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2000年前设下的圈套,美国现在想让中国往里钻
迪丽瓦拉
2025-07-12 18:03:44
0

现如今的中美关系可以说已经到了历史的冰点,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已经基本上穷尽了自己手中所有的牌。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国知道,美国打压中国的决心不会变,想要生存,想要避免中美最终走向热战,就必须要接受美国提出的各种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中美博弈中,美国不会退让,要不要正面冲突,就看中国是否选择退让了。

其实,美国一系列打压行为的背后,体现的是其思考问题的逻辑。

这种逻辑早在美苏争霸时期就曾经被美国人贯彻执行过,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一逻辑的产生是美国人借鉴了亚历山大执政后期所出现的皮洛氏胜利模式。

皮洛氏出生于伊庇鲁斯,是一名王子。

在他诞生之前,由于一手建立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长期指挥和参与远征行动,生活作息不规律、身体健康出现严重问题,最终突然去世。

去世之前,亚历山大并没有立下遗嘱,选定接班人,所以,马其顿国内各派为了争夺王位开始了长期的内战。

战乱让百姓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也极大削弱了马其顿帝国的实力。

最终,其分裂成诸多大小不一的国家。这些国家为了争夺地盘,不停地鏖战。直到皮洛氏诞生并夺取王位之后,这种情况才出现改变。

他很想要修理一下罗马,想要将部分罗马的土地抢过来,只不过当时罗马帝国的实力非常强大,尽管周边诸多小国多次联手,最终也没有占到一点儿便宜。

然而,机会终于还是来了。

由于塔林敦与罗马展开激战时,自己实力有限,不得不向皮洛氏求助。

皮洛氏借此机会,大举进犯罗马,登陆意大利半岛,想要抢占这块最有一个没有被沾染到的地区。

通过多次作战行动,皮洛氏确实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胜利,罗马军队受到重创。

不过,这场胜利也让皮洛氏自己的军队损失过半。这就是所谓的皮洛氏胜利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人看到,现如今,各国普遍寻求和平发展,大家其实都不想发生战争。

而面对美国,即便是再强大的对手,心里也十分清楚,战争不会让自己获益,即便自己取得对美国的胜利,也很有可能损失惨重,战争代价变得不可接受。

基于此,美国人总结出了自己的逻辑,即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时,如果双方都无法承受战争巨大的代价,不愿意真的开战。

且其中一方明确、清楚地知道对手已经无路可退,必然拼命反击的话,那么,对手就会在最后时刻选择主动退让,从而自己可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性。

这套理论也曾经实践过,实践的对方就是苏联。美苏争霸的开始阶段,苏联占尽了优势。

由于双方争霸的主战场位于欧洲,具体来说位于东德、西德边界地区,而那一地区是平原地势,苏联的陆军部队人员、火力、装备对美国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美国十分被动。

此外,在双方博弈的开始阶段,苏联成功地将美国拖入了朝鲜战争之中,让本就在兵力和精力方面不足的美国,被迫开辟亚洲新战场。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新战场与苏联无关,所以在双方冷战初期,苏联占尽优势地位。

不过,美国很快就在对苏政策问题上做出了调整,一系列手段使用过后,苏联不仅变主动为被动,甚至最终还彻底解体了。

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享受了数十年独霸天下的战略优势地位。

美国对付苏联的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美国让美元与石油进行绑定,以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核心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稳定美元的全球金融霸权地位,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一结算体系控制各国之间的石油贸易。

然后,美国就开始拉拢各个中东的主要石油生产国,迫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人为提高石油生产、出口数量,这样一来就可以降低国际原油价格。而我们都知道,苏联当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就是出口石油。

如果国际原油价值走低,苏联的经济就会受到重创。这个时候,美国就开始忽悠苏联政府,让他们知道,自己要搞各种庞大的军事计划,例如“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上当之后,就会在军事装备研发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让本就脆弱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

长此以往,苏联政府就无法在保障民生、促进生产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继而就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日益高涨,逼迫各个加盟共和国不得不在最后时刻为了自身的稳定,选择独立,脱离苏联。

这一过程主要是基于对苏联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打压手段,除此之外,美国还费尽心机想要让苏联在道义和尊严方面,在国家形象方面受到打击。

