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怒打宋子文耳光,宋子文:给你再多的钱,你也打不过共产党
迪丽瓦拉
2025-07-14 05:32:16
0

1949年国内解放战争结束,蒋介石退避台湾,宋子文却没跟着大部队一起去台湾,而是带着一大家子径自飞去了美国。

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大舅子,去了台湾肯定能过得很滋润,怎么就这么想不开,身上只带着二百万美元,一家子跑去美国了?

只因这宋子文真是再也不想跟老蒋共事了,这个妹夫简直就是他命中的克星。

蒋介石扇宋子文耳光

“再给你多少钱啊,你也打不赢共产党!”

宋子文对着蒋介石咆哮道。

咆哮完仍不解气,又用英语骂了一句:

“Youarealoser!”

而蒋介石从听到那句“打不赢共产党”就勃然变色了,立时怒吼一声“娘希匹”,扬起手劈脸扇了宋子文一个耳光。

掌风强劲,直把宋子文的金丝眼镜给扇飞出去。

这一幕发生在1933年10月。

宋子文的话是直戳蒋介石的心窝子,因为共产党实在是蒋最大的痛处。

宋子文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个性直白倔强,不懂人情世故,蒋介石对宋子文一向颇有微词,经常在日记里批他“自傲”、“自大”、“不尊重自己”。

宋子文又何尝不烦他。

1926年,蒋介石是国民军总司令,宋子文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一个打仗,一个管钱,起初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两人的矛盾始于“迁都之争”。

第一次北伐战争节节推进,国民军顺利拿下武汉三镇,蒋介石的个人野心也膨胀了。

武汉成了蒋介石的军事管辖地区,因此怀着不可告人的心思,他希望国民政府能够从广州搬到武汉。

在蒋介石多次提出建议后,最终广州国民政府同意搬迁,并安排部分委员先行抵达武汉,去做准备工作。

结果先遣人员还没到武汉,途经南昌就被蒋介石的人给武力扣押了。

因为蒋介石又改主意了,此时的共产党正迅速发展,再加上国民党左派势力,他担心政府若真搬武汉来了,自己可能不仅没法控制政府,势力还要反受到牵制。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迁到南昌更安心,他的亲信和部队都在这边。

于是招呼都没跟政府打一声,私自决定改迁南昌。

这种武力扣押政府人员的行为,俨然就是一副“生米煮成熟饭”的架势。

消息传到广州,宋子文气得浑身发抖。

简直就是土匪二流子作风!蒋介石这个人的人品真是太差了!

两人的关系一度紧张。

1927年,蒋介石看上了宋美龄,展开追求攻势,宋庆龄对此表示激烈反对:

“宁可去死,也不愿看到小妹嫁给姓蒋的!”

宋子文起初也跟二姐站在同一阵营,提起蒋介石,语气里也满是厌恶鄙夷。

一个粗鲁的草根军官,还跟好多女人不清不楚,这样的人也妄想娶儒商家族的贵女吗?

宋子文这样一个接受现代化欧美式教育的人,他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令他对蒋介石这种私德有亏,男女婚姻关系混乱,包括做事风格上,是完全排斥的。

宋子文很疼妹妹,从哈佛毕业后,宋子文没有立即回国,而是一边在纽约国际银行实习,一边在哥伦比亚攻读博士。

而促使他多留美国两年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深造,而是为了照顾同在美国留学的妹妹宋美龄。

兄妹俩感情很好,再加上政务恩怨,都使宋子文看不上蒋介石,他发自内心地觉得蒋介石人品有问题。

宋子文作为长子,在宋家很有话语权,他若不同意,蒋介石这辈子都别想娶宋家女。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政府,公然违背孙中山“亲俄亲共,扶助农工”的方针,造成宁汉分裂的局面。

