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庞统再临死前绝望说了8个字,可惜关羽魏延没听懂,否则可以逃过一死
迪丽瓦拉
2025-07-13 02:03:58
0

庞统死前绝望说了8个字,可惜关羽魏延没听懂,否则可以逃过一死!庞统在临死之前到底说了什么话,经历过什么悲惨的故事呢?

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乃是三国时期公认的神机军师、并且和诸葛亮齐名。庞统起初效力于孙吴,但是在孙权之处不得重用,因此后来才投奔刘备。当时刘备刚刚得到荆州,鉴于庞统才能,刘备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并且和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的才能到底如何?对刘备来说有何贡献呢?

在赤壁之战前夕,孙吴和西蜀虽然已经联合起来对付曹操,但是当时曹操拥兵数十万,战舰更是数不胜数,孙刘联军想要一举打败曹操几乎不可能。怎么办呢?周瑜虽然擅长水战,但是想要正面打败强大的曹操,还是力不从心。

而庞统当时便主动前往曹操军营之中,并且告之曹操,北方军马均擅长陆地之战,不习水性,而想要打败孙吴的精锐水师只能将所有战船连接起来。如此一来北方军士便可以发挥十成的战力值。

而将战船连接起来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让工匠打造大铁钉和铁索即可将战船连接起来,曹操信以为真,殊不知却中了庞统之计。在黄盖一把大火燃烧起来之时,曹操才终于醒悟过来,可惜的是此时的曹军已经处于火海之中。

而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够在赤壁之战时打败曹操,庞统所提的连环计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曹军没有将所有战船连接起来,黄盖的火船顶多能够点燃10多艘战船,如此一来曹操的大军绝对不可能全部处于火海之中。

而曹操最终也不会兵败如山倒,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显然,当时庞统早就料到孙刘联军会使用火攻,因此才建议曹操将大船连接起来,由此一来曹军便难以挣脱,自然而然孙刘联军也就会大胜而归。

庞统除了进献连环计之外,还在刘备和刘璋闹翻之后,提出图取西川的三条妙计,第一计出其不意,控制住刘璋直接夺取益州。第二诱杀刘璋战将杨怀高沛、然后吞并其兵力和粮草,再杀向成都,其次就是回荆州,来日再图。

然而当时刘备却选择了第二条计策,斩杀杨怀和高沛,随后兼并其兵马粮草,然后再杀向成都。刘备之所以选择第二条计策,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主要就是想吞并杨怀和高沛的兵马及粮草。

其次,刘备是想替张松复仇,张松之所以被杀,原因就是做了刘备的内应,让刘璋发现了刘备真面目。而刘备因为刘璋斩杀了张松因此和刘璋反目,如今斩杀刘璋大将杨怀和高沛正是替张松出气。

庞统身死雒城,临死前吐露真言,揭穿刘备真面目

在刘备和刘璋开战之后,庞统也是不辞辛劳替刘备出谋划策,同时刘备也在大将黄忠和卓膺的帮助之下占领涪城。并且在涪城犒赏三军,然而刘备此举却让刘璋无法忍受,因此刘璋派遣战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人准备在涪城阻击刘备。

只不过,当时刘备有庞统辅佐,更兼魏延黄忠等悍将。刘璋派来的战将基本都被刘备打败,而吴懿更是直接投降刘备。

随后刘璋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军马,阻击刘备。然而李严率军投降,而刘备的实力更加强大,然而当时张任、刘循退守雒城,刘备兵马短时间之内无法占据雒城。

为此庞统提出,由刘备走大路,而他庞统本人走小路,由此两路齐攻定可占据雒城。当时刘备没有多想,而是直接同意了军师庞统的战略,并且刘备还将自己的战马借给了庞统。然而庞统却在半道之上,中了张任的伏击。

张任当时率领数百弓箭手将庞统当成了刘备,就这样庞统被当场射成了刺猬,虽然当时魏延拼死护卫庞统,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挡住张任的利箭。

综上来看,庞统其实死得非常不值得。第一作为主帅刘备深知庞统乃是文弱书生,非但没有让他走大路,而是同意了庞统走小路的决策。说白了,小路多埋伏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在小路设伏基本上很难走脱,第一小路场地太小即使有数万兵马在手也无法施展。

但如果是在大路上,即使中了埋伏也可能凭着精兵猛将杀出重围,从这一点来看,刘备当时或许便藏着小九九。而庞统之所以冒险,其主要原因就是两个,帮助刘备攻取西川,成为拿下西川的首席功臣。

第二,让刘备身边的人看透刘备,特别是魏延和黄忠,他们二人基本都非常信任庞统,即使是关羽和张飞也都无条件听从庞统的军令。

在庞统中箭之后,知道自己会命丧在落凤坡,于是将西川地图交给心腹之人,并且当场说了8个字,“今日我死,乃天命也”,庞统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看起来像是在抱怨,但实际上却非常绝望。

