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匈奴为什么很少杀被俘的汉将?
迪丽瓦拉
2025-07-13 10:03:23
0

匈奴对待被俘的汉将,是非常讲究的。

不论是被俘的将领,还是被扣押的使者,匈奴一般都不会杀害,只是尽力争取其归顺。

即便汉将汉官不归顺,匈奴一般也不会严刑拷打,而是让其先居住下来,甚至配给匈奴女子,然后隔三差五派人来劝降。

而对于愿意归顺的汉将汉使,匈奴又会给予真正的重用。

一方面,匈奴单于会对降将以最优厚的待遇,高官厚禄不说,单于有时不惜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降将!

另一方面,匈奴会对降将给予真正的重用,不但让他们帮忙练兵,还让他们领兵打仗,甚至会委以机密大事。

被俘的汉将汉使

1、张骞。

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试图联合月氏。

经过匈奴的地盘时,被匈奴扣留。

此后,匈奴多次试图争取张骞归顺,但张骞“不辱使命”、“持汉节不失”,坚决不降。

匈奴为了争取张骞,除威逼利诱外,还送了匈奴女子给张骞,以最多的耐心争取。

这一待,就是十年,待到匈奴自己都松懈了。

于是,张骞找准机会,带着队伍逃离了匈奴地境。

不了张骞在出使返程中,又被匈奴扣留了。

之前争取了你张骞十年,你张骞还是跑了,按理匈奴应该死了这条心吧。

然而,匈奴还是照旧扣留、争取。

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得以再次逃脱。

2、李广。

前129年,李广率万骑出雁门攻匈奴。

结果,遭到围攻,李广负伤被俘。

此时的李广,已经身负重伤,行动不便,按理已难生还。

然而,单于在战前曾有令:务必生擒李广!(要拉拢、重用这位名将)

因此,匈奴人将重伤难行的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行了十余里。

李光抓住机会,猛然跃起,从一个匈奴少年那里抢过马匹和弓箭,策马而走。

匈奴来追,李广射杀数人,得以逃脱。

3、李陵。

前99年,李陵率5000步卒北进,与匈奴大军遭遇。

在一段史诗般的激战,杀伤匈奴骑兵数万后,李陵力屈而降。

李陵降匈奴后,单于对其极为看重。

李陵曾杀了大阏氏信用的李绪,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遂将李陵藏到北方,等大阏氏死后才接回来。

此后,单于将女儿嫁给了李陵,封李陵为右校王。

李陵在匈奴二十余年,深受重用。

一方面,李陵曾指挥匈奴军队作战。比如,前90年,他曾率3万匈奴骑兵与汉军作战。

另一方面,李陵“有大事,乃入议”,参与匈奴机密大事的商议。

4、赵破奴。

赵破奴也是大汉名将。

不破楼兰终不还。赵破奴曾率军虏楼兰王,破姑师,威震西域。

前103年,赵破奴率2万骑接应欲归顺的匈奴降将时,被8万匈奴骑兵所围。

在亲自出营找水时,赵破奴被匈奴所擒获。

其后,赵破奴受到善待,在匈奴娶妻生子,生活数年。

前100年,赵破奴找准机会,归汉。

5、李广利。

李广利,大汉“贰师将军”,是卫青、霍去病之后,汉军又一位统帅。

然而,因为巫蛊之祸的影响,李广利企图立功自赎,结果战败而降。

李广利归顺后,单于将女儿嫁给了他,对其信用在卫律之上,引起卫律嫉妒。

单于母亲生病时,卫律假托先单于发怒:当初祭祀时说,捉到贰师将军(李广利),就要拿他作祭品,如今为何不遵守誓言?

于是,单于杀了李广利!

李广利,是少有的,被匈奴所杀的汉降将。然而,其死因,确实另一位汉降官卫律的陷害···

6、赵信。

赵信、卫律,严格意义上不算是被俘的将领。

赵信本就是匈奴小王,降汉后改名赵信。

赵信归汉其间,为卫青重用,屡立战功。

然而,在一次交战中,赵信还是率领八百余骑归降单于。

当年的匈奴小王,在大汉“镀金”后,回到匈奴,成为“自次王”,地位仅次于单于!

赵信提出的“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无近塞”的主张,让匈奴撤往漠北,拉长汉军战线。

这一主张,给此后汉匈战争中的汉军带来了很大困难。

霍去病死后,赵信又主和,与大汉暂切罢兵。

7、卫律。

卫律,严格意义上不算被俘的将领,但他影响极大(前文已多次登场),因此需要介绍介绍。

卫律,与李延年交好。

他受李延年推荐出使匈奴时,李延年获罪灭族,卫律担心受牵连,遂降匈奴。

卫律降匈奴后,“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出弥山,富贵如此”,受尽优待。

他陪伴单于左右,参与匈奴大小事务的决断。

由于随时参与机密事务,因此,后来,他甚至可以与阏氏联合,矫老单于遗命,另立新单于!

以上诸被俘或投降匈奴的将领,多受到匈奴善待,甚至受到极大重用!

匈奴,为何要如此“厚道”地对待被俘汉将呢?又为何对汉被俘、投降的将领如此看重呢?

失军当斩

被俘的汉将,大多数是出于迫不得已,至少最初绝非真心实意。

而像李陵这样的人,在匈奴待了二十多年,其间也曾多次流露出对汉地的四年。

然而,匈奴之所以愿意全力争取,不担心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因为:这些被俘将领的后路已经断绝。

汉律,失军当斩!