以宋庆龄为首的国民党派极度愤慨,宋子文也站在了武汉政府的阵营,觉得蒋介石的做法很过分。

宋子文决定对蒋介石实施经济制裁,他利用财政部长的职务,在财政上给蒋介石施压。

蒋介石手头有几十万军队,却没军费,狠狠被宋子文摆了一道。

这也算是两人的第一次交锋,蒋介石受制于人,落了下风。

但他惦记着挂靠宋家,宋子文又是宋美龄大哥,明面上怎么都不能动人家。

若要蒋介石认下这个哑巴亏,他也是不干的,明面上没法动,那就暗地里整他。

他先给宋子文发出邀请,请他来当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断然拒绝。

这就正合蒋介石的意,他先是在宋子文住宅附近安插暗探,对其监视,又命人时不时给宋子文寄匿名恐吓信。

蒋介石还下令查封了宋子文的家族企业——广东银行。

与此同时,武汉的汪精卫也反了,这下宋子文绷不住了,防线全方位被瓦解。

宋子文见势不妙,衡量之下,最终投向了蒋介石的阵营,与二姐宋庆龄分道扬镳。

这也是他跟宋庆龄的最不同之处,宋庆龄为了革命,无所畏惧,怎么威胁她都不会动摇,而宋子文之所以不坚定,因为他的心中装了太多东西。

在个人安危、家族利益之前,他就显露出了资产阶级的精致利己和软弱性。

随着政治立场的改变,再加上宋美龄的坚决,宋子文也没有理由阻止小妹嫁给蒋介石。

不仅不阻止,他作为大哥,还得亲自出马替他们解决一切阻碍。

当初万般看不上蒋介石的他,后来甚至还陪着蒋介石一起去了日本,去给宋母说好话,请她同意这门婚事。

宋家大公子一出手,老太太也没啥可反对的,很快就松了口。

宋子文还尽心尽力给未来妹夫出谋划策,教他如何用西式浪漫来虏获宋美龄芳心。

可以说,正是宋子文亲手将宋美龄交给了蒋介石。

直到婚礼举办那天,西装革履被妹妹挽着手臂的宋子文,心情很复杂。

当初怎么都看不上的一个人,如今就这么要成为亲家了,宋家大公子心情简直一言难尽。

婚后一个月,宋子文就出任了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宋子文的仕途是彻底跟蒋介石绑在一起了,可两人的矛盾并没有因为结了姻亲就偃旗息鼓。

蒋介石的冤家提款机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蒋介石依然总用武力手段镇压一些反对派,这让宋子文很不喜。

蒋介石要钱也没有章法,随便写个纸条就找宋子文要军费,宋子文觉得太草率,每次都要问清楚钱的用途,要办正式手续才肯拨款。

孔祥熙就不这样,只要蒋介石伸手要钱,他二话不说就打钱,从来不追在屁股后面问“你这钱花哪儿了”。

蒋介石当然更喜欢孔祥熙。

1930年底,中原大战结束不满一个月,蒋介石又开始张罗着“剿共”。

这可把宋子文烦死了,没完没了的打仗,财政部都快给他掏空了,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蒋介石准备对共产党展开第五次围剿,宋子文真是没办法了,就跟蒋介石直言了,前几回为了你那剿共大业,我是把那些个银行、大老板都借了一遍,甚至国债都发行两回了,这回我是弄不来钱了。

蒋介石一听,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那你就再发行国债啊。

宋子文两眼一黑,发行国债能是儿戏吗,一个不小心经济动荡,全国上下都玩完。

蒋介石不吭声了,毕竟宋子文在经济金融方面是专业的,他说不过。

这事儿便不了了之了。

1933年4月,宋子文出访欧美各国学术交流去了,孔祥熙接手了他的活儿。

在欧洲跑了四个月,宋子文回国了。

回国一看,直接傻眼了。

在他搁欧洲交流期间,蒋介石居然瞒着他偷偷又发行了一次国债,一口气直接借了六千多万。

宋子文差点气死,直奔蒋介石办公室,一进门就指着妹夫的鼻子大骂:

“你这个混蛋!”