不过,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出手,直到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才抓住机会,给苏联一记沉重打击。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原因,我们都已经十分清楚了,就是当初为了反制美国在土耳其等境内部署导弹。

苏联秘密向古巴运送带有强大打击能力的核弹头的导弹,导弹已经在古巴境内部署数周,并开启了战备值班之后,才被美国人的卫星发现。

于是,肯尼迪紧急听取了智库专家的建议,打算运用基于皮洛氏胜利模式所产生的斗争模式,对付苏联。

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模式中提到的前提条件之一,即双方都不想要爆发战争,确实存在。

因为美苏都是核大国,都不能承受核大战的恐怖后果,所以苏联当然不愿意与美国真的开战。

这个时候,美国只需要努力让苏联明白,美国已经无路可退了,只能选择拼命,那么苏联就有可能在最后时刻,选择主动退让。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政府马上宣布封锁古巴,并且为了向苏联展示自己强大的军事能力和坚定的决心,将大量的舰队开到古巴周围海域,形成了一条圆弧形包围圈,把古巴严严实实地包裹在里面。此外,美国政府还公开表示,不惜与苏联打核大战。

苏联政府看到这一情况,他们自己也很吃惊,随即与美国展开谈判,最终灰溜溜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所有导弹。

从那一时刻起,苏联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地位就已经完全丧失了,由于赫鲁晓夫的软弱决定,最终导致苏联内部领导层面临强大的民意压力,内部混乱从此开启。

对于一个世界大国来说,无论遇到何种外部危机,只要其内部保持稳定,人民团结,政府组织能力强,就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但是,如果国内出现了问题,社会开始分化,矛盾不断加剧,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时,自然就会分崩瓦解。苏联就是吃了这个亏。

反观如今,中美博弈中,美国正在对中国大家施压力度,在经济上制裁中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军事上威慑中国,在科技上封锁中国。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逼迫中国认识到一个现实,即美国不会收手,如果中国不退让,那双方就会爆发战争,最终无论谁取得胜利,双方都会损失惨重。

美国人认为,中国不想和他发生战争、中国承受不起战争所要付出的代价。

所以,只要美国继续提高施压的力度,让中国明白美国绝不会退让的话,中国就会在未来某一个最后时刻,选择对美国妥协、退让。

到那个时候,不仅中国崛起的进程会被打断,而且美国还能够要求中国接受诸多不公平的条件。

目前,美国基于这一逻辑展开的行动进入到最后的关键阶段,在几乎穷尽手中所有牌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的时候,美国开始铤而走险,频发打“台湾牌”,挑动中国敏感神经,以此达到对中国的极限施压效果。

不过,美国人现在显然头脑不太清晰,美国不是当年的美国,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现在美国人想要拿基于2000年前的历史所产生的逻辑,让中国入套,显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挑起矛盾和冲突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在美苏争霸时期,挑起古巴导弹危机的是苏联,不是美国,这样美国才会有机会让包括苏联在内的国际社会相信,美国是被迫反击,无路可退,基于此,他随后做出的各种行为才会具有可信度,也才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而现如今,中美博弈现状是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责任不在中国,且中国面对美国的打压,选择的都是相对平和、对等的反击手段,我们的反击从来都是有理有理有节的,并没有越界打击或者过度反击。

因此,美国根本没有理由让别人相信,其无路可退,也就根本没有办法开展后续的各种摆姿态、搞威慑的行动。

其次,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没有退路。美国挑战的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事关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领域,因此,即便中国希望缓和中美矛盾,也没有办法退让。

也就是说,在上述逻辑中,第二点条件美国是无法达成的,无论美国对中国采取何种激进、全面的施压措施,在上述核心领域,中国都不会做出任何让步,

美国这样做,还会加剧中美之间的冲突风险。到时候,是否选择爆发战争,就不是中国的事了,而是美国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再次,中国拥有的真正杀手锏不是核武器,而是市场和制造业。

虽然中美双方都拥有核武器,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大杀器只有放在发射架上时才能发挥最大威慑效能,谁都明白,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真正使用它。

所以,核武器并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杀手锏。广袤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才是中国的真正杀手锏。

美国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开启了全面去产业化进程,至今全球制造企业有一半以上已经永远离开了美国。

