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刷手机,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瀛寰志略》这本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中国人视角的世界地图集,当然,也是参考了很多当时的国内外资料才编成的。辑著者:
徐继畲
,有着中国
“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
赞誉。
文章中有介绍
徐继畲
的生平经历,真是不看不知道,他竟然当过浔州知府!为什么用“竟然”这词呢?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
平时就是写写浔州府历史人文故事,找了几本和桂平有关的地方志,及相关的文献,可以说翻了没有十遍也有二十遍了,好像都没见过有
徐继畲
知浔州府的记载,都没提到过他。
这样一位人物,后期的《浔州府志》中为什么没有记载?他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徐继畲,山西五台县人,出自五台徐氏家族,这个家族可不一般,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就是五台徐氏后辈。按家族辈分来说,徐继畲是十五世,徐元帅是十九世,往前追溯徐氏家族繁衍发展的历史,两人第四世是同祖,这也是五台徐氏的话题之一了。
徐继畲家虽贫,但也是出自仕宦之家,祖父徐敬儒乾隆已卯举人,父亲徐润第是清乾隆六十年的进士,也正是他爹中举这一年,
徐继畲出生了
,因为年幼,所以跟随父亲身边在京城生活,其父的朋友圈不泛时代中的文学大家,由此得到了向众多文学大家学习的机会,成长过程中,自然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学的熏陶。
到十八岁的时候,进入五台县学学习,第二年就中了举人。到道光六年(1826年),更是以
“道光丙戌会试中式第二百三十四名贡士、殿试第二甲八十名、赐进士出身、朝考第一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的科举成绩,有了“朝元”的名头,现在五台县的
徐继畲故居所在街道,还有朝元街的叫法,就来源于此了
。
此后十年,基本都在京城天子脚下为官,到道光十年(1830年)为翰林院编修,
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
在道光皇帝身边上班了。
在皇帝身边上班,做好了,前途远大,但做不好,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古语云:伴君如伴虎。重的杀头,轻的受罚,所以做事,说话还是要很小心的。
因为工作业务强,徐继畲外任陕西道监察御史,这官职权利还是很大的,从五品官阶,
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所以在这官位上,他还是上奏了很多天下的大事。
然而,道光中期,世界发生了变局,封建的清王朝显得落后了,慢慢被外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各种手段侵蚀,有识之士为此都十分着急与无奈。道光十六年(1836年),徐继畬再一次受道光帝召见时,面圣谈及当下时事,结果表面出“流涕”。
就因为这样,徐继畬的仕途由此改变,被遣出外地做官,出守浔州府。
可以说,徐继畬第一次正式出任地方官,任浔州知府,是其官宦生涯的新起点。他在浔州府任上只待了数月,并不满一年,又被攫升为福建延建邵道,成为清末九十四道(分守道十三,分巡道八十一)道员之一,属正四品官阶。
随后十年间,徐继畬更是数迁其职,基本都在浙闽沿海,直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月,升任广西巡抚,可是不到两月,又改授回到福建为福建巡抚。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调动呢?这事就复杂了!涉及到多地的人事调动。
1846年,时任广西巡抚,八十一岁的周之琦年老因病实在没办法再工作下去了,只得乞休,回家不到两月病逝。这情况下,朝廷只得另找人选,此时,徐继畲在福建布政使任上已满三年,经过考究,朝廷想到了徐继畬,想把他调到广西任巡抚。
可是,没料到,就这一年前后,福建的人事也出现了问题。在1845年的时候,时任福建巡抚六十七岁的刘鸿翱因病告退。朝廷首先调清代河南唯一状元,时任
云南巡抚代云贵总督
吴其
濬到福建当巡抚,但没几天,又把他调去山西当巡抚了。
