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似严苛的秦汉时期,社会福利却远超你的想象?主要涉及五类人
迪丽瓦拉
2025-07-17 02:33:14
0

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现代的社会福利一般被认为是普惠性社会福利。

其主要包括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

而古代虽然没有“社会福利”这一提法,但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应的意识。

只是,这种福利并不拥有普惠性,仅限于难以保证基本生活的特殊群体。

这就是所谓的特殊福利。

秦汉时期,该福利受到普遍关注。

官方明确立法,文人著书立说,民间慈善互助。

就这样,秦汉的特殊社会福利体系在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向完善,谱写出中国古代人文关怀的华美篇章。

法律政令者,规矩绳墨也

首先,法律是特殊福利制度的保障。

先秦已经有保息六政、九惠之教的教纲。

这为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政策广泛施行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秦律中已经出现了对残疾者及高龄者实行特殊待遇的律文。

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提及,对于废疾和免老的申报必须落实。

因为这涉及一定的优遇,要杜绝弄虚作假的情况。

《为吏之道》中同样涉及到了社会特殊群体。

比如,“慈爱百姓(孤寡穷困、老弱独转)”。

文献特地在“慈爱百姓”后强调特殊群体,显然当时的政府官吏对这一部分群众十分重视。

等到汉朝,律令明确列入社会福利的实例。

我国古代自然灾害多发,自然灾害造成的灾荒不算少数。

遇到这种情况,仓律就是特殊群体得以维持生活的重要基础。

比如,汉光武帝曾言:

“水旱蝗虫为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

其中,六十丧妻叫做鳏夫。

五十丧夫叫做寡妇。

年幼丧父称为孤。

年老而无子称为独。

而癃指衰弱多病。

显然,汉朝对于孤儿及穷困无生活保障的人群实行特殊照应。

此外,为表对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抚恤,汉朝对他们往往会减轻刑罚,以宽大处理为原则。

如甘肃出土的《王杖诏书令》明令规定:“孤、独、盲、侏儒,吏不得擅征召、狱讼。”

即保护生活困难、身有不便的群体不被官僚随意欺压。

同时,《汉书·刑法志》里也记载了对未成年儿童的恤刑:“年未满七岁,犯殊死者……得减死。”

在别的文献典籍中,体恤鳏寡孤独者的要求同样被载入卷籍。

至于生养制度则是保障妇女权利的特殊政策。

东汉时期的《胎养令》,在高帝时《产子复令》基础上,给予妇女更多的福利优惠政策。

其明确表示,赐予妇女粮食,免除三年的算赋和一年的徭役。

此举保证了当时妇女的权益。

在一定程度上,和现代的生育保险有相似之处。

其学说盛行于时,宗旨纯正

秦王朝统一天下,煊赫一时,却重用严刑峻法。

最终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秦朝走向崩溃。

秦王朝的短命给予了西汉王朝深刻的教训。

士人阶级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反省,向西汉统治者提供了初具雏形的社会福利思想学说。

代表人物有贾谊、晁错、耿寿昌和董仲舒等。

在经济上,贾谊提出了“富安天下”的观点。

即,轻赋少事,不夺民时;力戒奢侈,用之有节;增加积贮。

晁错是和贾谊同时代的人。

自然,他的思想倾向也与贾谊非常相近。

其撰写《论贵粟疏》等奏章上书,社会福利思想可概括为

“贵粟备荒论”

此论强调了粮食储备在社会救济过程中,道德

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

他们认为灾荒的成因不仅有自然因素,还有富商、官僚及贵族勾结霸占财富的社会因素。

正是这些人使国家应对灾荒的能力减弱。

因此应该禁奢侈风气,入粟受爵。

在粮食问题上,应限制富有者,以保证贫穷者的利益。

这无疑体现了社会福利中惠民、利民、安民的仁政思想。

耿寿昌则提出了建立利好农业发展的

“常平仓”

制度。

他上书帝王:“以谷贱增其贾而籴(买进粮食),谷贵时减贾而粜(卖出粮食),名曰常平仓。”

可见“常平仓”通过政府介入,维系民众的正常生活,有灾荒救助的功能。

不仅如此,后世继承了这个制度。

其成为历代灾荒救助的主要手段,在灾荒的紧急情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董仲舒的社会福利思想,可以总结为

贫者养生论和限民名田论

二者都是针对社会贫富分化的理论,

前者强调“以利养民”,限制大富者,救济大贫者,使贫者足以养生。

后者强调抑制土地兼并,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量和限度,将社会特殊人群的生存权利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紧密相连。

