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后宫也是一个战场,争的是皇帝的宠幸,虽无硝烟,但有脂粉,最终的胜者,是有心计的美人。
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之女,因其父早逝,她被送入宫中,由姑奶奶武则天抚养。但好景不长,几年后,武则天垮台身死。她也从云端跌下,沦为一个小小的宫女,深深地体味了人间的薄凉。
但是,武家的女儿,哪里有不好的?到十五六岁时,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容貌绝美,更为难得的是,她行止间有一种天然的大家风范,颇有当年武则天的风采,眉目间荡漾着一股流光溢彩的风情。
宫中有如此耀眼的明珠,渔色成性的玄宗当然不会错过。而武氏“性乖巧,善逢迎”,甚得圣心。不久,就专宠专房,夜夜笙歌,被封为惠妃。
武惠妃一连诞下四男三女,是玄宗妃嫔中生育最多的人。但前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及生李瑁时,玄宗生怕他也活不长,费尽心思,将他养在宫外宁王府中,后又封其为寿王,寓长寿之意。
这个寿王李瑁,就是后来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
武惠妃恃宠而骄,横行后宫,甚至轻慢王皇后。王皇后好面子,就训斥武氏,武氏骄焰日盛,哪里忍得住,便在枕边向玄宗一边哭一边嚼舌根,说皇后忌妒她,寻衅欺负。
玄宗见他的心尖尖哭得梨花带雨,心中难受,十分生气,将王皇后大骂一顿,并起了废后之意。
王皇后和玄宗是患难夫妻,她长相普通,当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她就嫁给了他。当时的李隆基并不显耀,且在武则天的威势下,随时都有倾家之祸。
后来,李隆基进取政治,更是吉凶难测。王氏嫁鸡随鸡,一心支持丈夫,在李隆基奔竞权势的过程中,她和娘家人对李隆基助力良多。
所以,当王氏后得知玄宗有了废后之意,立即找玄宗哭诉当年艰难曲折的峥嵘岁月。听了发妻的痛诉,玄宗有所触动,就不再作声了。
平静了的几年,武惠妃圣宠不衰,愈加骄蛮,习习的枕边风,再次吹动了玄宗的废后之心。
于是,玄宗开始搜罗王皇后的过失,哪知王皇后平素为人温厚宽仁,除了武慧妃,妃嫔宫女太监竟无一人说她的坏话。这让玄宗感到十分惊讶,一时也无计可施。
这时,王皇后的猪队友出场了。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见妹妹中宫之位不稳,心里着急,他认为此皆是皇后无子之故,便想诉求于神怪之力。
一个叫明悟的僧人,知悉了他的心事,便建议他行巫蛊之术。兄妹俩求子心切,便照做了。
此事被武惠妃探知,如获至宝,马上向玄宗告发。自汉朝以来,历代皇宫极忌巫蛊之术。
玄宗得知后,立马亲自到王皇后宫中搜查,找到证物,拿到了废后的把柄。对王皇后分辩的“此物实为求子所用”等话,玄宗全然不听。
而那个僧人明悟,也不知去了哪里?就像他适时出现一样,十分蹊跷。
开元十二年秋,唐玄宗亲笔写下诏书,废掉皇后,并赐死皇后之兄王守一。王皇后又悔又恨,抑郁成疾,当年十月就死了。
王皇后在宫中深得人心,很多人为她的冤死流泪。玄宗对此事内情亦有风闻,且毕竟结发一场,心中也有些难过与悔意。
玄宗下诏以一品之礼葬之,但未恢复王氏皇后名号,也未复查此事,大概他心中清楚,若一追查,必定牵涉武惠妃,所以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中宫虚位,玄宗一意想立武氏为皇后,却遭到宰相张九龄等群臣的全力反对,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武氏是恶名昭著的武三思的侄女。二是,武氏有子,若立为后,她必会想方设法动摇现在东宫太子的储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如此,不利于国家大政。
群情汹涌,玄宗也不好一意孤行。他退而求其次,下诏令武惠妃享有与皇后同等的服秩品级待遇,这样武惠妃就成了不是皇后的皇后。
立后的目的勉强达到,武氏下一个目标,就是为儿子寿王李瑁谋取太子之位。但她人在深宫,且武则天垮台后,武姓诸人大都被杀或被黜,没有娘家人引为外援。
正苦恼时,时任吏部侍郎的李林甫托人传话给她:“愿为寿王立储效力”。两人一拍即合,她让李林甫暗中查探太子的过错,以便进谗。
太子年近而立,好学有识,守己安分。但见母妃常受武惠妃的气,背后发了几句牢骚。李林甫探知后,告诉了武惠妃。
武立即借题发挥,哭诉于玄宗:“太子阴结党羽,意欲害我母子。”玄宗不问就里,第二天上朝就提出废太子之事,但被宰相张九龄据理谏阻。
武惠妃得知后,深恨张九龄。于是,她与李林甫内外勾结,排挤构陷张九龄,终致一代名相罢相回乡。而李林甫如愿以偿,登上了宰相的宝座。
此后,武李二人更加肆无忌惮,加紧谋害太子。一天,武惠妃令人对太子及其亲信鄂王和光王三人谎称,宫内出现盗贼,要三人着甲衣,入宫护卫。
三兄弟担忧父皇的安危,便依言照办。武惠妃立报玄宗说,太子及二王谋反,已身穿甲衣入宫。
玄宗遣人查看,果然如此。他龙颜大怒,立废三人为庶人,不久,又赐三子自尽。
武惠妃扫清对手,志得意满,以为儿子立储和自己正式册封为皇后水到渠成。哪知玄宗风闻太子之冤,以及对武氏的如潮物议,心中忐忑,就借故将立储册后之事一推再推。
武惠妃心情烦闷忧虑,竟成疾病。且因心中有鬼,常梦到太子兄弟三人的冤魂向她索命,久而久之,居然疯了。后来病情加重不治,去找武则天报到去了,时年40岁。
玄宗撕心裂肺,失魂落魄。他常常一个人站在武惠妃生前的寝宫,孤独不语,一下子老了许多。
此后,唐玄宗终身再未谈及封后之事,即便后来受宠至极的杨贵妃,生前死后,都未获得正宫皇后的名号,由此可见,玄宗对武氏至深至真的情感。
20年的陪伴,其中无数种种已刻入生命。玄宗后宫美色如云,而武惠妃能享独宠20载,绝非仅凭颜值。
她多次生育,后来年近四旬,再是驻颜有术,也比不过后宫不断新进的青春少女。但她却得到了风流天子唐玄宗20年不衰的爱,这一切,谁又能说得清呢?
也许,很多君王公侯,即便坐拥佳丽无数,但只有其中一人,才是他心中的妻吧!
对唐玄宗来说,武惠妃就是他心中无人能替的正妻,而杨贵妃则是备极恩宠的爱妾。
只是,香消玉殒的武惠妃不会想到的是,她的儿子寿王最终没有被立为太子,她的一场辛苦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她更想不到的是,她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不久之后成了玄宗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