你怎么敢借的啊?你有钱去还吗?整个国民政府都要被你赔进去!

一通大骂说教,蒋介石的脸色当场就很难看,区区一个财政部部长怎么敢指着鼻子教训当家人。

蒋介石回骂:

“要不是你筹不到钱,我至于出此下策吗?你若真有本事,剿共事业早就完成了。”

宋子文气到发疯,也没了理智,接下来的话直戳蒋介石心窝子:

“就是给你再多的钱,你也打不过共产党!”

然后就挨了蒋介石一巴掌,宋子文的半边脸立马肿得老高。

这一巴掌是把他打醒了,自己这个妹夫真的不是人,说打人就打人。

心高气傲的大少爷何时遭受过此等耻辱,宋子文心寒恼恨之下,放了狠话。

你敢打我?你当老子是你手底下那群任你驱使的走狗?老子不干了,你自己玩儿去吧!

蒋介石一听,还敢威胁我,你不干拉倒,谁求着你干了?

当场就卸了宋子文财政部长的职务,安排孔祥熙继任。

老蒋还愤愤地在日记里写道:

“子文年少气盛,四年来误党误国之政策,尚不知觉悟......把持财政,以辞职相要胁,本晚忍无可忍,为之痛责。”

这次争吵给宋子文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东北三省沦陷,蒋介石满脑子还是剿共,依旧不停找宋子文要军费。

宋子文不给,蒋介石急眼了——还是不是一家人了?

宋子文又跟蒋介石吵起来,甚至在公开场合怒批蒋的剿共政策,坚持抗日重于剿共的政策。

蒋介石差点气死,觉得宋子文简直是要造反,但钱的方面,又不能没有宋子文。

只能强忍火气,又是请夫人劝,又是以国民党名义亲自致电,去挽回宋子文。

看到前面的“抗日重于剿共”,估计都以为宋子文此人也算有气节的。

但实则不然,宋子文从来没打算真跟妹夫闹翻,退出政治舞台,蒋介石给的台阶都铺到眼前了,他就趁势下了。

一家人又亲亲热热了。

可这“哥俩好”的状态没维持多久,现实又给了宋子文狠狠一击。

宋子文又挨打

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囚,宋子文跑去西安看他,被关得惊惧交加的老蒋,乍见大舅哥跟见了亲爹似的,涕泪横流。

在多方谈判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释放,心怀愧疚的张学良亲自送领导回南京。

一下地,张学良就被关起来了,宋子文得知后大怒,他跟张学良私交甚好,当初跟他拍着胸脯再三保证蒋介石不会算账,结果人这就被关起来了,这让他怎么去面对好友?