于是朝廷再调郑祖琛到福建接任,可是这时候英国等外来势力影响了地方的事务,事关福建的海防,国之大事,而郑祖琛初来福建,对于沿海业务不熟,在这关键时刻,时任闽浙总督
刘韵珂又抱病请休,没办法,朝廷只得又把在福建做过几任官职,熟悉福建事务的
徐继畬再调回来当福建巡抚,并兼任闽浙总督,同时把郑祖琛调往广西任巡抚。
正是这样的对调,无意中帮助了洪秀全等人在浔州府桂平县金田村的成事。因为郑祖琛最后是
以防范懈怠,对“放任”太平天国爆发是有责任的,并在1850年被革职,他也算是太平天国事件中,被清朝廷革职的第一位高官,这就是后话了。
所以,徐继畬两次出任广西的地方官,第一次是1836年任浔州知府,在职数月;第二次是1846年调任广西巡抚不足两月,估计还没到任,在半道就返回去福建了。
正是在任时间短,后世人在编修地方志时,编修职官纪年顺序时,就把时间短,不足一年,影响相对小的人给省略,或者忽略了,另外,一年出现几任职官,也不好记述,容易出现重复混乱,所以,如在同治年的《浔州府志》的职官篇中,根本就找不到知府徐继畬的记载;同时,后来各种广西地方官的职官名录中,也找不到仅仅是“署理”的广西巡抚徐继畬的记载。
这位不被广西地方志所记住的徐继畬,实际上可不是一般人。
早在1826年他中进士后,没两年,因其父徐润第去世,他按大清礼制,也就是官员的丁忧制度,回家守孝三年。三年中,他可没有完全放松下来,而是充分的利用时间,整理完成其父的《敦艮斋遗书》,此书以心灵自由为主旨,熔心学、气学、易学为一炉,深入批驳了宋元以来的程朱理学。这些内容对徐继畬影响很大,学了理学方面的知识,也锻炼出了卓越的洞察力。
这些能力后来在福建任职时就体现出来了,他利用官员身份的便利,结识了很多外国人,思想变得开明,更愿意了解“西夷”文化,了解世格世界格局、人文风俗、政治制度等等。当然,当时他这种行为与思想,是违背“职业道德”的,因为按大清规制,作为官府要员的他是不能和夷人有私交的。
可是他这样的想了解世界的态度,拓宽了他的思想视野,不再局限于封建王朝的认知,而用心去看待时代的变化,世界的格局,并由此展开了思考,这在清代末年的社会环境中,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后世说他是
“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在福建任职,经历了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英国军舰聚集厦门,威慑一水之隔的漳州,徐继畬亲率兵勇前往防守。这样的亲身经历了的辱国战争,为了对世界了解的认知,徐继畬开始思考国运衰败的原因,想要研究西方强大的原因。
后来,他真的就综合了世界的文化,编辑了一本《瀛寰志略》,向世人介绍外面的世界。如果以当下的眼光,翻看
《瀛寰志略》,这肯定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在清末的那个时代环境中,这样的认知传播,无疑是让当时国人大开眼界,打开了闭塞的视野,有识之士也就认识到,
要强国必须要知道世界格局,这比后来的晚清“洋务派”的认知还超前几年。
编辑这本《瀛寰志略》,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数易其稿”,到1848年才正式成书于福州,书名则取自于战国阴阳家邹衍所论“中国之外有大九州,有大瀛海环之”,不光是中国,还是亚洲第一部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全书十卷,分图四十四幅,近二十万字,共介绍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尤为详细,包括地理沿革、政情、经济和民俗,其中对于美国的介绍比较多,也包括对于华盛顿的赞誉。
也正是这本书的影响,在1853年前后,漂亮国建造华盛顿纪念碑,向全球征集各种碑文,恰好,浙江一带的美国传教士读到过徐继畲赞誉华盛顿的话语,于是把他的话刻到花岗岩上,送到美国,成为了华盛顿纪念碑上的一部分。
但是,《瀛寰志略》的成书,并没有真正被当时的人的思想所接受,反而成为官场中人排挤与孤立徐继畲的有力“武器”,由此改变了徐继畲后来的人生轨迹。
很多人,包括咸丰帝的老师史策先、曾国藩等朝堂大佬,认为是“赞外国之气,蔑大清之威”,是对大清朝的贬低,有点“欺师灭祖”的味道。后来又发生了“神光寺事件”,时任福建巡抚的徐继畲的处理态度更是受到莫大的非议。
福建籍官员趁机联名弹劾徐继畬,道光帝大为火光,于是,将徐继畬由正二品的福建巡抚,降为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后来再借口其他理由,逐一免去了他全部官职。