李广,力战重伤,被俘后奋力逃脱,回国后,依律当斩,但到底还是赎为庶人。

赵破奴,力尽被俘,找准时机,果断回国,也是依法当斩。回国后,汉武帝特赦。

也就是说,即便是李广、赵破奴这样一心回汉的将领,回国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因此,不论这些被俘的汉将其本心如何,归汉的风险极高,一般是不敢回去的。

所以,匈奴可以不顾其本心如何,全力争取,甚至重用!

匈奴的急切需求

匈奴之所以要全力吸引,甚至不惜代价重用汉被俘的将领,也是因为他们有急切的需求!

汉匈长期交战,各有所长,双方都想方设法学习对方长处!

大汉急切要重用匈奴降将,是因为,匈奴人擅长骑战,普遍擅长机动灵活的作战,更拥有在草原、沙漠长途行军时必备的生存能力。

卫青、霍去病长驱直入,连战连胜,与这些匈奴降人的带路、作战技巧都不无关系。

因此,卫青、霍去病,也都大力重用匈奴降人!

同样,匈奴也急切要学习汉军所长。

匈奴人“见利而进,不利而退”,机动灵活,但是,他们持续作战能力、正面作战能力不足。

因此,在汉匈战争初期,卫青、霍去病长途奔袭,往往连战连胜,匈奴连大规模抵抗都很难组织起来。

所以,匈奴急切需要从汉将那里学习正面作战、持续作战的能力!

即便是李绪这种原本在大汉不知名的将领,到匈奴后,都能得到重用,被委托练兵。

而一旦得到知名将领,尤其李陵这种大师级名将后,其帮助就更大了!

事实上,在汉武帝后期的几次北伐中,匈奴人往往能立足持续作战,先组织退却,把握大军,然后选择时机,给予汉军一路重创!

汉武帝后期几次北伐屡屡被匈奴所败,除汉军本身问题外,匈奴在持续作战、正面作战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都与汉被俘降将军对匈奴军队的帮助离不开关系。

单于自身的需要

匈奴的内部体制中,单于与左右贤王及大小贵族的关系是微妙的。

他们在内部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而汉将,在匈奴没有深厚的根基,更可能成为单于的嫡系力量。

因此,单于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李广利,李陵得以“有大事,乃入议”,李广利得以“尊宠在卫律之上”,卫律得以“随伴左右”,甚至参与身后事务的处理。

卫律得以“矫令立王”,金日磾成为汉武帝托孤重臣之一,某种程度上,汉匈双方君王在这一点上是有相似之处的。

草原,强者为王。

匈奴能雄霸草原数百年,与秦汉争雄数百年,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骁勇的骑士而已。

善于吸引、使用外部人才,学习外界所长,借助外来力量,也是其得以雄霸草原数百年的重要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已摸清“家底...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1972年至1974年,马王堆一号墓、三号墓...
“让不再战的和平潮流继续下去” 本报记者 朱玥颖 近日,日本学者松野诚也、奈须重雄向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档案馆、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义乌...
原创 刘... 刘伯温是朱元璋比较信任的一个大臣,世人都知诸葛亮神机妙算,但很少有人知道刘伯温的预言也是很准的,他曾...
原创 大... 前言:所谓的“祥瑞”,就是将一些超自然的现象认定是吉祥的征兆,比如地出甘泉、神兽出现、天现祥云等等。...
原创 太... 1851年年初,金田起义爆发,数万太平军将士齐聚金田,向洪秀全贺寿的同时掀起起义,定号太平天国。 世...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从周朝往前推,越来越朦胧。以至于有的人们怀疑过夏朝是否存,当然夏朝之前的历史,就更感觉像神...
原创 战... 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可谓是人才辈出,既有不少日后的革命将才,也有抗日战争中的名将,可是也出了不少钉在历史...
原创 关... 四大名著之所以会如此深得现代人的喜欢,一部分是因为作品当中的故事情节比较吸引人,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
原创 抗... 在我国近代,曾有过一段军阀混战的时期。军阀之间频繁的战乱以及无止境的贪念给我国的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我决定把一生都献给敦煌”——...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文/程楠 张文静)自少年时代起,美国学者史瀚文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深的敬...
原创 刘... 引言 刘备的一句“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流传千多年,成为当代黑帮们的金句,毫不逊色于曹操的“宁我负...
原创 古... 说起古代那些皇帝老儿换班的事儿,为啥非得盯着上一代皇帝的传国玉玺不放呢?就不能自个儿动手丰衣足食,整...
原创 志... 志愿军金珍彪腿部中数弹,依旧持枪坚守阵地,最后歼灭165个敌人,荣获一等功,然而回国的时候,他不仅没...
原创 刘... 刘备夷陵惨败之后,来到白帝城托孤,而被他托孤的重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
原创 大... 严颜生平 严颜作为蜀中的一员大将,在蜀汉之中也是赫赫有名,而且他的资历和实力都很强,蜀汉的许多将军,...
原创 对... 北上广深这4个城市是全中国公认的发达城市,北京是首都,深圳是特区,广州和上海这2个沿海城市倒是有很多...
原创 晚... 清朝后期是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一个时代。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外患是指列强对中国沿...
原创 东... 我们说的东汉西汉,是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之间的,这一整段中国历史时期的代称,这是我们划分...
原创 开... 我小时候读书时,常常遇到国民党反动派这个词。当时我很纳闷,国民党就是反动派,何必还加反动派3个字,难...
原创 是... 毛泽东,一代伟人,他的文治武功,他的开天辟地,从一介书生成长为世界娇子,他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