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斯大林去世,他的爱女从苏联叛逃,来到美国之后,过得怎么样?
迪丽瓦拉
2025-07-14 01:02:14
0

文|文史探索家

编辑|文史探索家

斯大林作为俄罗斯历史当中公认的伟人

,其以冷酷铁血的姿态带领苏联完成现代化,并在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让苏联红军轰入柏林。

凭借这份功绩,他即使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人心目中,依然能排进伟大人物前三名。

这样一位以铁血粗暴著称的领导人,也有着心中的软肋,

那就是斯大林一生最为宠爱的小女儿——斯维特兰娜。

然而作为斯大林最小的孩子,苏联人心目中公认的红色公主,最后却在1967年斯大林逝世几十年后公然叛变,投奔西方世界诋毁苏联数次引得国际舆论哗然。

斯维特兰娜为何要公然叛变苏联?这位红色公主后来的下场如何呢?

斯大林的掌上明珠

斯大林出身于格鲁吉亚,家乡相对封闭且压抑的环境,让其养成了严厉的家长制思维。

原本这点行为上的缺陷对斯大林来说无关痛痒,但对于他身边的亲属的侵害是显而易见的。

斯大林的两个儿子都生活在父亲的高压管教下,就连他的妻子

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

也被这种逼仄的家庭环境逼得有些郁郁不安。

而斯维特兰娜就是在1926年,降生于这样一个各项条件都很特殊的家庭。

当时斯大林47岁早已过了壮年,对待这个出生最晚的小女儿自然是十分上心。专门根据俄罗斯古典文学当中的光影一词,衍生出斯维特兰娜这个名字。

让当时苏联一众还在用各种重大事件与历史人物命名的父母集体破防。正所谓上行下效,至此斯大林的举动,在苏联内部掀起了一阵艺术化取名潮流。

这个时候年幼的斯维特兰娜,还只是受斯大林重视,未达到宠爱的地步。

导致斯大林将自己人生中绝大多数的爱,倾注在斯维特兰娜身上,则是源自一场悲剧。

1932年,斯大林在宴会中与妻子娜婕日达发生了冲突。原本就心力憔悴敏感多疑的娜婕日达,吃完饭后跑回卧室,在夜里举枪自尽。

由于当时没有多少史料留存,后世关于这件事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只有当时苏联发布的公告中,提及娜婕日达可能患有当时无法治疗的精神疾病。

当时的斯维特兰娜由于年纪过小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觉得母亲去了非常远的地方,后来就算她问起这件事,也只能得到母亲娜婕日达死于急性肠炎的并发症。

不过从此之后,斯大林对于子女的教导就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作为最小也是斯大林唯一的女儿的斯维特兰娜,所获得的宠爱越来越多。

在父亲的纵容下,斯维特兰娜养成了人小鬼大的小性格,经常装作国家领导人的做派,对着父亲斯大林下达各种啼笑皆非的命令。

而一向以铁血示人的斯大林却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主动地躬身向着自己的女儿表着忠心。

对斯维特兰娜在平日口语或日常信件中写的不许抽烟,不许喝酒,按时回家,带礼物等要求无不遵从。

为了满足自己小女儿的当领导的需求,斯大林还专程找来几个位高权重的苏联首脑来陪斯维特兰娜玩耍。

但这种众星捧月的生活伴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消逝。

没办法,作为斯大林的子女,在外人看来斯维特兰娜未来必须成为品学兼优的政治家。

但生性浪漫调皮的斯维特拉娜更喜欢西方交流过来的新奇服装。

这点让斯大林十分的苦恼,不过最让他生气的事,斯维特兰娜丝毫没有政治敏感度。

在当时斯大林搞大清洗的时间段,她居然会帮助前来求助的各色各样的政治犯家人。

几次成功的救助后,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寻求斯维特兰娜的帮助。

她没有办法只能胆大地找到斯大林,要求他释放这些斯维特兰娜所了解到被冤枉的政治犯。

这让斯大林十分的恼火,为此还专门破例地对她大吼道:

“他们是叛徒,是敌人,是反革命分子,消灭就像踩死一只臭虫!”

从未见过斯大林如此暴躁的斯维特兰娜,头一次发现自己是如此的不了解父亲的本性。

从此以后二人之间就产生了隔阂,而这道内心的裂缝随着时间与学业的推进愈发的难以弥合。

这一点集中爆发在斯维特兰娜对于自身幸福的认识上。

由于和父亲理念不和,斯维特兰娜在学习政治思想时总是提不起兴趣。她更喜欢穿着西方的流行服饰,去寻找自己的几个好友一同玩耍。这导致她二十三岁加入苏联共产党的考试直接不及格。

这一度让斯大林十分恼火,毕竟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孩子居然无法通过党校考试,难免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所以斯大林对斯维特兰娜展开了更为细致深入的管教。

