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英国军队首领下令烧毁圆明园。之后,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能拿的就拿走,拿不走的就烧了,最后,圆明园被大火持续焚烧,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园内的人也全部都葬身火海。从此,世界文化的一个瑰宝消失了。
多年后,根据专家说,在这次事件中被烧毁的文物数量,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只能根据史料大约估计有150万件。
其实,清朝的时候有一本关于圆明园内物品的书,叫做“陈设清册”。清朝建立圆明园后,因为园内物品太多并且贵重,有专门的官员对园中的物品进行清点记录成册。在册子中,详细地记录了园中的每一个物件,即便是很小的物品,也被记录在内,毕竟当时建造园林的时候,统治者就花费了举国国力进行建造。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本《陈设清册》在1860年之后就不见踪迹了,也许是在圆明园中被一齐烧毁了。因为这个,我国的圆明园文物追回工作进展很小并且越来越艰难,因为无法对丢失物品进行统计归整,但中国文物学家们呕心沥血,考察和研究了清朝史料,对当时的事情进行重新记叙和描述。
史树清先生写了《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他在书中提到过,曾经侵略过的国家,在他们博物馆中收藏着许多从圆明园劫掠来的文物,比如法国巴黎的枫丹古堡就收藏了许多中国的珍宝,门口摆着两个石狮子,馆内还有1000多件中国文物,这些都曾是圆明园中的物件,但这些很难拿回来了。
比如青花碗,彩釉制品,玉制品和刺绣等等,这些也大多都是清朝制品,还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制品原先也在圆明园中收藏着,如今却是被当作展览品,这些当时只是圆明园中的装饰品和日用品,但也是当时技艺高超的匠人制作,在后世的价值自然是极其珍贵的,有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这些物件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们的价值,外国人无法领会这些,他们只能是在博物馆内认为这些物件稀奇而已。
他提到的这些文物,虽然我们没有详细了解,但是光看文物名字,也能够大概了解到这些物品的不凡价值。可惜这些文物被寻回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这是中国的损失,但我们损失的不止是文物,比如被焚毁的圆明园,它本身就是世界文化的瑰宝,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可如今却变成了一堆废墟,令人惋惜。
英军侵入后,将圆明园中的物品全都劫掠而去,能够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全不砸毁,若是就此离开的化,圆明园还不至于毁灭,可英方听到使者被清政府扣押的消息后,直接是放火烧毁了圆明园,以此为示威挑衅。但他们这一烧,烧毁了园中建筑,烧毁了数个景观,烧毁了珍贵草木植物。这么一烧就是三天三夜,烧得只剩十之一二。
但这还没有结束,在外国联军侵入后发生的暴行,不止是外国人不珍惜,就连清军也不珍惜,被打散编制后,清兵不被管辖,他们成为兵痞,在北京大肆敛财,圆明园中的古树被他们砍成木头,低价售卖,木制建筑也不能幸免于难。
后来又是军阀和百姓洗劫了园中仅剩的石料,军阀王怀庆和张作霖将其作为私用,修建园子和陵墓,为了私欲而毁坏文物,实在是不值当,在北京大学的一对华表也是从圆明园拆来的。
1917年前后,农民又对圆明园做了最后的“利用”,他们竟然对园中的土地进行开荒种地,破坏了园中的山形水系,根据资料统计,两千多人轰轰烈烈地对园内进行开荒,挖山填湖,破坏了园中唯一保存下的山形水系。当时没有毁在列强手中,却是在近几十年中毁在了国人手上,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我们能够看的只有圆明园遗址,还保留着当年断壁残垣的样子,并没有进行修复,即使现代技术多么先进,也无法重新恢复圆明园当日的辉煌,再好也只是人造景观而已,并非原来的天然结构。
除此之外,保留着断壁残垣的样子还是为了让后代人知道中国曾有世界瑰宝,但最终被毁灭,这能够让国人永远铭记那段历史,当年的联军侵华暴行,也能够意识到保护文物和爱护国家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圆明园遭遇的“四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