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原本指的是一种自然界中的现象,意思是说一只蝴蝶在地球这端煽动翅膀,却在地球那一端引起了一场风暴。蝴蝶效应这个说法的思想是:有时候,尽管一件事的初始条件变化非常小,但是经过不断地放大,最终的状态可能复杂到无法预知和承受。
蝴蝶效应放在一些其它领域也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1259年一群重庆农民的一次抵抗,竟然挽救了整个欧洲的命运。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猜到了,这个时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钓鱼城事件”。
1258年,大蒙古国大汗,铁木真的孙子,托雷的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率蒙军主力进攻四川,四川的守城大将王坚率领从山西,川北等地迁来的农民镇守钓鱼城,蒙军久攻钓鱼城不下,1959年蒙哥亲临战场指挥,却被这支农民部队投掷的飞石击中,受伤而死。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此事被演绎成了杨过击毙蒙哥。
总之蒙哥是死了,蒙古大军群龙无首,只能放弃包围,向北撤离。但是,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蒙哥的死对历史格局有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是他同父同母的兄弟旭烈兀那是正在进行第三次远征,之前他已经打到了巴格达(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大部都被其攻占),在那里进行了长达一个星期的屠戮,酿成了阿拉伯文化史上最具破坏力的事件之一。在蒙哥被打死之前,旭烈兀本打算继续进攻阿拉伯的马木留克王朝。蒙哥的死导致诸兄弟开始争夺汗位,旭烈兀率主力回国夺嫡去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也开始了彼此的较量,忽必烈从从前线赶到北京驻扎,拒绝离开,彼此拥兵自重,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战争。
还有一支部队是由拔都率领的征欧大军,在蒙哥死前,他已经达到了基辅,波兰,把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都占领了。当时拔都已经达到了多瑙河,手下有20万大军,按理说这时候欧洲是九死一生的,但是钓鱼城事件却让拔都的子孙放弃了西征。
就是这么一群中国农民,他们不仅拯救了阿拉伯世界,还拯救了欧洲,缓解了蒙军的第三次西征,促成了忽必烈的即位。从1227年镇守钓鱼城开始,到1279年,前后36年,这群中国农民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