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3年,志愿军战士为爱情放弃中国国籍留在朝鲜,后来怎么样了?
迪丽瓦拉
2025-07-13 04:33:10
0

1954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开始从朝鲜撤离。

战士们将行李收拾好,当他们集结完毕踏出驻地大门时,所有人都惊住了。

志愿军的驻地到火车站有好几里地,但这几里地的路程上居然站满了来欢送他们的老百姓。

回家的列车载着歌声和泪水,嘶鸣的汽笛声诉说着离别的不舍。

然而还有一位中国志愿军战士却选择留在了朝鲜,他就是王兴复。

王兴复在朝鲜开展工作时,与一位朝鲜的女孩吴玉实坠入爱河,这段感情也直接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么,王兴复是如何与吴玉实坠入爱河的呢?

留在朝鲜的他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后来的王兴复又有没有再踏上过祖国的土地呢?

战争中的爱情

1950年,美国为了扩大自身利益向朝鲜人民露出了自己的獠牙,美帝之心昭然若揭,在毛主席的动员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保家卫国的使命开拔朝鲜。

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朝鲜,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趟朝鲜之旅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个年轻人就是王兴复。

我们经常在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志愿军战士们惨烈的战斗场面,但其实,他们不仅在与美军斗智斗勇,英勇奋战,还在后方不遗余力地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当时王兴复隶属于志愿军后勤部队的一员,主要在当地的兵站进行援建工作。

志愿军的兵站是当地百姓特别爱去的地方,那里有可爱的志愿军战士,有水果、馒头可以吃,甚至还有电影可以看。

每个志愿军战士都会负责一个朝鲜的家庭,而王兴复负责援建的就是一个饱受战火的单亲家庭。

这个家里只剩下了一个孤苦的老母亲,和一个名叫吴玉实的小姑娘。

其实这个家庭原本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战争的摧残让无数个这样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吴玉实家中的男丁因为战争的缘故先后离世,日子过得非常困难。

王兴复非常同情这个小姑娘,他自己的家又何尝不是被战争摧毁的呢?

王兴复尽心尽力地帮助这对母女,重建房屋、种植庄稼,所有的脏活累活他都一力承担,有了好吃好喝的时候,王兴复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吴玉实。

两个人年纪相仿,又每天相处在一起,渐渐地吴玉实就爱上这个勤劳朴实的小伙子。

而吴玉实的勇敢善良也让王兴复深深着迷。

但是问题来了,部队明令禁止志愿军战士和朝鲜的姑娘谈恋爱,结婚就更不可能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个时候抗美援朝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中国的志愿军部队开始陆续回国。

王兴复向自己的班长说明了他的情况和想法,他想娶心爱的姑娘为妻。

他的班长也明白,并未阻拦,及时将王兴复的情况汇报给了上级。

这件事不仅“打扰”到了志愿军高层,连朝鲜政府也为之所动。

上级看出了王兴复的满腔真情,于是也为他出谋划策。

根据规定,王兴复想要娶吴玉实为妻,必须复员,而且要留在朝鲜。

因为朝鲜政府为了防止本国的人口流失,所以禁止朝鲜姑娘嫁到国外。

但这些问题,都熄灭不了王兴复对爱情的渴望,他的复员申请从志愿军政治部转派到中国驻朝鲜的大使馆,又从朝鲜的外务省再转批到朝鲜人事局,终于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王兴复就地复员。

为爱留在朝鲜

1959年,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回到了国内,而王兴复还在朝鲜为自己的爱情努力着。

他加入了朝鲜国籍,提交了结婚申请。

直到1962年,朝鲜最高行政局才正式批准王兴复和吴玉实的结婚申请。

王兴复将这些批准文件一份份保存下来,他和吴玉实是唯一一对正式批准的志愿军和朝鲜人的婚姻,这些文件也见证着他们之间的爱情。

当时朝鲜有很多中国人和华侨,平壤有3所华侨小学和1所华侨中学,王兴复在参加抗美援朝前就已经受过教育,自身的文化水平还不错。

于是便被安排到平成第三华侨小学担任校长。

在从事教育事业的同时,王兴复也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吴玉实的老母亲,还与吴玉实有了爱情的结晶。

没有了战火的纷扰,一切都回到正轨上来。

王兴复与吴玉实过着简单而温馨的生活,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在朝鲜的这些日子里,王兴复过得很平淡很幸福,但是有一件事一直都藏在他的心里,那就是对祖国的思念。

其实在当年中国志愿军撤退的时候,吴玉实就向丈夫表达过自己的想法。

她非常愿意和王兴复回到中国,但是碍于部队的规定和政府的政策,他们只能留在朝鲜,更何况吴玉实的老母亲也需要有人照顾。

所以当他和吴玉实提出想回到祖国的时候,吴玉实当然是非常赞同的。

如今王兴复已至晚年,吴玉实的母亲去世,两人的孩子也长大成人,他更是归心似箭,希望能够落叶归根。

王兴复重新加入了中国国籍,并且以华侨身份向中国驻朝鲜的大使馆提出了回国定居的申请。

70年代,王兴复终于带着爱人吴玉实和他们的孩子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他又投身到了熟悉的教育事业当中,但这一次不同的是,他是在为自己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培养人才。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轻时受祖国号召来到朝鲜,为了爱情留在异国他乡,半生浮沉的王兴复终于在晚年落叶归根,他和吴玉实的爱情故事也被人们传为一段佳话。