换句话说,庞统本可以不用死,当然了刘备得让庞统走大路。而刘备完全可以自己走小路,由此一来所有军士定会死死护卫刘备,同时刘备的武力值本就和庞统不是一个级别,常年征战天下刘备再怎么也能算是个二流战将。

只不过当时刘备并没有那么做,依然让庞统走小路。“乃天命也”,这4个字便足以证明庞统在临死之前是非常绝望、非常失望的。当时谁是庞统的天?很简单,正是刘备。庞统之所以会选择投奔刘备,其原因就是想功成名就,留名于青史之中。

然而当时刘备为了迅速达到战略目标,却让谋士庞统以身犯险,最终害了庞统性命。庞统的临死之言,无疑是给魏延、黄忠,包括关羽活生生的警示。

庞统的临死之言给魏延黄忠还有关羽什么警示?很简单,证明刘备就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然而可惜的是,魏延、 黄忠还有关羽根本没有把庞统的话当一回事,后来关羽丢荆州,被斩杀。而魏延同样被斩杀,并且还被夷灭三族。

换句话来说,只要是战略需要,刘备可以堵上任何人。当然了,只要刘备发现集团之中有人产生异心,刘备同样不会手下留情。

而庞统在荆州之时,便私下和刘备说了这样一句话,在史料《九州春秋》之中记载:荆州荒残,人物殚尽,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显然,在庞统眼里,荆州虽然是一个不错的战略要地,但是绝对不能长久。毕竟当时北有曹魏、东有孙权,他们都对荆州虎视眈眈。然而关羽却对庞统的话视而不见,在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关羽孤军北伐,而此时所谓的盟友孙权早就在盘算如何夺取荆州。

最终关羽腹背受敌,战死疆场。总体来看,蜀汉集团之中关羽、庞统魏延均是死于非命,特别是庞统,如果庞统不早死,恐怕刘备匡扶汉室的希望至少会大一倍,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左... 前言: 一代名臣左宗棠,收复新疆、力挽狂澜,堪称晚清栋梁。然而,当他病逝之际,朝中却为一个问题陷入...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在“理想的中...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乐 李广军 在长沙市芙蓉区蔡锷中路,有一条僻静的徐祠巷,两边低矮的楼房已经拆迁...
原创 原... 导言 章武年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东吴的广阔领土,气吞万里...
原创 吴... 丁奉是吴国的著名将领,他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书中写到:“庐江丁奉,字承渊。”他...
原创 在... 本世纪初,《明朝那些事》的网络发布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明史的广泛关注。这本书不仅让明朝的历史走入了大众...
原创 项... 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堪称古代战争中的传奇。虽然历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的战...
原创 “... 《薛刚反唐》是明清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通俗演义小说,被许多读者视为情节紧凑、人物鲜明的上乘之作。该书...
原创 明...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出身平民的皇帝。在他二十岁之前,曾经历过社会的最底层,深刻...
清朝的总督权力如此大,为什么不... 清朝的总督相比于唐朝的节度使,地盘要大的多,管的部队人口也多的多。 但是清朝的总督为什么没有变成唐朝...
原创 他... 洪学智,这个名字承载着无数英勇壮举和坚定信念,是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传奇人物。年仅十五岁时,他便...
岂曰无名!一场展览,纪念抗日战...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8月15日,“岂曰无名 山河...
文化中国行|六百年“黑”历史 ... 央广网合肥8月16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8月15日,由祁门县人民政府指导,祁门县文化旅...
原创 老... 在这个充满失望和迷茫的时代,时常让人感到忧伤超越了快乐的情绪中,我们不妨把心思聚焦于读书之上。阅读不...
原创 三... 乱世三国,战火连天,兵荒马乱,民众的平均寿命仅有26岁。这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但恰恰是在这样的时...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清朝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开始,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政权最终灭亡。这个时...
原创 皇... 我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皇权至上的体制,皇帝作为权力的象征,掌控着所有的政务和军权。他们自称“天子”,意...
原创 晚... 历史如同时间的细沙,悄然流逝,随着前人逐渐离去,那些曾经辉煌的岁月也随之隐匿在尘埃中。如今,我们如何...
1899年,湖北来了个“光绪皇... 全文共6440字 | 阅读需13分钟 1 1899年10月末这一天,蕲州知州凌兆熊,碰到了一件头痛的...
原创 百... 曾经的清晚期,是我们最不愿意提及的一段过往,因为那时候的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硬生生的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皇家园林典范玄武湖 文化廊解锁... 玄武湖作为江南皇家园林的典范,其历史可追溯至六朝时期(220-589年),是南京作为古都的核心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