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称“九千岁”的明朝太监魏忠贤,是坏人,但更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迪丽瓦拉
2025-07-13 12:33:18
0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魏忠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宦官、大太监,权倾朝野,把明朝当时的社会朝廷搞得是乌烟瘴气,是一个遭后人唾骂的大恶人。因此魏忠贤的整体形象给人感觉是非常不好的,但是魏忠贤死后不久,明朝就灭亡了,明朝的灭亡难道真的跟魏忠贤之死没有一点关系吗?魏忠贤确实心狠手辣,对权力欲望很大,但他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尤其在事关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的立场上,表现得还是非常深明大义的,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魏忠贤。

一、自阉入宫

万历时期的魏忠贤,从小就爱弄偷鸡摸狗,长大后嗜赌成性,是远近闻名的二流子。他渐渐地在社会上结交了一批凶狠的恶徒。由于整天地酗酒、赌博,最后他欠下了一屁股的赌债,还卖了自己的女儿用于偿还赌债。为了躲避债务,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他选择了改名换姓,由以前的名字改为了李进忠,他有一次偶然地看见太监在游乐场所出手阔绰,生活过得很是滋润,于是他也想做个太监,便自阉入宫。

二、权倾朝野

入宫后,魏忠贤结交太子宫内的贴身小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万历皇帝的皇长孙朱由校的奶妈客氏,和她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而面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之能事,与他共赴宴游,十分讨得皇长孙的喜欢。

1620年,朱由校即位,号称明熹宗。魏忠贤被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改回原姓,权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魏忠贤”这个名字也是明熹宗即位后赐名的。由于明熹宗因为喜欢做木工,无心打理朝政,因此朝廷大事,几乎都交由魏忠贤打理。至此魏忠贤开始飞黄腾达、权倾朝野、只手遮天。

后来,熹宗将魏忠贤信任到几乎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到了民间很多百姓只知朝廷有魏忠贤而不知道有明熹宗,魏忠贤还被人称为“九千岁”。

三、皇帝赐婚

天启帝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名印月,又叫客巴巴,本来与太监魏朝是相好。而魏朝呢,又是魏忠贤的大贵人,多次帮助魏忠贤,让他在宫中立稳了脚跟。当时魏朝是大红人,事情多,既要侍奉干爹王安,又要侍候皇帝,没有那么多时间跟客氏在一起。

魏忠贤虽然入宫好多年,但事业开始并无起色,知道巴结上了客氏,以后就会前途无量。于是口才一流的魏忠贤就见缝就钻与客氏便暗中好上了。最终,魏朝因与魏忠贤争风吃醋,大半夜的打了起来,惊动了皇帝朱由校。

天启皇帝便亲自断案,要客氏选一个。客氏早就厌倦了魏朝的“狷薄,而乐逆贤憨猛好武”,而且觉得魏忠贤大字不识,两眼一抹黑,好控制,因而选择了魏忠贤。于是,两人终于由天启皇上赐婚,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夫妻。

四、稳定辽东

在辽东战场上面,萨尔浒之战明朝是失败的,之后一直是颓废的。至从魏忠贤当政后,已经有了很明显地改观。

魏忠贤对于辽东的局势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他先是力排众议,认为绝对不能放弃辽东,不然北京就有危险,其次又极其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后来的袁崇焕也是魏忠贤提拔上去的。

而且在魏忠贤的时期,从来没有出现过边疆裁员、精简等等情况出现,军饷也能足量到位,对于在皮岛的毛文龙,魏忠贤更是给予厚望,不仅支持毛文龙在后金的背后开辟战场,还给予了他都督的官职和尚方宝剑,大量的红衣大炮运到了辽东的前线战场。

而在此期间,先是取得了宁远大捷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随后毛文龙在丁卯之战当中,击退3万八旗军,保卫了朝鲜,搞得皇太极只能去北方的野人女真部落那里去抢夺物质,如果明朝再维持这样的封锁三到五年的时间,恐怕就真的恢复了辽东之地。

因此在稳定辽东局势上面,魏忠贤还是不含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打压东林党

朱由校即为之初,期间鞍前马后出了很多实力的东林党人们,这些人不但是东林党的大佬,更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清流。从行政权到人事权再到监察权,东林党人几乎控制了朝廷所有的重要部门。

然而东林党人在上台的表现却是让朱由校非常地失望,首先是在税收方面:东林党人代表的江南官商士绅集团,几乎占据了明朝最为肥沃的土地资源,但却经常利用朝廷里的既得利益者为其拖欠税款、偷税漏税。而且朱由校对东林党人在明朝官员严格的考核制度和东林党人在辽东战事上面的各种表现是非常不满的。

东林党人上台以后的明朝国事日渐颓萎,天启皇帝朱由校就把自己的心腹魏忠贤推到了政治斗争的前台,用魏忠贤来打压东林党,平衡党争,魏忠贤一上台便组织罪证将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等前后数十人罢斥,左光斗、魏大中、汪文言等人还被投进镇抚司监狱。

魏忠贤打压东林党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朝局也得到了稳定,而到了崇祯朝,魏忠贤被崇祯处死,东林党又崛起了,而东林党崛起的结果就是明朝灭亡了。

