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多年间,深深的影响了周边国家,比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但是在近现代,这些国家都开始和中国撇清关系,甚至不惜废除汉字,改首都名称,有的还要改国名。
古代中国,作为东亚文化的起源,曾经是亚洲甚至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例如唐朝时期,日本就孺慕中华文化,派了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文化知识和政治制度。而距离我国更近的韩国更是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在明朝时期,韩国一直都是我国的附属国。
从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朝鲜国都全方位地复制了明朝,就连官员的服饰,文字书籍都以明朝为尊。在壬辰倭乱时期,朝鲜被日本入侵,第一时间就是向大明求援。而明朝也派遣了部队赶走了日本,这样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清朝灭亡。
到了近代韩国开始摆脱中国的影响,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南北独立的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国家。南韩受到美国的扶持,经济发展迅速,一时间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当韩国的经济发展提升上来之后,就想着文化发展,而韩国在思想文化方面受到中国影响非常深,甚至当时还使用这汉语。
因此为了和我国撇清关系,韩国开始禁止使用汉语,并且废除汉字,一律使用韩文。这一举措导致韩国有许多人都不习惯,因为他们有很多东西无法用韩文来表达,长久以来都是使用的汉字,为此韩国不惜创造了许多新的韩文。
当然韩国和我国撇清关系的决心不止于此,他们还给首都改名,将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汉城”改名为“首尔”。原因竟然是因为汉城中有“汉”字,而韩国进行全面去“汉”化活动,因此汉城也不能有“汉”,于是就有了首尔。
实际上从1392年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鲜开始,就有了汉城。当时的汉城叫汉阳,长期都是李氏朝鲜王朝的首都。到了近代日占时期,汉阳从首都降格为普通城市,因此改名为汉城。1945年日军撤退后,汉城在韩语中有固定词,是首都的意思,英语翻译为“Seoul”,但是在汉语中没有固定的名词,因此中国人依旧称之为“汉城”。
这也就有了后来韩国改首都名的事情,在2005年1月19日,时任汉城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对外宣称,汉城的中午译名改为“首尔”。当然这对中国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习惯改变了而已,但是对韩国人来说却是一次大胜利,因为这标志着韩国“去汉化”获得了进一步的成果。
废除汉字、修改首都名称也就算了,在我国看来都是小打小闹,但是韩国经过两次成功之后开始得陇望蜀,他们竟然要求我国更换对韩国的中文译名,想要更改国名。虽然这对我国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是却非常麻烦,毕竟我国许多文件在对于韩国的称呼都下意识地使用“韩国”字眼,因此如果突然修改势必会带来很多麻烦和问题。
所以我国外交部在接到这个要求时,断然拒绝,可以坐视你的小打小闹,但是一旦要涉及到我国,甚至给国家带来麻烦时就必然不可能轻易妥协。
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任何想要篡改历史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韩国几百年来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同时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些历史显示不是靠废除汉字,修改首都名,修改国名就可以更改的。与其在这些不上台面的领域小打小闹,不如放眼未来,一味地自欺欺人只会让自己更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