宋子文气得指着蒋介石鼻子骂他言而无信的“政治流氓”。

在宋家兄妹的威胁下,老蒋最终没杀张学良,但把他关了一辈子。

这件事也成了宋子文的心结,他愈发不想搭理这个妹夫了。

他可以没蒋介石,但蒋介石还需要他。

1940年,抗日战争形式极为严峻,但国民党又没钱了,蒋介石焦头烂额之际,只能去求宋子文到美国去借钱。

宋子文在美国大有人脉,都说宋美龄是外交高手,其实都是大哥玩剩下的,宋子文的美国背景才叫强悍,跟总统罗斯福都是校友,跟别提一些政坛高官,跟宋子文都有交情。

宋子文一听,二话不说奔美国了,在家族国难跟前,私人恩怨都不能计较了。

宋子文不虚此行,给蒋介石借来了2500万美元,之后更是借来了6亿多的抗日援助资金。

按理说蒋介石该对大舅哥感恩戴德了,但回报宋子文的,又是一顿打。

蒋介石想给自己配个参谋长,宋子文就去找罗斯福要了史迪威将军。

怎奈老蒋又跟这位洋参谋长处不来,洋参谋长的种种做派都把老蒋气得二佛升天,蒋介石要宋子文赶紧把这洋人弄回美国去。

宋子文就找罗斯福,费了一番功夫,准备把将军召回美国了。

结果那头在宋美龄的劝解下,蒋介石跟史迪威的关系缓和了,宋子文气都没上来,蒋介石又顺势想把宋子文的财政大权给收回来。

宋子文大怒,又跟蒋介石吵起来,蒋介石抄起一个茶杯砸了过去。

如果说那一巴掌还没彻底打断两人的郎舅情分,那这一茶杯算是又补上了。

宋子文彻底心寒,不久后就辞了职,就此告别仕途,台湾也不愿意跟着去了,彻底跟蒋介石分道扬镳。

在蒋介石眼中,最重要的是让各路人马都臣服于自己的权力,为了铲除异己,蒋介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没有任何东西是需要放在这些事情之前考虑的。

什么规定制度,财政这种东西,统统都必须服从自己的剿共、统一大业。

而宋子文更注重长远的建设,一时乱挥霍财政,全拿去打仗,就算统一了政权,日后拿什么去稳固?

蒋介石的想法显然与他的想法相悖,只不过一开始没爆发,因为都是亲戚关系,虽然宋子文喜欢追根究底,但蒋介石一要钱,他还是会给,给不起就四处借。

可纵容得到的只能是变本加厉,从一开始,宋子文身为资产阶级的不坚定性,就使得他做出了错误的抉择,后面再尽心尽力,也只是白费功夫。

因为使劲的对象就是错的。

导致宋子文跟蒋介石最合不来的根本原因,不是家族政治因素方面,两人是同一条船的人,谈不上立场之分,是两人的性格和思想令他俩注定道不同不相为谋。

信息来源:

吴景平.国民革命时期宋子文与孙中山、蒋介石关系之比较研究[J].近代史研究

杨雨青.宋子文:蒋介石的“钱袋”与冤家[J].档案春秋,2013(11):31-3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色故事绘丨《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原创 神... 1986 年盛夏,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考古现场被一场暴雨笼罩。当考古队员掀开层层夯土,两座堆满青铜器的...
原创 他... 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上映,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在激烈战斗中的坚强意志。影片展现了志愿...
原创 从... 在三国历史中,蜀汉的五位名将中,除了马超的死亡年岁被《三国志》明确提到,其他几位名将的出生年份和去世...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张... 若张作霖未死,东北军能否抵抗九一八?——如果少帅接手后的正确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偶然间翻阅了几本民国...
原创 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近代那个硝烟弥漫、百姓苦难深重的特殊时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通过搜...
原创 残... 残唐五代之时,社会动荡,英雄豪杰纷纷崛起,成就了这段历史的传奇。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涌现了十六位...
原创 历... 作为当今世界拥有最大国土面积的国家,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横跨欧亚大陆,尽管其政治核心主要位于欧洲部分,但...
原创 吕...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字数相近,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文丨煜捷...
风雨兼程 初心如磐,祝中国共产... 从1921年到2025年,104年风雨兼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奋斗将一项项伟...
美国早期贸易逆差的根源 弗朗茨·泽维尔·哈伯曼 (Franz Xaver Habermann)。 Vuë de Boston...
学术争鸣丨“千斯仓”宋代钞版辨... 编者按: 2024年适逢纸币诞生千年,在中国纸币研究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千斯仓 ”钞版和“行在会子...
让考古遗址“保下来”“活起来”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
原创 抗...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
评弹新声忆峥嵘 《足迹·忆陈云...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
原创 李... 1978年5月,曾经的抗战英雄王近山已经临终,但在他临终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时...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身份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剧中通过多次提到他母亲的高贵背景,间接揭示了他的非凡出身...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综合网络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请知悉。 有一种说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军竟然配...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