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原名爱新觉罗胤禛,是清王朝的第五位君王,也是公认的清朝“最勤奋”的皇帝。在他的治下,康熙王朝大清国力上升的趋势得以延续,他死后,留给了儿子乾隆一个几乎处在巅峰的封建王朝。
这样一位堪称“明君”的皇帝,在驾崩之时却非常神秘。数百年来,他的死因说法不一,逐渐成为了清宫悬案之一。
刺杀说
传说雍正在位时虽然大清的经济国力稳步提升,但也是思想禁锢最为严苛的时代。在雍正当政期间,清王朝不仅关闭了沿海通商口岸,闭关锁国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且严格管控普通百姓的言论、著书等活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大兴文字狱,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
野史记载,雍正麾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岳钟琪,有传言他是宋朝抗金英雄岳飞的后代。有位名叫吕留良的文人得知此事后,暗中谋划“反清复明”,就准备策反岳钟琪。
给这位满清封疆大吏的书信中,吕留良开门见山地写到,您的祖先岳飞为抗击金军被冤杀在了风波亭,如今清朝皇帝的先祖正是金人,您身为岳元帅的后代怎么能为虎作伥?
岳钟琪在收到此信后惶恐万分,其一,雍正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而且现在国家内部平稳没有战事,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即使身为汉人也是在没有冒风险去“反清复明”。
其二,雍正皇帝的猜疑心不比曹操弱,如果此事被他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或许皇帝随便找个理由就会把自己满门抄斩。思虑再三后,岳钟琪果断将此信件上交雍正,以示自己的清白。
皇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吕留良全家不分老幼尽数处死,只有他的小女儿吕四娘在高人的帮助下幸免于难。
吕四娘和雍正之间有杀父之仇,因此她自幼便在高人的指点下苦练武艺。终于在雍正57岁那一年潜入进宫中刺杀了皇帝,大仇得报。
也因为这个原因,传说雍正皇帝驾崩时没有头颅,清朝的皇亲国戚们为了掩饰这个尴尬,就雕刻了一个檀香木的头颅装在了雍正的尸身上。
“吕四娘刺杀雍正”的说法见于野史中,并不可信,先不说一介平民潜入戒备森严的紫禁城,直抵皇帝的寝宫有多么困难,就是吕留良本人的生卒年和死因也是个谜题。
积劳成疾说
雍正是个非常勤奋的皇帝。虽然他经常为臣下批复,诸如“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此类有趣的奏折,但是他自身是个非常严谨、认真的人。
根据可考记载,雍正为了上朝处理国家大事和批阅奏折,每日仅睡两个时辰(4个小时)。和大小节假日不断的现代人相比,雍正每年的假期只有自己的生日这一天。在他死后,留下了将近1000万字的奏折批言。
由于父亲康熙驾崩时已经在位61年,因此雍正即位时已经45岁,虽然这也是一个人的壮年之时,但对于一个帝国的君王来说确实是年老了一些。
在雍正在位的13年中,完成了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影响后世措施,除了每日操心政务外,雍正还要兼顾经筵日讲等提升个人学识的活动。
至于历代帝王都会触犯的“色欲”问题上,雍正倒十分克制,这从他的子嗣数量就能看出来。根据记载,雍正仅有皇子14人,与他相比,父亲康熙可以说是“精力旺盛”,儿孙数量过百人。
人皆好色,古今如此,更何况是每日面对“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帝王。而雍正不是不近女色,而是几乎没有时间,有事他批阅奏折直到凌晨,就直接在养心殿安寝。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疲惫状态,有些难以启齿的生活就会被刻意忽视,这个道理如今被催要“第三胎”的年轻人们应该都懂得。
长期加班的人都会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而雍正在13的皇帝生涯中,过得几乎是不间断的“007”生活,这样繁重的政务凡人怎么能承受得了?因此清朝官方史书中的记载,就是雍正皇帝因长期积劳成疾,中风暴病而亡。
服食丹药升仙说
随后曝光的一份清朝皇宫内务府的密档中,却向后人揭露了雍正死亡的另一个原因。
这份密档中记录的是雍正八年到雍正十三年里内务府的采购记录,仅在雍正九年,这位皇帝便向民间采购了4000多斤的木炭和矿银,还有不计其数的硫磺、水银、黑铅等物品,种种迹象表明,雍正皇帝在炼制仙丹。
道家自春秋战国起源后便在中华大地上迅速生根发芽,进而演变为道教,信奉道教的道士们往往在深山老林中修炼,他们中的一派修炼道术,传说中可以飞天遁地,穿墙过屋;而另一派则主修“丹道”,以各种奇异的材料炼制灵丹妙药,凡人吃后身强体健,甚至长生不老。
古代皇帝希望自己的江山永固,与其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烦恼,不如自己想办法永镇山河。因此他们对于长生不老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执念,那些号称“丹道通神”的道士们也因此经常被他们奉为座上宾,开始在京城里骗吃骗喝。
即使是英明睿智,雄才大略的“中华帝王三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在统治后期都不免沉湎于仙丹和长生不老,更何况是雍正?
如今在科普后,人们了解到所谓古代“仙丹”的成分不是硫磺、水银,就是黑铅、木炭,这些重金属和强腐蚀性物质不要说让人长生不老,不折寿就是万幸了。
雍正皇帝如果是因为服食丹药而死,因此众多学者也会忍不住感叹,清朝正史不愿如实记载也在情理之中。每个封建王朝无论多么辉煌,都会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过往,朝廷的当权者最希望的就是这段历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不被后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