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战士

王兴复与吴玉实相爱于战争当中,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建立了家庭还有了孩子。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幸运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

上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分裂成了北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

双方都想统一朝鲜半岛的土地,但韩国军队根本不是朝鲜军队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连自己的政治中心汉城都被对方收入囊中。

这时,韩国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他们向背后提供支持的美国求助。

美国的插手极大影响了朝鲜半岛上的战争形势。

朝鲜军队双拳难敌四手,于是向苏联,与中国求助,请求派兵支援。

美国本身向朝鲜半岛出兵的行为就属于不正义的侵略行为,但没想到他们变本加厉。

中国政府发声,绝对不会容忍他国对邻人的肆意侵略,麦克阿瑟却认为中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不敢出兵与美国相抗衡。

紧接着美军不仅跨过了三八线,美军飞机甚至屡次飞进中国领空,对丹东地区实施轰炸。

他们还发声挑衅中国,说鸭绿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仿佛下一秒他们就要跨过鸭绿江剑指中国。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主席铿锵有力的话语震耳发聩。

于是志愿军战士们“不畏关山万里难,冰心一片付征鞍”。

历时近三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换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据统计,中国前前后后有240万志愿军投入到朝鲜半岛的战场当中,总耗资大概25亿美元,最终有17万志愿军战士埋骨他乡。

而美国这边,虽然召集了多国的联合国军,但他们自己出动的30多万军队就已经占联合国军队的绝大部分了,另外财大气粗的美国还在朝鲜战场里砸进去400亿美元的巨款。

古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各国在这儿投入了多少精力,离主战场最近的,受伤最惨痛的依然是朝鲜老百姓。

中国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老百姓重建家园,从踏上朝鲜的第一天起就一边战斗,一边进行援建工作。

修坑道、挖战壕、建桥梁、铺铁路。

战士们还喊出了“以建设北京的劲头来建设平壤”的口号,光是在平壤就修建了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建筑,包括办公楼,大学和医院等等。

志愿军战士们一身正气,又热情善良的形象,使得朝鲜姑娘爱上志愿军战士的事情不在少数,为了严整军纪,组织只好下达了不准与朝鲜姑娘产生感情的死命令。

所以王兴复最后能留下来,甚至得到官方批准其实是极其幸运的。

王兴复与朝鲜姑娘吴玉实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他们在那个战乱频发的年代书写了属于自己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战争对于百姓带来的伤害。

如果没有战争,如果生在一个和平年代,我们会看到更多像他们一样幸福的爱情故事,那些本该美满的家庭也不会被炮火掩埋。

参考文献:

《1958年志愿军全面撤离朝鲜秘闻》周斌

《战争中的众生相》罗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网上时常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缅甸曾经属于明朝管辖,明朝拥有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是典型的“两洋”国家。...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上,杀气腾腾的项庄舞剑直逼刘邦,范增焦急地三次举起玉玦催促动手。然而,项羽却始终沉默...
原创 历... 在古代封建社会,太监的地位通常是低微且备受轻视的。然而,今天要讲述的这位太监却不同寻常。他的名字是陈...
原创 2... 在沙俄的鼎盛时期,它的陆地面积一度达到了2288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了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这一...
原创 解... 1948年3月的洛阳,天还没亮,风里透着一股冬末春初的凉意。外头看上去平静,实则内里暗流涌动。洛阳不...
原创 唐... 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体制中,宰相的设立方式、选任原则、权力分配以及体制构建,一直是影响国家政权稳定、政...
原创 李... 一、才华之论 唐朝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最终为什么会输给秦王李世民?简言之,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 其一...
原创 宗... 你有没有想过,家族企业里的继承权争斗,不一定是因为钱,甚至也不完全是人际关系的复杂,而是背后深深扎根...
原创 如...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因战乱而积累了深厚的仇怨。日本在近现代对华发动的侵略战争,至今依然是中国人民心头的痛...
原创 戚... 《——【·前言·】——》 1561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外纳妾,陆续生下五个儿子,本以为一切可瞒天过海...
原创 赵... 头条创作挑战赛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占荆州,消息传出后,南方的各路英雄立刻陷入震惊和慌...
原创 三... 1949年2月的徐州——8兵团的正式成立 1949年2月的一天,徐州城内原“剿总”司令刘峙的公馆迎...
原创 他...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陶峙岳是我们党中年龄最大的党员,但与他相比,历史上却有一位极为特殊的党员——这位年...
原创 霍... 文化历史解析:霍去病的崛起与陨落 霍去病,西汉时期堪称战神般的人物,他的军事才华无人能及。他年仅十八...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的是哪“三... 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成语吧,这个现在表示的是某位领导上任后,通常会采取一些重大的...
原创 罗... 编者按:当谈到中世纪欧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骑士与城堡,接着便联想到它的衰退与倒退。这种看法看似有些...
卓承元:元版零本亦难求 很多年前的一天,我收到上海某拍卖公司寄来的古籍拍卖图录,拍品中一册元版《通志》零本引起了我的注意。 ...
党史百年天天读 ·7月18日 重要论述 1936年7月18日、19日 毛泽东同斯诺谈苏维埃政府的对内政策问题,强调如果蒋介石愿意抵...
原创 黄... 黄埔一期(49) 觉醒年代中的蒙古族先锋与第一位共产党员 在五四运动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涌现出了众...
原创 袁... 1915年,袁世凯已然成为中华民国名义上的终身大总统,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