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31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
,各家各户都在张罗着做年夜饭,享受着团聚的大好时光。另外,各大有名的电影制造厂也没闲着,争先播放着时下最热门的电影。
要知道,
上世纪70年代还停留在电影放映机的设备上
,丝毫不像现在的自动播放器那样的方便快捷,质感也比不上现在,但是,当时的人们仅仅解决了吃饭问题,额外的精神享受并不多,电影算得上一种。
其中一部电影名为
《难忘的战斗》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经播出后,迅速引起民众们的热烈追捧,甚至连毛主席也兴致勃勃地看了一遍。
但是,在观看途中,毛主席却突然泪流满面,一度哽咽到说不出话,而在场的所有人不由得受到感染,
泪水喷涌而出。
这不禁令人好奇,《难忘的战斗》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竟然让一向“大山崩于前而不喜于色”的伟人毛主席变得如此脆弱?
电影内容
《难忘的战斗》改编自1958年孙景瑞的小说《粮食采购队》。
作家
孙景瑞
的身份不简单,
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时正好赶上武汉解放,粮食短缺,他与其他毕业生随武汉市军官队的一支粮食监管队,下乡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购买粮食,一边躲避国民党特务以及匪徒的追击。
在圆满完成任务后,孙景瑞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灵感,创作了
《粮食采购队》
。
因为这本小说的中心立意是在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形象,因此才会被当时著名导演汤晓丹相中,投资并拍摄了电影,也就是《难忘的战斗》。
要知道,
汤晓丹
虽然是印尼华侨,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拍摄了很多革命题材的电影,更是在2004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这也是这部电影爆红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这部影片的几位主要角色也是十分出彩
,有达式常、周国宾、马昌钰等等。尤其是达式常,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是正面人物田文中,令人印象深刻。
好导演和好演员,是影片吸睛的最大亮点
,但是要想影片能够经久不衰
,甚至引得毛主席指名观看,其内容才是重中之重。
该影片的创作背景是1949年5月,解放军解放了江南某城,但残余的国民党反对势力依旧虎视眈眈,妄想破坏人民期盼已久的和平。
影片一开始,国民党反对派派遣特务陈福堂以富国粮行总经理的身份潜伏下来,不断使用阴谋诡计,控制城市粮源,
企图对新生的革命政权造成威胁。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面对敌人蓄意制造的粮荒时,我党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立即组建了粮食采购工作队,
由骑兵团的副团长田文中担任队长
,前往主要粮食聚集地——太平集,动员群众,收集粮食,支援城市。
但是,
陈福堂这个大恶人
,在得知我党派遣粮食队下乡后,竟然指使山上的土匪伪装成解放军,四处打人抢粮,破坏我军的良好形象,干扰购粮工作。
面对敌人制造的流言蜚语,田文中气不打一处来,他决定带领工作队,将土匪窝一网打尽,并将其罪恶勾当展示给群众,随后,
对陈福堂粮行的“投机倒把”行为进行打击。
田文中本以为能够顺利开展送粮计划时,但没想到太平集区副区长刘志仁是内奸,他将所有计划全部泄露给陈福堂,导致我军的运粮船队路上遇袭。
好在田文中沉着冷静,
成功将第一支粮队送到了目的地。
不过,陈福堂又策划出“代而不办”和“借仓屯粮”的诡计,阻止田文中采购粮食,并且还想将工作队挤走。
田文中心思缜密,很快发现了陈福堂的异常行为,并在区委组织的工商会上,细数了陈福堂破坏购粮工作的罪行。
不料副区长刘志仁出来辩解
,这也让田文中锁定了两人私下勾结的怀疑。
敌在暗,我在明。这样被动的局面,令田文中想到了“引蛇出洞”这一招。当工作队将第二批粮食送往城市时,
将错误的运粮时间悄无声息地传了出去,
而刘志仁信以为真,把假消息告诉陈福堂。
陈福堂派人与土匪头子武大癞子约定,以鸿宾楼灯光为号,想要趁我军的武装部队护送粮食时,里应外合进攻太平集,破坏我军建立的新政权。
他们以为胜券在握,但却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田文中挺身而出,毅然登上鸿宾楼查看敌情,当发现前来进犯的土匪已经进入到西山岱山时,他拉开窗帘,放出原定信号。
土匪上当后,猖狂地向太平集前进,
但等待他们的不是一座空城
,而是我军解放军以及地方武装部队。
没过多久,土匪头子武大癞子与国民党特务陈福堂束手就擒,其余反动势力也被一网打尽。
不过,在这场复杂的智斗中,田文中的警卫赵冬生与已经暴露的副区长刘志仁搏斗时,
不幸被隐蔽更深的敌特分子——账房先生的暗算
,被秤砣狠狠砸倒。
这一幕成了电影中的经典桥段,给国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影片的最后,田文中领导的工作队完成了任务,但那名账房先生坐在粮店里打着算盘,仍旧用最隐蔽的身份,逍遥法外。
当时,有很多人对电影的结局表示强烈不满,
认为“坏人就应该一网打尽”,
但导演汤晓丹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是说明阶级斗争还会一直做下去。
当人们深刻理解了这处“画龙点睛”的作用后,不由得啧啧称奇。其点播量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值得一提的是,
这部《难忘的战斗》在某评分网站上的评分高达7.8。
然而,毛主席之所以选择了这部电影,不仅是因为影片讲述的故事是那段艰苦奋斗岁月中最真实的体现,更是因为当时的心境。
英雄迟暮
毛主席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具有雄韬伟略的领导者,无论是军事指挥才能,还是政治涵养,都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尤其是身体素质,毛主席更是体格过人,