被罢官期间,徐继畬自己都不愿再提这本书,但这本书却流传到日本,反倒成为日本的“通知世界指南针”,据说对后来的明治维新都有启示作用。
直到十三年后,1861年,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思想家魏源的
《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中体西用”的著名观点得到朝廷上下的重视,晚清洋务派走上了历史舞台。此时,朝廷才想起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的先进性,于是,又重新启用徐继畬,参与到洋务运动中来。
回望历史,近代看开眼世界人,有很多,如魏源,林则徐等,但真正第一,最早的应该就是徐继畬了。他的思想传播,他的人生虽说带有一定的悲情色彩,但也足已给当时封建专制的旧时代带来了第一道“烛光”
我在桂平,我是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
。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广西抗战史料:各县市抗战时期资料系列文章(文末附各县抗日阵亡官兵名单)
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图说广西之此广西非彼广西,此南宁非彼南宁
新解历史谜题:大明“最后的长城”蓟辽督师——袁崇焕出生地之争
广西名字最复杂,最难认,最难写的城市——玉林:这不是我的本名
广西人文:秦桧出生在广西?歌颂不成反丢命的广西经略安抚使
广西人文:古镇文化——广西三大古镇,一戎二乌三江口
广西人文:再说故宫文物广西府州图围屏中的桂平八景故事
广西人文:“广西省尾”,地于极西——寻访西林县的历史脉络
广西人文: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广西的故事传说
广西人文:地方志里宋,元,明中的三位皇帝在广西的故事传说
广西人文:诗仙李白从九江贬夜郎,是从广西苍梧,藤州绕道去的吗
广西人文:古代在广西当知县,上班一年能拿什么样的工资
广西人文:民国时期广西的县等级划分,哪个县第一,哪个县最末
广西人文:历史上的“布山悬案”——广西第一古县到底是哪里
广西人文:你家上几代是不是柳州人?来,读一读再说!
广西人文:宜州本地史书中记载的刘三姐的故事,出乎你的意料
广西人文:八月初二话社日,春社祈,秋社报,简说桂平的食社文化
广西人文:从恭城文庙说起,孔子万世师表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广西人文:八桂中心,来人做宾,史说来宾县的千年沿革
广西人文:陆川县记忆,妇道臣道于一身,巾帼卜夫人守孤城
广西人文:历史上的“布山悬案”——布山是秦置,汉置还是南越置
广西人文:昆仑关——我的县籍是邕宁还是宾阳?历史说了算
广西人文:简说除夕习俗一二,看春晚并不是主流活动
广西人文:祭祖三大节之小议七月十四话风俗,你知道多少
广西人文:鱼生之城,茉莉之乡,一根乌木定横州·南宁横州沿革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十个状元五个疑,个个都是话题多
广西人文:再说三融故事——一拆为二话融县之融安县长安镇
广西人文:粤桂通衢古铜州——《北流县志》话北流
广西人文:从桂籍科举状元浅聊科举制度
广西人文:科举进士哪家强,藤县才子佳话多
广西人文:一场桂平藏品展,一块门匾背后的纪晓岚亲家的故事
广西人文:凭祥友谊关——我的曾用名很多,但叫镇南关最适合我
广西人文:明代科举广西没有出过状元,但有一位状元出生在广西
广西人文:广西最注重历史文化记载研究传承的地方——钦北防
广西人文:故宫文物的浔州故事——12扇紫檀嵌象牙广西府州图围屏
广西人文:包拯包青天来过广西审案?别当真,电视剧戏说而已
广西人文:民国时期同名县改名,你知道广西有几个被改有几个得留
广西人文:桂平金田蚂蝗桥的历史记忆——清道光年间广西的蝗灾
广西人文:历史最悠久的文庙——桂林灌阳文庙的一千四百余年变迁
广西人文:浅聊地方姓氏文化之田西县(现田林境)几大姓氏的历史
广西人文:土司文化一——各地土官的“山东青州益都白马”籍贯说
广西人文:名噪一时的太平天国王侯是哪里人?看看各县志如何记载
广西人文:再说凭祥友谊关——边关十名垂青史,不忘初心镇南疆
广西人文:玉林重建历史地标建筑——万花楼上望花楼
广西历史人文记录与阅读:广西的山水,探索的历史,精彩的地方志
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名人故里与历史遗址争论
读史:阅古藉,知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