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美国人民想要过上正常的生活,美国政府就必须选择进口中国的产品,不仅因为中国能够制造所有工业门类的产品,而且其他国家都停工停产了,美国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所以,一旦中美之间矛盾升级,美国政府人为通过行政手段,打压中国企业,让中国企业无法获利的话,那么中国对美出口完全可能大幅降低,最终受影响的是美国人民,不是中国。

此外,现在世界经济发展低迷,美国国内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压力非常高,失业率急剧上升,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让产品找到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大国,最大的外资利用国,所有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建厂,都会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又是一个资本大国、强国,资本已经控制了美国的政治,如果大资本家想要到中国来赚钱,美国政府却利用行政手段加以阻止,政客们的下场会有多么惨,我们完全可以预知。

所以,对于美国的各种打压,中国可以选择的有效反击手段还有很多。

最后,美国内外交困,自顾不暇,对自己的力量过分高估。

当初,美国打压苏联的时候,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良好,人民较为团结,政府执政能力普遍受到尊重和信任。因此,才会有精力、有可能一致对外。

现如今,美国国内经济问题严重,且引发了广泛的社会问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大幅度降低,且由于美国政府不断滥发美元等原因,国际社会对于美国的国家信用普遍持怀疑的态度,即便美国的盟友,也会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对外政策,不会完全依附于美国。

因此,美国内外交困,自己还有一堆事没有解决,实力还在不断下降,怎么有可能对中国进行有效的遏制呢?

我们规劝美国,有时间多搞搞国内建设,不要把精力都放在遏制别国身上,这样做,没有效果、没有意义,损人不利己,想要用2000年前的套路来让中国上当,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绝版老照片!清末皇帝溥仪与婉容... 1922年12月1日凌晨,居住在紫禁城中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举行结婚大典。30日夜间,满蒙王...
原创 韩... 东汉灵帝时,有一秀才。复姓司马,名貌,表字重湘。他写了《怨词》被夜游神体察,禀告了玉帝,玉帝知道了以...
原创 亲... 成大事者,首在得人。 现代著名的企业家雷军,在40岁时重出江湖,决心要办出一家万亿市值的公司,这当然...
原创 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了解秦朝历史的人对于这句话想必不会陌生,这是楚国名将项燕在楚国灭亡时发出的感...
原创 李... 武德九年,这一年承载了玄武门之变的余热。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刻,东宫集团与天策府的紧张冲突终于爆发。然...
原创 在... 所谓的“斗将”就是敌我双方各派出一个将领进行单打独斗,这种现象在古代打仗时并不常见,只不过是个别现象...
原创 东... 说起三国,我们都知道这段历史,三个国家分别是魏、蜀、吴。不过由于《三国演义》的原因,使得大多数人对吴...
原创 鲁... 周海婴,鲁迅和许广平唯一的孩子,一出生就是“星二代”。然而,他被人们熟知,并非因为文采出众,而是他打...
最任性的“土皇帝”!吴三桂在云... 顺治16年,吴三桂攻下云南,南明势力走向末路,清朝完成对大陆的基本统一。吴三桂率麾下人马,在朝廷授意...
原创 白... 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白起吴起在历史舞台上大发异彩,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神”,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下这...
原创 李... 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李白的名人效应依然不逊...
原创 唐...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变故,对今天中国版图的形成和封建治术的完善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这...
文化中国行 | “带动更多人了... “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
原创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是从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止,历时6年...
原创 唐... 历史上还真有明太宗这个庙号,不过并不是朱允炆。建文帝是个可怜人,自从他爹去世后四叔朱棣便看他不顺眼,...
陆姓得姓始祖为齐宣王之子 寻根溯源 1.出自妫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战国时,齐宣王之子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
朱标那么软弱,朱元璋为什么要把... 朱标比较仁慈,但并不软弱,朱元璋要把皇位传给朱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嫡长子继承制。 在古代...
原创 1... 17世纪到18世纪,欧洲历史上的这几次重大战争,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忽视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这几场战争...
原创 这... 一、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是辽东人,在崇祯初期为登州参将,率军援辽,至吴桥时却起兵叛明,占领了登州,自...
原创 中... 压寨夫人最早出自于王实甫的《西厢记》,意思是山寨头领的妻子。在我们的印象中压寨夫人都是被迫嫁给土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