不但规定他的作息还要求她的穿着必须保守,不能在异性面前展露皮肤,并公然在信件中,形容这种暴露躯体皮肤给异性观赏的行为,只有妓女才会采用。

这种高压管教下使得斯维特兰娜对于异性的认知处于一种天真的级别。让她对于所谓的爱情还抱有奇怪的幻想。

这就导致阿列克谢·卡普勒可以轻松地凭借成熟的男人魅力,俘获了年仅十六的斯维特兰娜的内心。那一年是1942年,战争刚刚爆发一年多。

这个时候由于前线战线吃紧,斯大林虽然对这个四十多岁的犹太人编剧观感非常不满意。

但也无暇抽出时间管教女儿让其明智的远离情场。

最终只能看着女儿与这个斯大林口中,只会勾引女青年的卡普勒走得越来越近。

最后忍无可忍的斯大林,直接出手动用手段找到了诸多卡普勒过往的黑历史,拿到自己的女儿当面摊牌,并将卡普勒过往女儿的一切纪念物品全数当面销毁,指责女儿不够明智缺乏基本的判断力。

之后,卡普勒还因为斯大林的厌恶被其他的苏联官员视作眼中钉,随即在一次调查当中被抓捕羁押十年。要不是因为赫鲁晓夫上任后大赦天下,这位编剧出身的男人恐怕到死都出不了狱。

这次事件之后,斯维特兰娜对于斯大林的观感极具恶化,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这点在她的第二次恋爱关系当中有所体现。

这会斯维特兰娜直接选上历史专业同班的犹太同学格里戈里。

作为斯大林女儿的她深知父亲讨厌犹太人,为了针对父亲斯维特兰娜带着自己认识没多久的恋人,直接结婚玩了一把闪婚。

当斯大林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气得火冒三丈。生性敏感聪慧的斯大林直到这是小女儿再向自己示威,于是他恼火地说道:

“是的,春天来了,见鬼去吧,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于是两人就此结婚,并在1945年生育了一子,取名为约瑟夫。

这个叫做约瑟夫的犹太血统外孙,让斯大林内心感到十分的难过。

他一辈子未曾向犹太人服软,结果老了栽倒在自家人手中。不过生儿育女对于从小娇生惯养的斯维特兰娜来说还是过于艰苦。于是夫妻两人最终在争吵声中分手,这段婚姻持续时间只有三年。

此后对爱情失望的斯维特兰娜听从了父亲的建议,跟日丹诺夫的儿子尤里结婚,结果在生完女儿卡佳后,这段没有感情的政治婚姻还是被斯维特兰娜亲手斩断。

这段时间斯大林的身体健康早就不如以往,所以他并未埋怨斯维特兰娜,反而还和小女儿继续书信交往。

1953年2月10日斯维特兰娜来信说:“我很想见你,告诉你目前我的生活状况……至于尤里·安德列耶维奇·日丹诺夫,我和他早在新年前夕就彻底分手了……不,我早就跟这个干巴巴的教授、冷酷无情的饱学之士过够了,让他自己钻进书本堆里去吧,他根本不需要什么家庭和老婆……目前我还有钱,就是你寄来的那些,所以问题不仅仅在这方面。”

结果这封措辞怨怼的书信,就成了斯维特兰娜与斯大林最后的温情时刻。

1953年3月2日,斯维特兰娜正在深造学习,突然被苏联官员告知,她的父亲斯大林突发中风现今病危。

年纪轻轻的

斯维特兰娜只好任由官员带路,见到了弥留之际的斯大林。

数日后斯大林去世。

之后斯维特兰娜在处理完父亲的葬礼后,才从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反动的反对个人主义崇拜运动中得知,当年自己的母亲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主动自杀的。

内心悲愤的斯维特兰娜主动要求放弃国家给予自己的待遇,并且在1957年改掉了父亲留下的姓氏换回了母亲的姓氏,在莫斯科找了一份翻译工作平淡度日。

结果在1963年,斯维特兰娜在一次舞会当中看见了来到苏联治病的印度共产党员布里杰士辛格。

这位气质忧郁面貌俊美的男人一出现就俘获了斯维特兰娜的视线。

在交往当中辛格表现出来的温和姿态让斯维特兰娜痴迷不已。于是在当年的十月份,二人再度确立了恋爱关系。

只不过这会苏联社会上对于斯维特兰娜的选择有了许多的不满声音。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柯西金,就十分讨厌斯维特兰娜的任性举动,三番五次地找机会警告斯维特兰娜不要乱来。

在风波当中,本来就有疾病的辛格,由于劳心劳力早早去世了。

伤心欲绝的斯维特兰娜,第一次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

于是斯维特兰娜心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要叛离苏联到西方自由世界的美国去,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于是斯维特兰娜以帮爱人骨灰回归故里的缘由,获得了苏联政府离境前往印度的许可。

斯维特兰娜刚到印度,把辛格的骨灰往恒河里一倒,扭头就来到了美国驻印度大使馆,找到工作人员说自己要求政治庇护到美国。美国人一听就乐了,正愁没有苏联把柄呢,这就自投罗网了属于是。