抗战时期辗转多日不眠不休
,长征路上更是把坐骑黄马送给重伤的战士,自己徒步而行,甚至到了1966年,73岁的主席仍能独自横渡长江。
可是,生老病死,乃万物规律。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抗住了敌人炮火的洗礼,但却抵挡不住匆匆流逝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因此,发展经济成了重中之重。毛主席负责全局掌控,既要搞好国防建设,又要处理好国际关系。
要知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作战环境的影响下,多多少少都会抽烟排解压力。毛主席的烟瘾最大,建国前后的大事决策,
基本上都是在烟雾缭绕的情况下完成的。
长年累月的吸烟,导致毛主席患上了肺病,严重到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这可吓坏了当时的医务人员,不断劝告主席减少吸烟的次数,尽量不吸烟。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毛主席患有神经性疾病的旧疾
,再加上主席喜欢晚上看书,因此患上了老年白内障。即便做了手术,但视力仍然大不如以前。
更令人揪心的是,冠心病、肺心病、老年膀胱症等等,让晚年的毛主席非常虚弱,就连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医生特意叮嘱要静养。但主席牵挂着国家大事,又怎能放手不管啊!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去世。毛主席得知后,
几天时间连话都没有说一句
,但大家心中清楚,主席是伤心过度,才会沉默寡言。
要知道,在开国十大元帅中,陈毅元帅与毛主席的关系最好,两人都善于行军打仗,更喜欢诗词歌赋,毛主席常说
:“陈毅是扛枪中最会写诗的。”
对于昔日好友的去世,毛主席辗转难安,突然决定要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但当时他的身体状况不好,医生不敢轻易放人。
可是,主席主意已定,说:
“陈毅是个好同志!他在中国革命以及世界革命都是作出过贡献的,我必须去送一送他。”
但是,谁也想不到,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
成了毛主席身体状况恶化的分水岭。
毛主席从陈毅元帅的葬礼上回来后,因为感染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腿部浮肿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两次休克的情况,医护人员尽力抢救,才勉强控制住了病情恶化。
然而,谁也想不到,
毛主席的生命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发病中
,即将消耗殆尽。
1976年1月30日晚上,毛主席在秘书的帮助下,勉强吃上了年夜饭。期间,毛主席被远处的爆竹声吸引了目光,他轻轻对身边人说:“
今天过年,你们这群年轻人陪在我身边也乏味久了,放点烟花热闹热闹吧!”
没过一会,窗外映进来绚丽的烟火,毛主席的脸上露出一点笑容,但片刻后,无奈和悲伤涌上主席的心头。
原来,毛主席看到这热闹的景象后,就想起已经远去的亲人、好友、爱人。
人到晚年,回忆过去的种种,
有些感伤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二天,毛主席恢复了些精神,向秘书张玉凤提出要看电影。
虽然主席的视力不太好,
但还是喜爱看书看电影
,身边的工作人员担心他劳累,特意挑选一些好电影。
因此,毛主席涉猎的电影种类比较广泛,有拿过国家大奖的电影,也有人物传记电影。尤其是香港影星
李小龙
主演的电影,给毛主席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然而,毛主席最喜欢看的电影,就是关于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电影,比如《雷锋》与《创业》,让毛主席感触颇深,甚至不自觉地落泪。
但是,导演汤晓丹的电影《难忘的战斗》,
是毛主席反应最强烈的一次。
当秘书张玉凤把电影放映机整理好后,毛主席看到影片开头是老百姓迎接解放军入城的画面,他陷入了回忆,随后对着旁边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说:
“上海解放时,你还是个学生吧!你也在那次欢迎仪式中吗?”
吴旭君感念毛主席竟然会记得自己的来历,连忙回答
:“是的,主席,我在。”
毛主席没有接话,完全沉浸在影片中展现出的军民鱼水情的场景中,不由得欣慰不已,没过一会,忽然抽泣了起来,
情绪越来越激烈
,哭声也越来越大。
周围的工作人员看到此情此景,也忍不住抹泪,但他们知道毛主席的身体承受不住巨大的情绪波动,担心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危险情况。
所以只能中断影片的播放
,将主席送回了房间休养。
好久之后,毛主席渐渐平息了情绪,但心中对于新中国未来的建设充满了担忧。他想要再多留些日子,尽心尽力地为人民谋幸福。
可惜,再伟大的人,
也无法抵抗命运的安排
。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全国上下悲痛不已,很多人抛下一切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只为见毛主席最后一面。
几年后,《难忘的战斗》的导演汤晓丹的妻子偶然买下了作者权延赤写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这本书,
当她翻看到毛主席在观看《难忘的战斗》时感动到泪如泉涌后
,立即将此事告知了汤晓丹。
那时汤晓丹已经年近八旬,得知此事后,
竟然像个孩子一样泪流满面。
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同样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但最终衰老离去。
不过,毛主席的精神,
永远如太阳般闪耀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