功折过,张作霖不给他江苏,他嘴上也说了不了什么。

第三、东北王的平衡术。

郭松龄跟张学良的关系,比亲兄弟好亲,用张作霖的来说,除了老婆外几乎都不分彼此。郭松龄还对江苏有兴趣,哪怕是安徽、热河或者其他地方也行啊。

他向张学良吐槽,张学良就去找老张,老张张口就问,小六子你想要地盘啊?张学良说,不是我要,是想给郭松龄要个地盘,哪怕以给我的名义也行啊。张作霖直接拒绝,张学良知道这是杨宇霆在后面搞得鬼,后来郭松龄被杀也是杨宇霆搞得鬼。

从张作霖的视角来看,张学良就相当于古代的太子,古代的太子哪里会有地盘。再说了张学良抢的都是表皮,主要还是郭松龄掌控,给了他地盘,以他的实力很难驾驭,而且他还那么任性,和自己政见也不同,说不定会出什么事。后来,郭松龄造反,打的就是张学良的旗号,逼着张作霖做“太上皇”。张作霖有比较打击一下郭松龄,打击一下的桀骜不驯,更关键的就是平衡术。

在张作霖的地盘上,有新旧两派,旧派基本是张作霖的老伙计,新派有的是张学良的小伙计,有的是张作霖的小伙计。

张作霖的小伙计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代表,他们一般被称为士官派、留洋派、亲日派、统一派。为什么他们亲日呢?因为他们基本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他们支持张作霖出关入主中原!

张学良的小伙计以郭松龄、李景林为代表,他们一般被称为保定派、仇日派、割据派。他们多是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也就是后来的保定军校。

当时有两大军校,北方是保定军校,南方是黄埔军校。他们因为是国内军校毕业,对日本没什么感情,比较爱国,尤其是像郭松龄还认同孙文的主张。可以说,后来郭松龄起兵失败,很大原因跟拒绝日本的拉拢有关,倒我们认为的仇日的张作霖,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打击郭松龄,接受了日本的一些苛刻条件。郭松龄反对张作霖的旧思想治军,更反对他好大喜功,不自量力,想着一统天下。

张作霖固然听杨宇霆的,然而张作霖让杨宇霆“抢”了郭松龄的地盘,加剧了两人,甚至两派的矛盾。同时,又把杨宇霆外派,这样两人虽然有矛盾,却不会让奉军陷入直接的内讧,可以说张作霖的如意算盘打得好。

张作霖万万没想到,郭松龄得不到地盘,又受到冯玉祥的挑唆,联络李景林而起兵,让奉军陷入了更大的内讧,张作霖也差点被郭松龄打败。郭松龄得不到一省,就“举一反三”,撕下拥立张学良的面纱,要对张作霖进行取而代之。

张作霖既为了张学良也是限制张学良。

张作霖知道了张学良和郭松龄形影不离,如果郭松龄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谁来辅佐张学良呢?张学良会不会撵着去找郭松龄呢?他们有地盘,有军队,郭松龄又不安分,父子距离又远,时间旧了很难保证不会出现安庆绪、安禄山和史朝义、史思明那样的事。再说了,失落的郭松龄会讨厌自己,但一旦未来张学良继位,郭松龄一定会被重用,居高位,这是让儿子施恩的手段。

张作霖冷落郭松龄,既是让郭松龄反思,也是为了限制郭松龄,更是为了让郭松龄未来能够更好地辅佐张学良,可千算万算还是失算了。

1924年11月3日,奉军把直系军阀吴佩孚打得十分佩服,秀才出身的他,一边狼狈逃窜,一边大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要说唐朝最牛的诗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李白。可是有一个人却不服气,那就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言人王...
原创 掌... 摘要:掌握权力的藤原氏,为何没有成为天皇?答案其实很简单 日本平安时代,天皇的权力尽数落于藤原氏之手...
原创 德... 众所周知,二战的爆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而苏德战争又是二战中最大规模的战场。在这里滚滚的...
周月亮:王阳明不是圣人,是“问... “内卷”“躺平”“摆烂”“内耗”,焦虑成了现代人的痛苦之源,人们抱怨找不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又不得不...
原创 此... 公元前555年夏天,一心取代晋国成为天下霸主的齐国,大军进攻鲁国的北部边境,晋平公命令元帅荀偃率领大...
原创 诸... 诸葛亮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即使是在诸葛亮死后上千年,时至今日诸葛亮仍然是后世推崇的典范。诸葛亮一...
原创 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句是唐朝诗人杜牧所书《泊秦淮》的后两联。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刚登基...
成都新津春糖季启动仪式上,为何... 川观新闻记者 段玉清 3月9日,成都市新津区2025年春糖季系列活动在天府农业博览园拉开帷幕,活动将...
原创 这... 说起奥斯曼土耳其,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有讲过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在1453年占领了君士坦丁堡,让持续了一千...
穿越时空 250余件音乐文物奏... 相和歌俑,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河南博物院藏。本文图片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陶立舞俑,东...
原创 刘... 在历史上可能没哪个时期的谋士能跟三国时期相比,因为三国中有诸葛亮、有郭嘉等等一大批名扬天下的军师谋士...
履职故事 | 全国人大代表王安... “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卓越发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见证。景德...
原创 死... 《春秋繁露》云:“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相传,唐太宗在位时,因对死囚心生怜悯,便让三百九十多名死...
陈跃:晚清新疆与台湾建省之比较... 晚清时,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强化治理举措,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新疆和台湾建省。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取得...
原创 欧...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提起非洲,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也许是炎热吧。...
原创 金... 前言 金国没灭宋朝:岳飞死后的真相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岳飞被害,金兀术举杯欢庆,大喊"和议自此坚矣"...
填补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中市博物馆、昔阳县文物所 项目负责人:范文谦 山西夏商考古,迎来意外惊...
原创 欧...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欧洲那是近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大洲了,尤其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欧洲就占据世界主导...
原创 正... 关羽斩杀了魏将庞德,同时生擒魏将于禁,所以关羽是斩杀过魏将的,不过关羽之所以可以斩杀他们并非武力胜过...
原创 欧... 说起大公国,大家对这个称呼比较陌生,其实这只是国家君主的一种称呼。这种国家也是君主政体的一种,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