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鸿章把年轻女儿许配给年老大臣,不料两人子孙却成家喻户晓名人
迪丽瓦拉
2025-07-14 00:33:30
0

如果说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是谁,那么清末的李鸿章一定榜上有名。作为洋务运动的开创者、领导者,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思想解放的先驱,虽有个人利益驱使,不过他主张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先进经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发展。

至于他签订的诸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合约,我们只能归咎于国力衰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在列强面前我们也应该看到李鸿章为民族大义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在弱国无外交的大环境下,任谁也无法阻挡列强前进的脚步。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不谈国事,谈的是李鸿章的家事。晚年间,60多岁的李鸿章执意要将年少的女儿嫁给已过不惑之年的老臣这是为何,而两人的后代也成为了现代家喻户晓的名人,这个人又是谁?

直言仗义敢说敢做

39岁的李鸿章在前妻周氏因病离世后,同24岁的赵小莲喜结良缘、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二人也在几年后孕育了两女一子。

大女儿李菊耦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模样也长得越来越俊俏,不仅有一个清秀端庄的脸蛋,更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提亲的人一批又一批,早把李鸿章家的门槛都踩烂了。

不过过去的封建社会不像现在,婚姻要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规矩对旧社会的女性限制更为严重。等到女儿成年后,李鸿章在选婿这一事情上也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没有选择与女儿年龄相仿的有志青年,而是选了一个大女儿20岁的流放官员,张佩纶。这张佩纶是何许人也?竟然能让李鸿章为之做媒。

原来这位张先生24岁便中进士,评议朝政、弹劾大臣、红极一时,更是与张之洞、宝廷、黄体芳并称翰林四谏。

一向敢言敢谏的张佩纶在从刚刚上任几年间便弹劾了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山西巡抚、军机大臣等十余位内阁要员,整个清朝为之侧目,张佩纶也被当时朝中同僚戏称为,得名最远招忌最深。

不过一向爱揪人小辫子的张佩纶对洋务派李鸿章可谓是格外尊重,原来张佩纶之父与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曾是生死之交,也难免张佩纶与李鸿章早早结成紧密关系了。

作为张佩纶的长辈,李鸿章在朝堂之上也没少给张佩纶支招铺路,先是以私人名义资助钱财帮助张佩纶安葬父亲渡过难关;之后又提出建议下基层历练丰富经验。

只不过刚正不阿的张佩纶摊上了一个倒霉没落的清王朝,先是屡次弹劾福建官员不得答复,再是马江之战开战前受限于通讯装备和武器装备的力量悬殊,导致福建水师溃败,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老夫少妻组建家庭

公元1888年,张佩纶结束了自己数年的流放生活,而陪伴他度过人生低谷期的边夫人也在充军期间抱病而亡。

此时的李鸿章觉得张佩纶正处于感情的空窗期,加之在他心中张佩纶又是一个学养益翠、谈吐得体之人,便有意将年芳22的大女儿李菊耦嫁给他。

李鸿章的想法当然遭到了妻子和家人的一致反对,在她们看来这两人无论从年龄、家庭、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显得极为门不当户不对。

不过李鸿章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张佩纶学识渊博、为人正直,虽然现在遭遇不公正对待,可早晚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此外,在李鸿章看来,功名利禄乃是身外之物,自己给大清做了一辈子臣子,从人情练达和功名利禄来说,老李家什么也不缺。

况且乱世之中家家尚且难以自保,与其选一个信不过的生瓜蛋子,还不如眼前这个知根知底的落魄官员能对自己的女儿掏心掏肺。

封建社会年间,李菊耦没有太多为自己的婚姻插言的余地,即使内心有过不甘、有过反抗、有过怨恨,在成亲那一天她也必须要履行起妻子的义务和责任。

这不单因为她是位极人臣的李鸿章的女儿,更是传统社会对女子三从四德的束缚。

爱情结晶生活美满

1894年中日双方屯兵朝鲜,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毛遂自荐,愿去战线前沿,此举自然引起李鸿章和张佩纶的反对训斥,年少的李经方一怒之下上奏天子述说张佩纶贻误战机。

