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迪丽瓦拉
2025-07-14 04:03:17
0

“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小时候的匡衡由于家里穷,点不起燃油,最后不得不在墙上挖一个洞,靠着隔壁邻居的烛光这才勉强读书学习。

后来的事情,我们可能不太了解,因为这个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匡衡这位历史名人是如何用功的,教育后辈们要多多向他学习,尤其是现如今大家的学习条件这么好。

但可能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有些遗憾,很多人也都想知道长大后的匡衡怎么样了?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读书人的典范”

如果说起中国历史上靠“读书”出人头地的书生典范,那么一定有匡衡这个人物上榜,并且还是其中的最典型代表。

匡衡生活的年代比较靠前,是西汉时期。虽说这个时期还没有所谓的“科举”一说,但读书人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受重视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不多,学识深厚的就更少了,所以,一旦有了一定的学识,那么当官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匡衡无疑就占据了这个好处,像他这种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钱财的人,能够出人头地,被选为官吏,显然与小时候的刻苦攻读不无关系。

但匡衡虽然入仕为官,官运却并不怎么样,在汉宣帝在位期间,一直都徘徊在不起眼的位置。

但匡衡却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位贵人的赏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贵为太子的汉元帝,汉元帝认为匡衡才华出众,一直很欣赏他。

所以,等到汉元帝即位后,匡衡的官运立马迎来飞升,直接坐着火箭从一个末流小官,爬到了当朝宰相,位于三公的地位。

刚开始为相的匡衡给人的印象也一直都以“学问深厚”见长,很多人都仰慕他的学识,对他尊重有加,尤其是汉元帝喜欢听他讲书,像一个小迷弟一样崇拜着他。

但匡衡虽然发达了,却并没有像历史上那种儒家信徒“治国”的情怀。纵观他的整个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听说过几件名垂后世的事情,唯一最多的也就是臣僚眼中书读的好了。

但匡衡没干什么正经事也就罢了,有了权力,当了大官的他竟然开始“嫉贤妒能”,成为了世人眼中不耻的小人,争权夺利的庸臣。

从一个被人所称赞的年轻读书人,到一个被人所唾弃的当朝官吏,匡衡究竟为何会变成如此这般?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匡衡所做下的那些恶事。

“嫉贤妒能的佞臣”

匡衡在位期间,跟朝中的宦官石显交好,后者是有名的奸臣、野心家,一个以博学著称的儒家信徒竟然跟这种人走到一起,足以说明匡衡开始转变。

尤其是在“甘延寿、陈汤”两位大将远逐匈奴、为国建功的封赏方面,两个人更是沆瀣一气,嫉贤妒能的阴暗一面一览无余!

本来皇帝都决定要为两位封侯赐爵,食邑万户,结果匡衡认为这些武将的功勋不值得如此厚赏,甚至觉得这些人压根就不配封侯。

也不知道匡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按理说一个在朝为相的文臣,应该与在外领兵的大将交好,但匡衡就偏不,只因为害怕朝中出现比自己更为倚重的栋梁,就要打压这两人,让功臣心寒。

更为不耻的是,匡衡跟石显这位宦官一来一和,碍于对方的权势,积极巴结逢迎,配合对方做下了很多不法勾当,也让天下士人对此议论纷纷,对他抱有成见。

可能很多人都在为匡衡打抱不平,认为像他这种没有什么背景出身的人,想要坐稳屁股下的位子,也只能跟奸臣“逢场作戏”。

证据就是,汉元帝在位期间,匡衡虽然与石显交好,两人在一起经常谋划对付其它大臣。结果汉元帝逝世后,匡衡非却一反常态,第一时间上奏参了石显一本,本来两个人就一起干过很多勾当,匡衡一出手,石显只能乖乖认栽。

所以,因为这个,很多人为匡衡打抱不平!

但不要忘了,匡衡虽然确实对昔日这位“盟友”痛下杀手,但绝不能说明匡衡本身就清白无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匡衡此人并不清廉,在对待钱财方面非常贪婪。

有句古话说得好,“文臣不爱财,即使无能亦可以说是良吏;武将不怕死,即使缺乏谋略也是英雄!”