在封建社会的局限中,能够认清社会问题的本质,董仲舒的思想已经达到极为成熟的高度。

东汉时期,王符在前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爱民”、“恤民”。

他认为民众在国家盛衰与社会的变革发展中的影响重大,滥用民力必然导致民穷国乱。

所以要爱惜民力,以人为重,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

王符的思想成为社会福利学说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这些士人提出的社会福利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覆盖面越来越广。

保障措施也越来越具体,逐渐形成了对后世颇具影响的社会福利保障思想。

与此同时,这些主张臻于完善,形成了系统而严密的体系。

民间慈善与互助事业

虽然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是以官府为主体的活动。

但民间并不缺乏相关互动。

人民自发结成组织,对社会无助的特殊群体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慈善”。

这种活动有效地弥补了官方在某些领域的不足和疏忽。

历史上的慈善主要由宗族来实施。

而宗族作为民间基层与官府连接的乡村社会基本单位,往往掌握着一定的经济资源。

这便为宗族内部的互助奠定了基础。

在抚养孤儿等弱势群体方面,族内的孤儿寡母一般为同族人所收养。

这是一种单向式的救恤。

收养者并不会借此侵占被收养者的财产。

同宗族内的有钱人们也经常会拿出钱财、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救助那些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弱势族人。

如果遇上了灾荒,宗族内部也会进行赈恤救济,以解决受灾族人的温饱问题。

当然,政府的政策也对宗族的社会福利行为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比如,东汉政府规定乡村社会对“让财救患”者,有“扁表其门,以兴善行”的职责。

即,以挂匾的方式,表彰实施善行的人,以促进乐善好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另外,汉代还出现了一些

民间互助组织

面对灾害和贫困,秦汉民众积极互助,

邻里互助

的情况较为普遍。

如东汉官僚伏湛所言:“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物,悉分奉禄以赈乡里。”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

而人民的力量,是维持秦汉社会福利体系延续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社会福利史的创造主体。

二者互相成就、相得益彰。

慈善互助的色彩融入中华民族的风尚之中,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社会意识。

结语

社会福利体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统治者立法,确立了特殊社会福利的制度内容。

士人立说,诠释了特殊社会福利的思想价值。

民间共信共行,真正实现了特殊社会福利的普及。

三者各司其职,共同构成秦汉社会福利体系,奠定了我国传统美德中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的高尚风气。

后世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制度中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汉书》

《社会保障制度史》

《中国秦汉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如果有一天,你被一个总统追求,他告诉你这辈子非你不娶,你会怎么办? 这不是玛丽苏幻想小说,而是发生在...
原创 明... 明朝火铳是中国古代火器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对于中国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火铳...
原创 秦...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东方六国为啥不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221年,仅仅不...
原创 他... 他曾经是 毛主席 的 政治秘书 ,前前后后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30余年。但他久居高位后,内心开始变得浮...
原创 “... 这位青少年,年纪轻轻却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他并非清朝十二帝中的一员,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第十三帝...
原创 他... 2006年,一部震撼人心的经典历史电影《东京审判》问世,淋漓尽致地还原了当年审判场景,使观众久久难以...
原创 大... 看到古书记载说大禹治水的那个大禹,娶了涂山氏族的女子,然后生下了启,后来启在父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建立...
原创 周... 周文王的正妻是太姒[tài sì],她一共生了十个儿子,大儿子是伯邑考,二儿子是周武王姬发,三儿子是...
原创 巴... 前言 与苏伊士运河一样,作为连接两大洋的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设想一经提出,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巴拿马...
原创 蒙... #历史开讲# 蒙古人和汉人相争时,蒙古人如果殴打汉人,汉人是不允许还手的,只能向有司提出诉讼。 这条...
原创 岳... 提起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人们都会为他们的功败垂成而感到惋惜。那么事实上的岳家军到底有没有能力收复北方的...
原创 河... 河北四庭柱为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其实还有一横梁为韩猛,但不在一个组合所以暂且不论。 ...
原创 曾... 不管是否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听说过这么一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一个...
原创 朱... 1362年,30岁徐达入朱府去找吴国公朱元璋的时候,在林间小路上,看到一个女子正在旁边嗅着鲜花,徐达...
原创 知... 西安,北京,洛阳,南京,被称为我国四大古都。那么你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谁吗? 西安 西安,古称...
原创 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卡... 在当今和平年代下的卡尔梅克,应该如何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实现独立呢? 中国会不会对于有着相同亚洲面孔的卡...
用行动说话,靠实干成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辉煌的成就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无数人以实际行动为笔,以汗水为墨,共同书写而成的...
原创 东... 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 8至9世纪是东欧地区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在这个时期,东...
原创 光... 慈禧实际上是一位极具有政治野心的人,在垂帘听政期间,她一直试图掌控清朝政权的实际控制权,以此来扩大自...