很快美国人就通过专机将斯维特兰娜接到本土。并举行了盛大的记者发布会。会上,斯维特兰娜痛斥自己父亲斯大林对苏联的粗暴举动所造成的损失。

批评苏联当局腐朽无能,认为那里充斥着负面的政治风气。

这让当时的苏联当局颜面尽失,当时的赫鲁晓夫生气地注销了斯维特兰娜的国籍,冻结了斯维特兰娜在苏联境内的一切财产。

当时苏联甚至还想要派出特工处理掉斯维特兰娜,但是碍于斯大林子女的身份只好饮恨作罢。

就这样斯维特兰娜来到美国的社会当中生活,但这里的一切和她的想象有些不同。在这里,一切都变得如此的生疏,人们无不疏远这个来自苏联的叛徒。

哪怕他在1970年嫁给了著名美国建筑师彼得斯,又生了一名女儿,这种淡淡的疏离感也没有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是草草结婚的二人再度离婚。之后的几年里斯维特兰娜靠着写书和接受采访维持生活。

但是这些钱财大多数都被各种无良的黑心律师,用合法的美国手段侵吞。

这让斯维特兰娜感受到了自由世界,并不是什么没有罪恶的乌托邦。

随着时间推移,斯维特兰娜越发觉得美国社会的存在,并不是她所最求的最终理想。

在这里没有所谓的隐私,到处都是按着相机的狗仔队,也没有所谓的信任,因为律师也会合法的侵吞她的财产。

这种完全竞争的环境让斯维特兰娜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反而越发地想念自己在苏联的生活,怀念自己仅剩的亲朋好友。

于是斯维特兰娜在1983年再度联系苏联,说自己愿意回国,并对之前抹黑苏联做出相应的补偿。

当时的苏联已经陷入颓势,正需要一些事情扭转颓势,索性就同意这位斯大林子女回国请求,还解封了她原先留在国内的遗产,恢复和给予她与女儿奥尔加苏联国籍。

于是在1985年,斯维特兰娜再度前往苏联,如同过往一样轻车熟路地用一套话术在记者发布会上诉说着美国社会上诸多的不公之处。

而当时的苏联舆论界也在不断给斯维特兰娜造势,将她洗白成一位被美国欺骗的天真少女。

只可惜这个论调并未感化当时已经三十八岁的长子约瑟夫。

得不到亲朋好友谅解的斯维特兰娜,内心十分的痛苦只好在第二年离开苏联,继续在国际上四处流浪,又回到美国定居,哪怕苏联解体她都未曾与长子大女儿团聚,此后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直到2007年美国记者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家养老院中,取得了斯维特兰娜的信任进行了最后的采访。

在结尾斯维特兰娜有些沙哑地讲道:

“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2011年11月22日,

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

,斯大林最为宠爱的小女儿,在美国因病去世终年85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他曾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因爱梅花被封为贵妃,可因贵妃杨玉环的到来,她被打入冷宫,安史之乱爆发后,她...
原创 李... 李斯有一个理论,叫做“仓中鼠”,意思就是人这一生,要像仓中老鼠那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李斯想要的生...
穿山越岭寻古迹 江西扎实推进第... 中新网南昌8月19日电 (巫发阳)夏日炎炎,一群穿着马甲的普查队员翻山越岭、穿街走巷,针对新发现的不...
原创 八... 作者:忘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众所周知,1941年至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迎来了最艰苦...
原创 史...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者经历了中华民族成发展的高峰,或者崛起...
第二届滇商大会将于8月22日在... 人民网昆明8月20日电 (记者李发兴)记者20日从第二届滇商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届滇商大会将于...
原创 四... #头条创作挑战赛# “四岳”是我国上古时期帝尧的四位大臣,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原创 从... 第一部:裂变中的秦国,一场历史的转身 《大秦帝国之裂变》这部剧看得我直呼过瘾不仅说的是从小的秦国如何...
原创 光...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出生于北京醇王府,醇亲王奕譞...
原创 蒋... 前言 1943年,新四军生擒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刚被发现时,那名副总司令因为害怕,浑身颤抖、脸色...
中国各朝代的领土有多大?元朝和... 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 ,即朝代 名称,简称...
原创 年... 年羹尧可以说是清朝中前期除吴三桂以外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武将,一方面是由《雍正王朝》、《甄嬛传》等剧热播...
原创 火... “除却生死无大事”,这是很多中国人都信奉的理念。也正是因此,中国人对于丧葬事宜看得格外重要,为此,我...
原创 秦... 大家都知道,中国最早的统一是在秦朝时期,大秦始皇帝嬴政杀伐决断,用武力兼并了其他六国:楚,燕,韩,赵...
原创 4...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1973年,高考生张铁生在交了白卷,还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信。 虽然试卷...
原创 大... 《不可道人》说百年历史之3 1900年的8月,俄国人向正在西狩路上的满清政府伸出了橄榄枝。俄国人的意...
名家|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宋飞 艾克旦·买买提依明 人物简介:朱锐(1968—2024)出生于安徽安庆,生前为中国人民大学哲...
原创 说... 汉高祖说:嬴政,你这个郡县制太极端。齐人齐语、邯郸学步,大家不仅说话不一样,而且连走路都不一样。哪能...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孙小头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中华民国开国...
原创 帝... 最近,青史君在观看历史剧《天下长河》时,发现了这么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每当聪明人高士奇“奉旨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