六、充盈国库

钱是国家运转的命脉,也是抵御外敌、打仗的根本,明朝在崇祯手里灭亡了,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国家没钱,没钱支持前线打仗,而天启朝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大的农民起义,辽东战局也比较稳定,其实很大一部分功能是魏忠贤的,是他解决了国家税收问题,充盈了国库。

万历朝经张居正改革工商业得以迅猛发展,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魏忠贤上台的一项政策就是收工商税,而且是大力收工商税,为什么要收?因为国家没钱,当时辽东后金逐渐强大一直攻城略地致使大明王朝边关战事不断,打仗就得用钱,魏忠贤通过大力征收工商税使得保证了辽东将士的钱粮供应,而且天启朝的时候国库的钱还是比较充盈的,整体的朝廷局势还是一片大好。魏忠贤收税是不收老百姓的税,只收那些工商资本家的税,而且在河南受灾时,还下令“免除赋税、由内库拨款赈灾”,魏忠贤这样体恤农民,还是值得称道的。

而魏忠贤死后,到了崇祯朝,由于工商资本家都属于东林党的,东林党又崛起了。他们又取消了工商税,把税收加到老百姓头上,克扣军饷,贪污腐败,导致内外交困,明朝最终走向灭亡。

七、死于崇祯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二十三岁的朱由校病故了,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从此刻开始魏忠贤失去了靠山,而宗祯帝朱由检并没有听从他哥哥朱由校的话重用魏忠贤,加上被他打压的东林党重新受到崇祯的重用,东林党不断的开始向崇祯帝弹劾他,崇祯帝便抓住一个机会把魏忠贤革职贬回家。

在放逐途中魏忠贤自知崇祯不会善待自己,因此畏罪自缢而亡,随后魏,客两家尽皆倒台,他的其余党羽亦被肃清,至此魏忠贤退出历史舞台。

八、明朝灭亡

魏忠贤死后,朝野一片欢欣鼓舞之相,官员们完全失去了掣肘。崇祯皇帝上台重新重用东林党,撤销了江南地区的工商税、海税政策。为了找补,加征税收,加重了下层人民的困苦。

百姓苦不堪言,北方边防缺饷银,层层剥削,愈演愈烈。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百姓的痛苦不断加剧。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围困北京,崇祯皇帝已经无能为力,自缢于煤山。明朝至此灭亡。

总结:

崇祯皇帝自缢前说“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彼时彼刻,他身边只有几个太监相陪,太监王承恩也随他一起自缢。承恩临死时说了一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其深层缘由也许是魏忠贤活着时以一己之力,与满朝文武作对,同时压制他们的发展。中肯地说,魏忠贤虽私德有亏但确实心系国家大事。

崇祯皇帝在农民起义军与清军两线作战时屡屡失利,之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此时的崇祯已经知道了败局已定,明朝要灭亡在他的手里。自缢前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幡然醒悟的同时,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他安排收葬魏忠贤的遗骸,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

魏忠贤这个人是一个坏人,坏到了骨子里,但是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起码在他替皇帝掌管朝政期间并没有发生国内的叛乱,辽东局势也稳定,国库也充盈,朝廷运行的整体都比较顺畅。但是他死之后,整个明朝的形势就在走下坡路,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崇祯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法挽回明朝灭亡的结果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牺牲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不少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在红军时期,最年轻的红军战将寻淮...
原创 美... 为什么美国能够击垮前苏联,但却难以战胜中国? 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在其实力的巅峰期,军事力量一...
原创 中...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在我国古代,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饥荒,许多人未能安享晚年...
原创 宋... 1949年6月,三野的23军军长陶勇率部参与了解放上海的战役,战后返回杭州驻防。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
原创 贵... 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在访问贵州安平县时,偶然发现安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他对此产生...
原创 欧...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已经尘封的历史,时间回到几代之前。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是泰国的查克拉邦瑟王子,他出...
刘黑闼到底有多厉害,他杀了哪些... 这么说吧,巅峰时期的刘黑闼,也只有李世民能打败他,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唐将都不是刘黑闼的对手。 李神通...
原创 苏...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大清洗”是苏联历史中一段非常黑暗且充满悲剧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
原创 你... 慈禧太后,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在那个女人地位低微的封建社会里,慈禧凭借非凡的智慧与手腕,巧妙地一步...
原创 中... 虽然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的国家,却并未真正向中国道歉和赔偿。更有...
原创 清...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一前一后离世,隆裕皇后肩上压得沉重的两座大山终于崩塌,41岁的她不...
原创 俄... 中国近代历史中,面临过众多的内外挑战,国家屡次陷入困境。国内的贫弱与外部的列强侵略,使得中国无力应对...
原创 上... 一种观点认为,上海在近代的繁荣崛起,是因为民国时期将首都迁至南京,这一论述未免太过简单化。实际上,从...
南明最后一位战略大师,差点让明... 随着1644年北京的陷落与满清的入关,大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似乎即将划上句号。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明王...
原创 泰... 当提到世界历史上最致命的船舶灾难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往往无可避免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即使在一百多年...
原创 明...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评选》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且波澜壮阔的朝代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培养出了...
原创 斯...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变。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在上台后不久便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
丈夫被大清皇帝打败,她选择入宫...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女人,你能想起谁?唐朝的武则天?还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或者是有事的时候才想起来的钟无艳...
原创 朱... “朕问你,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面对朱元璋这个威严的提问,蒙古少女王氏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四个字。这...
原创 千...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十三太保”中的父亲或义父。他出身于沙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