更何况匡衡出生贫苦,应该知道平民百姓生活的不易,却不曾,还是做下了令人羞耻的事情。

匡衡因为与汉元帝交好,因而以丞相之尊受封乐安侯爵位,所封属地总计大概三十一万亩,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匡衡一个农家出生的人早应该感恩知足了。

但不知为何,匡衡竟然利用朝廷管理地方生疏的漏洞,竟然非法将自家的土地又扩大了四万亩有余。

结果,等匡衡绊倒了石显,本以为自己可以青史留名的时候,赢得世人的尊重的时候,却被人家一道上疏,给告发了贪污受贿的事实。如果不是念在匡衡教育先帝有功的份上,恐怕匡衡要被汉成帝处死也不为过。

但看在匡衡过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他最终被革去了爵位官职,没收其财产田地,重新成为了一个平民。

从一个农家子弟靠着自己的奋斗一步步成为了庙堂中的国之椅柱,匡衡理应靠自己的学识报效国家,为老百姓谋福利。结果却不想,这样一个小时候被人齐声交口称赞的人物,却偏偏走到了佞臣的行列,干出了于国于民所不耻的勾当!

这就是为何我们的课本上只是借用了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读书的典故,而没有再进一步讲述他未来的人生。因为实在是对青年学生们的心理会造成不好影响,本来一个可以名垂青史的人物,就这么活生生被自己亲手毁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公元705年,五百名大唐羽林兵在宰相张柬之、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向唐朝的政治心脏...
原创 除... 俄乌冲突已持续逾三百天。从战争伊始,俄军迅速推进,攻城略地,到如今战事陷入胶着,局势难解。那么,究竟...
原创 民...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常常能见到那些既有正义又有邪恶面,且拥有独特魅力的复杂人物。中国历史上也不乏这样充...
原创 诸...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关注将带给我们更多创作的动力...
原创 你... 岳飞的死亡究竟为何不可避免?有人认为是岳飞坚持要恢复二帝,因而威胁到了赵构的皇权;也有人认为岳飞的功...
原创 清... 秀才,作为科举考试中的最低等功名,也被称为“生员”,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身份。常常听说,秀才可以免...
原创 清... 提到清朝的第一美人,大家会首先想到谁呢?是备受瞩目的“叶赫老女”东哥,还是顺治帝心中永恒的白月光董鄂...
原创 唐...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疆域辽阔,文化璀璨,社会风气开放,创造了无数璀璨的篇章。大唐帝...
原创 韩... 前言 2004年7月的苏州,世界遗产大会现场突然炸了锅,韩国代表团的抗议声震得会议厅都在颤抖。 谁...
原创 唐...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愉快且有启发的...
原创 中...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笑话,关于国民党高官杜聿明曾经向蒋介石报告,说国民党高层的郭汝瑰一定是共产党员...
原创 中... 中国彝族通史第一篇 远古至战国时期 第一章 彝族起源探寻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独具特色的一员...
原创 三... 第一次濮阳大战:曹营如何合力击败吕布? 在历史的长河中,濮阳之战被誉为三国时期曹操与吕布的首次正面...
法治助力文物绽放新光彩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围绕这一主题,...
原创 靖... 你好!我很高兴与您一起探讨历史与思辨。这篇文章中,宋徽宗和宋金关系的解读非常具有深度,我会根据您的要...
原创 烟...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文字更丰富: --- 开国少将李丙令...
历史上的今天 | 法国著名物理...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全名...
李公明︱一周书记:历史反光镜中... 《纳粹与哲学家:一个人的流亡史》,[德] 卡尔·洛维特著,区立远译,广东人民出版社丨万有引力,202...
原创 京... 如果要评选17世纪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可能各方说法不一,难以统一结论。但如果聚焦于亚洲,特别是东亚,那...
原创 大... 1900 年 1 月 24 日,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内,15 岁的溥儁身着龙袍,却未行登基大典。光绪帝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