就这样在国难当头,家庭不睦的内忧外患下,张佩纶携妻南下定居金陵。

事业上受挫的张佩纶在爱情上却有了收获,他与李菊耦婚后和睦,还共同孕育了两个孩子。

不过让人惋惜的是,在两个孩子年少之时,张佩纶就早早地撒手人寰。这一对儿女也在李菊耦的悉心照顾下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其中,张佩纶与李菊耦的独子名叫张志沂,成年之后与黄逸梵结为夫妇,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张瑛,这个名字或许大多数人都不太熟悉。

不过长大后的张瑛改名为张爱玲,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位女作家,如此看来,张爱玲也就是张佩纶的亲孙女,李鸿章更是她的曾外祖父。

出身于没落繁华世家的张爱玲,也因年少时缺乏父母的关爱,对家人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在她一次又一次的自白中,家人一直是她最不愿提起的内心伤痛。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看见漂泊与皈依的情怀,感受到她一生中离家告别之苦,恋家归家之切。

在张爱玲离世的两年前,她写完了人生中最后的一部书《对照记》,少有的在书中续写家人轶事,并留存了54张家人的照片,任回忆与思念在血液中流淌蔓延。

李鸿章与张佩纶的故事鲜为人知,也足以为人称道。我们不能认同封建社会李鸿章擅自为子女包办婚姻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从二人的关系中我们也必须感叹在乱世之中如此少见的官员友谊,也是黑暗中照进心底的一束阳光。

至于张爱玲女士,虽然很少能从她的口中听到与家人有关的事情,不过我相信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她也会一张张翻看着家族的照片陷入回忆,也会在每一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思索亲人的音容笑貌进入梦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加入更多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明太祖...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老一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玉门市老市区以南,老君...
原创 冷...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不仅能方便您与他人分享和讨论,也将带给您...
原创 香... 香药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所称的香料,之所以叫做“香药”,是因为在古代,人们通常将香料作为药物来使用,而...
原创 马... 在盱眙河西的鲍集镇,有三个村的名字很是特别,分别是“召四”、“召五”和“召六”。这些村名已经沿用几百...
原创 历...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凭借其祖父太祖的遗威与遗烈,国家的基础逐渐稳固,国力日渐强盛,百姓对其政令的...
原创 刘... 张郃,生年无确切记载,来自冀州鄚县,今天的河北任丘。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各地纷纷涌现出反抗黄...
原创 商... 关于“殷人东渡”的话题,常常在市井之间流传。这一传言讲述了商朝灭亡后的故事,声称殷商的移民们跨越大洋...
原创 关... 前言 沙俄指的是俄罗斯帝国,它从1721年到1917年存在,是由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
原创 清... 同治九年,正值国子监举行朝考,江苏元和县的陆润庠凭借其卓越的学识脱颖而出,荣获一等贡生的殊荣,并被选...
跨越两千年:女性如何改写医疗史 奥利维娅·坎贝尔 《女医生的诞生:第一代女医生如何变革世界》 奥利维娅·坎贝尔 著 戚译引 译 译...
原创 元...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每段保持原意改写一遍,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中国古代各朝代...
原创 3... 清朝如何通过一系列政策获得汉人认同与支持?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由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原创 新... 1942年秋季,凌少农,这位外表看起来颇为富贵的商人,踏入了新安镇丰田洋行的大门。实际上,他是新四军...
原创 三... 梁启超与李蕙仙、王桂荃的复杂情感历程 梁启超,知名的清末维新派领袖,曾深深爱上了年轻聪慧的翻译官何蕙...
原创 北...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语义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以下是改写版本: ...
原创 1... 日本是一个面积小巧的岛国,然而它在亚洲的地位却从未低下,甚至曾一度成为亚洲最具军事实力的国家之一。日...
原创 毛...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毛主席无疑是一...
原创 袁... 袁盎,楚国人,西汉时期一位卓著的大臣,以其果断、直言敢谏而知名。他与晁错的政治对立更是广为人知,尤其...
原创 澶...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